关于西藏的随笔文章

|随编-汐漓2

这里,有最壮观的山川河流;这里,有最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有最浓厚的宗教情怀;这里,有最朴实的人民;这里,是西藏。让我们一同走进雪域高原!

关于西藏的随笔【第一篇:西藏,雪域高原的一片净土】

天上西藏,雪域高原,人间净土,静待君来!

――题记

西藏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民俗享誉世界。那瑰丽的雪山圣境,五光十色的圣湖,像上天撒下的颗颗星光璀璨的明珠,似繁星点缀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上,令千千万万的游客心驰神往,无不渴望踏入这片神秘的土地。

这里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近的似乎能顺手摘下天上的星星,近的仿佛能听到天上神仙的呢喃秘语,白云身边绕,薄雾脚下飘,虚幻缥缈,让你几乎忘却了到底人在何处,似乎置身于仙山梦境。这里是一个大美的地方,自然,纯净、原始,呈现出雪域高原的万种风姿和千般魅力。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原始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存;原住藏民和外来访客共融;俗世喧嚣和澄静信仰共生;宗教和民俗交织;她让你仿佛是在尘世和天国中进行穿越。

因特殊原因,零九年春天,辗转北京飞停成都,做简单休整,第二天飞往拉萨。这一去便是半年,至到7月中旬才又从驻守的日喀则、山南驱车返回拉萨站。展示演练铁路装载后,军列基本没过多停留,沿青藏铁路,从拉萨出发,过羊八井、当雄、念青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口、到格尔木,走西林、奔兰州、过银川、绕太原,后一路东行历时一周返回辽宁。从西藏回来后,原本想把自己在高原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但如今已时隔四年,关于西藏的文字却没写出只言片语。究其原因,有诸多理由,也许是因为高原缺氧,身体受到了伤害,也许是心里装了太多,反倒难以理出头绪,也许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如今仔细想想,真的愧对过往!现在随着交通的便利,去西藏的人越来越多,带回很多关于高原的信息,交流中发现每个人对西藏的关注和感受的不同,欣赏的东西也不一样,留下的记憶更是千奇百怪。慢慢被激活的心,忍不住想把自己在西藏的一些感受写出来。

辗转西藏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分别驻守在日喀则和山南。工作的特殊性,经常驱车往返日喀则、拉萨、山南三个城市之间。半年时光,几乎行走了大半个高原,也多了和藏民接触交流的机会。去之前,对西藏的了解不多,很肤浅。入伍前,从书本上读“西藏平叛”知道了__喇嘛,从收音机里听到了班禅额尔得尼、才旦卓玛这些拗口的名字。近些年,从电视新闻看到了西藏的美丽、神秘及和平解放后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这次走进西藏,才真正领会了西藏山之高、天之蓝、云之美、水之灵,空气之稀薄,才深深体会了藏民的纯朴和善良!

西藏号称是地球上的“第三极”,“世界屋脊”,“阳光天国”。名胜古迹众多,既有独特的雪域风光,又不缺失南国的妩媚,是大自然和人文的自然融合,有着独特魅力。整个雪域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昆仑山、冈底斯山、喜玛拉雅山横亘全境,雪峰林立。洁净湛蓝、五光十色的纳木措、羊卓雍措湖象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象一条洁白的哈达,曲曲婉婷飘逸在雪原上,峡谷两岸是人口、城镇聚居地,也是西藏比较富饶的地方。颇居特色的藏房,屋顶四角的经幡和房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至今日,仍不至一次在藏民的客厅里看到毛主席的画像。首府拉萨周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甘丹寺、大、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佛教圣地云集,八廓街特色商品琳琅满目;班禅后藏领地,日喀则的扎布伦不寺、夏鲁寺游人如织;山南地区琼结,埋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藏王墓,充分见证了西藏是我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泽当的雍布拉康第一家皇家寺庙,扎囊的桑耶寺第一家寺庙,江孜的白居寺、抗英遗址(红河谷),见证了西藏的悠久历史文化;林芝葱林荗密,胜似江南;亚东的“爱国鱼”、乃堆拉山囗哨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藏民是个纯朴善良的民族。在这个占中国领土八分之一的雪域大地上,神秘地居住着260多万藏、汉、回、满、蒙、门巴、珞巴、夏尔巴等民族。这里的天湛蓝,云洁白、水纯净,人天真,这里农村生活近乎原始。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满山遍野的牛羊在高低不一的山坡上悠闲吃草,雄鹰在天空翱翔;这里缺少高楼大厦,没有交通拥堵,没有世俗喧嚣;有的只是亘古悠远的风和天高云淡,有的只是闲庭信步和淡定从容,有的只是令我难于忘却的藏民族的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

近些年,虽然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总的来说,普通藏民的生活还是相对贫穷的。在旅游景点,你会遇到成群的小孩围上来索要钱物和兜售纪念品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藏民是纯朴的。在那些偏远的地方,缺乏商业化地区的藏民,对远方的客人友善而充满好奇;藏民是善良的。秉承“不为今生,只求来世”的信念,充分展现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在各地涌往拉萨的道路上,时不时地见到朝靓的信徒们从遥远的故乡开始,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尘灰满面,长发及肩,不惧辛苦,口诵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咪哞”,三步一磕,五步一叩,直至圣地。在藏区的寺院、玛尼堆、神山神湖等宗教圣地,藏传佛教信徒手摇转经筒,顺时针方向步行转圈,以示对神佛的虔诚。在西藏,那洁白的哈达、高扬的经幡、林立的玛尼堆、,佛塔下的经轮、神秘的天葬,还有那些永远磕不完的长头,用胸膛丈量信仰的信徒……此情此景,行进在广袤高原,内心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奇与震撼!这是对一切未知事物,对有坚强信仰人的一份敬畏。如今经雪域高原洗礼的我,似乎已经顿悟,心里多了一片清明,多了一份平和、纯洁、善良的心。

关于西藏的随笔【第二篇:西藏游记】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最大的王,走在拉萨的街头,我是最美的情郎。”偶然间读到仓央嘉措的诗时,被西藏那片神奇的地方迷住了。

最近又看了《藏地情书》,又重温他的爱情诗句,依然是震撼与感动,西藏的天有多高,景色就有多美。

原来只有在那广阔天地的净土,才能还原做个真实的人;终于明白了,在都市的高楼林立上,在无情的且错杂的竞争中,在蜗居的斗室里失去了很多纯净的东西,原来少了带有生命原质的土壤,怎能生长原本简单至美的心情和爱情?西藏圣地,矗立在云端,是梦想中的天空之城。

纯净的天与地、简单的藏民,好像这里与外隔绝,路上那些背包客的身影让我羡慕,踏上净土开始,他们都在感受、收获这片土地给予他们心灵上的震撼与感动,就算你是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会被那与身高同等长的朝拜所感动至泪落,这样的人间天堂怎不让人向往?

我开始阅读和西藏有关的书籍,听着有关西藏的音乐,我的灵魂已迫不急待随着书中的描绘游向那片神奇的土地、墨脱好似已看到那5500米高原上的雪莲花了。

仿佛已嗅到那酥油的清香,听到游牧的情歌在耳边响彻。那色彩亮丽的经幡飘在玛坭堆上,布达拉宫的阳光已洗涤了我的灵魂,让我跟着喇嘛的经声,去追寻在这片神奇的净土丰润着仓央嘉措千古流传情诗的悠长。

想一个人背着行李加入到他们中去,去享受真正的草原、蓝天、白云、湖泊。

想去看看三生石上的轮回,想知道前生今世的缘起缘灭。想听到热情的牧原情歌,想去掬一捧的圣湖的水亲口尝尝它的甘甜。

想让那里的阳光晒光我的忧伤,想让那青稞酒醉了我的容颜,想让那格桑花灿烂我的梦想,等到此时,我已明白原来那些文人墨客的描述不是矫情,是灵魂深处的一种向往了。

梦里,我双手合十,虔诚匍匐,绵恒的雪山,是我上天的云梯,在离天空最近的城市触摸云朵,为你,走笔云深处。

关于西藏的随笔【第三篇:我想去西藏】

你去过布达拉宫么?你到过大昭寺么?

你走过纳木错的岸边么?

也许你去过,又或许你和我一样,只存在这样一个梦想,可我总是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旅行的心。

就像汪国真那首《旅行》里说的“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我想去西藏,去那雪域高山,寒风、冰雪、蓝天,感受与天地融合;想站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呐喊,喊尽所有的烦恼,喊出所有的喜悦;想置身哲蚌寺中,闭上双眼聆听“嗡阿弥德瓦舍…”的梵音;想坐在拉萨河边看日落,听说那是要比布达拉宫还要迷人的存在;想凌晨2点数满天繁星,也许真的可以“手可摘星辰”。

我想吃点奶酪、喝点酥油茶;想和藏民们闲话家常;想听年长的喇嘛讲讲佛理,听他一生的起起落落,问他我的一生又该何去何从;我还想遇到一段朴实的爱情,可以不属于我,但我想那定如格桑花般美丽。

西藏,好似成了所有都市人向往的圣洁之地。身边的好多人,只要你问“如果旅行,最想去哪儿?”,“西藏!”。

世界的屋脊、恶劣的环境、广袤辽阔的天地、忠诚的信仰……也许正是这些,将西藏洗练,纯净的有如天堂。质朴的灵魂散发着绵远的的幽香,令人痴迷。

这也许就是我们缘何这般迷恋西藏,踏上这边土地,可以不看、不吃、不听,只愿让心灵能回归自然。

关于西藏的随笔【第四篇:感受西藏】

去年从西藏回来后就想把自己在西藏的感受写下来,可是心里装了太多,反倒不知从何说起了。时间久了,就没有写的欲望了。现在去西藏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凡是经常出门的驴友,都特爱吹吹自己在西藏旅行的经历。前几天同几个去过西藏的朋友聊天,发现每个人对西藏的关注和感受都是不同的,一时倒有了想写写西藏的愿望。

其实西藏就是西藏,只是看西藏的人各有偏好,又带着不同的情感色彩,所以感受也不同,正所谓“风月无古今,情怀各浅深”。就如有人喜欢城市,有人喜欢乡村;有的人喜欢历史,有的人喜欢现代;有人看人文,有人看地理;有人喜风光,有人爱饮食。西藏是一块神秘的土地,不仅有独特的风光、历史和自成体系的文化,还因为高原缺氧的地理环境对于每个内陆人尤其是零海拔地区的人是一种挑战。我总说去过西藏的人都带着一种自豪感,这种感觉不仅仅来自与无限风光、恶劣并变幻莫测气候的亲密接触,还在于挑战自我,站上世界屋脊的那种内心的满足。西藏曾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地区,要更好的了解这片土地,不能不了解佛教在西藏传播的历史,正如要了解西方,应当读读圣经。

拉萨原为“惹萨”,白山羊驮土之意。相传当年松赞干布带兵走到这里,看到这里的景色非常好,就决定在这里建都。他把戒指投在湖中,用白山羊驮土,填平了湖水,戒指投入的地方就是惹萨,后来慢慢叫白了,就变成了“拉萨”。西藏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面躺着,文成公主就在这魔女的心脏以及各个关节处设置寺庙和灵塔,保佑吐蕃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藏族本是一个信仰苯教的民族,自松赞干布起,为了政治需要引进了佛教,中间虽有公元841年藏王朗达姆灭佛的事件发生,但是大体上从那时起佛教在西藏一直兴盛到今天。政教合一则始于格鲁派黄教__五世洛桑嘉措,在同其他教派的争斗中,洛桑嘉措依靠蒙古势力打败了其他教派,建立了统治西藏的政权。

去西藏的时候正好赶上藏族的萨嘎达瓦节,在布达拉宫广场和大昭寺门前的转经道上,满是一手提着佛珠,一手拿着转经筒边走边转的藏民。布达拉宫最早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皇宫,后来作为__喇嘛办公和休息的地方。现在红宫中安放着历代__的灵塔,金碧辉煌,但缺少人间烟火。喇嘛不太友好,绷着脸,不肯让你多逗留一刻,藏民也不大进去,只是围着布达拉宫广场转经。大昭寺的景象令人难忘,在著名的大昭寺广场,成百上千的藏民睡在那里,醒了就开始磕长头。他们不远万里从西藏各地一路磕到拉萨,许多人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够在近处瞻仰释迦牟尼的14岁等身金像。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他的徒弟为了纪念他,依照他圆寂前的模样为他塑造了8岁、14岁、25岁等身金像。25岁等身金像留在印度,后因战乱沉入印度洋底,8岁和14岁等身金像却以不同的途径,机缘巧合的来到了西藏。当年松赞干布政治联姻,同时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带来了佛陀8岁等身金像,供奉在拉萨的大昭寺,文成公主带来了佛祖14岁等身金像,供奉在小昭寺。后来吐蕃和唐朝的关系紧张,据说武则天皇帝要派兵夺回释迦牟尼14岁等身像,吐蕃人为了保护佛像,就把8岁和14岁金像进行了调换,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14岁等身像供奉在大昭寺的原因。

如果有人问我,在西藏只能待四五天,应当去哪里。我会问他心里的西藏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是森林、草原、牧场,就去林芝。我心里的西藏是世界屋脊!是荒凉的,几十里没有人烟,笔直的路通向天边,路和天在远处相接,交融在一起,分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头上湛蓝湛蓝的天空,飘着三三两两的大块的棉花糖似的云朵,云朵很低,离开了天空,在人的头上,仿佛触手可及。路向上延伸着,人和云、天、大地交汇在远处——这就是我心中的西藏,这就是后藏给我的感觉。

离开了拉萨,先去的是林芝地区,在浅绿色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坐船漂流,峡谷的两侧是草地和几十座连绵不绝的山峰,峰顶罩着白色的积雪,白雪下面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发出耀眼的翠绿,山的下半部背光的地方颜色是墨绿的,厚厚的带状的云彩在山谷中穿行,映衬着白色的积雪和从上至下由浅及暗的层次分明的山峰。在这些山峰中,最突出的是南迦巴瓦峰,海拔大约7700多米,没有珠峰高,但是地势陡峭,直直的山峰向上突起,形成一个锥子的形状,风吹过,冒着冷冷的寒气。它也是至今唯一没有被人类征服的一座雪山,全年的能见度不过百分之三十左右。近四个小时的峡谷穿行,有幸见到了南迦巴瓦峰的不同角度。接近傍晚的时候翻过雪山去到一个叫鲁郎的小镇,半路上再一次领略了南迦巴瓦峰的美,此时只能用一片洁白来形容。站在山顶,头上飘着零星的大片雪花,脚下是厚厚的洁净得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点痕迹的积雪,远处是滚滚的白色云层,云层的后面南迦巴瓦峰像个羞涩的少女,露出了一点点峰头,半拢云衫半遮面!

除此之外整个林芝地区给我的印象就很平淡了,森林、草原、牧场、流水,很美,却没觉得很特别。心情有些失落,怀疑此行的价值和自己付出的近半年的体力与精神上的准备是否值得。

所有的阴霾在往珠峰的路上融化了!空旷的大地上,一座座铁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山,还有满是砂石和贝壳的土堆,风吹起来,漫天的扬土,刮的人满身满脸。阳光下兰绿色的高原湖波和杨卓雍湖静静的躺在黄绿相间的群山中间,云彩在群山和湖面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把湖水衬出了柔和的蓝色。在过珠峰最后一道关卡时,轮胎扎了,司机换轮胎的时候,我爬上了附近的土堆。珠穆朗玛峰已经清晰可见,土堆上随处都是石块垒砌的玛尼堆,我也垒了小小的一个。跪在玛尼堆前,面对着珠峰,望着头上的云,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走进珠峰,来到了位于海拔5500米的第一座登山大本营,已接近傍晚日落时分了。近看珠峰,第一眼的感觉是珠峰像汉传佛教的弥勒佛,左膝盘着,左臂放在左腿上;右腿支着,右臂搭在右膝上。傍晚的日光柔和的洒在“弥勒佛”的身上,没有想像中那么高耸,没有南迦巴瓦峰那么险峻,却有着“弥勒佛”般的亲切和慈祥。

起风了,风越刮越大,带着呼啦啦的响声。宿营地上很多人都拿着相机在等着拍日照金山,我走了好远,选好了位置,可惜一直等到太阳完全西下也没有见到,冻的发抖,就回到了帐篷。宿营地上一位藏族小伙子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晚会,虽然动心,可是因为孤身一人,还是谢绝了。晚上躺在帐篷里,身上盖了两床棉被还有羽绒服,仍然冻的瑟瑟发抖,不知是被太沉还是高原的原因,心跳很快,半睡半醒中,远处藏民的歌声夹杂在呼呼作响的风里一路飘来,在耳边响了一夜。两三点来钟的时候,忽然想,不知道这高原的夜空会是怎样的,就披上羽绒服走出帐篷。那晚的夜空,星星不如我想像的那么多,但是很大、很亮,几颗流星从头上划过,划到了歌声响起的地方…一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从珠峰下来,来到了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比起前藏的布达拉宫,这里要小很多,也远不如那边的宏伟,几位班禅的灵塔也不像__的灵塔那般耀眼,珠光宝气,但是这座寺庙却飘荡着一股祥和的气息。小喇嘛憨憨的朝你笑着,摆着手和你照相。殿堂里的喇嘛会主动为你讲解,半是中文半是英文。寺庙外有一个很大的展佛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节日,这里会晾晒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画像,还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辩经会。这也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整个后藏地区的藏民都会赶到这里。

遗憾的是,在西藏期间,尤其是前藏地区,旅游车所到之处,遍地都是汉人。饭店是四川人开的,开车的也多半是四川和甘肃人。藏民也蛮喜欢吃川菜的,他们的生活很悠闲。五月的拉萨,八点来钟天才会亮,晚上十点多才会黑天。藏民九点上班,可能九点半钟你会在藏餐馆里找到他们。没有公职的藏民转经是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转够了回家吃午饭,吃过午饭后下午再接着转。我在拉萨接头闲逛时,就被一位藏民拦住,语言不通,他抓起我的手看了一眼手表,转身离开了转经道。在西藏旅游购物之多,出乎意料。药材、山珍、珠宝、茶叶、啤酒、牛肉干,令人目不暇接的购物店,藏民也跟着在饭店门口卖假珠宝。我带回了一块雅鲁藏布江石和一块海螺化石,据说西藏的绿松石就采自于雅鲁藏布江石。是不是真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那石头沉积在谷底,被江水染成了绿色,几亿几十亿年,是历史和大自然的见证,比珠宝还要珍贵。

每次想起在珠峰的那个夜晚,想起那干净的天空、白色的雪和划过心头的流星,心也变得纯净。5500米是我曾到过的最高的地方,希望它不是我人生的最高峰。

关于西藏的随笔【第五篇:我的拉萨之梦】

世界有多大,你有多渺小,但你可以有梦去追寻,有信念去坚持,而我就在那里。站着仰望天空 。我的未来不平坦,我没有骄傲的光环。没有风光的背后,更没有完美的过去,但我就在那里,看着人来人往,潮起潮落。生活中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让自己去适应,直到自己可以做配角,生活中也充满了玩笑,讽刺,打击,但我都不怕,学着适应,学着跌倒后再爬起。总有处风景属于我。为我而驻留,未来的路很远很远。很近很近,而我就在这里。从头而起,不做那无谓的事,不做肤浅的的人。天空很蓝,有白云点缀,青山很高有晚霞作伴,流水很急,有杂草并肩,它们就象你脚下的绊脚石,都是路途的风景,陪伴你走过无数春夏秋冬,慢慢地明白许多事,我要改变。即使渺小,我有我的世界,有我的独乐,有我的安静,八月又接近尾声。敲响离别的钟声这个八月还是充满了等待,充满了争议。更充满了许多没必要,我发誓我要变,一个人的精彩,再也不眷恋曾经的奢望,也不再渴望会有奇迹的出现,我只是个平凡的人,也只是个过客,那些事,那些人,随着记忆模糊。渐行渐远,而我却在记忆中徘徊,丢失自我,我不再闯进无谓的空间数落自己的悲哀,我可以难过,可以自责。但不可以逃避。我还是按照我的原则。活出自我。微笑面对所有的不堪,淡定,安静的空间。一直在思绪中,不断萦回,攀爬,最后的最后。还是害怕,只能慢慢缩回自己的空间。至少还有龟壳保护着。

满天星光与我无关。只知道那片宁静的夜空很美,美得让人想起与梦想有关的数据。我不敢想过去的不精彩,因为这会让自己更痛苦。我不敢想未来的不理想。这会让自己更彷徨。我只有把握现在,把握。组成一个个过去。筑建一个美好未来,不再数着自己的不精彩虚度自己的不精彩去虚度自己的每一寸光华。每一段青春,最后的最后只剩你一个人悲哀,即使丢失了梦想我也不再绝望,人总是有适合自己的追求,总有自己价值,哪怕不高,木棉花开的季节总会有,只是下个季度。生活中总会闯进陌生的人,然后熟悉。然后陌生,不断轮回。己的不精彩去虚度自己的每一寸光华。每一段青春,最后的最后只剩你一个人悲哀,即使丢失了梦想我也不再绝望,人总是有适合自己的追求,总有自己价值,哪怕不高,木棉花开的季节总会有,只是下个季度。生活中总会闯进陌生的人,然后熟悉。然后陌生,不断轮回。

所有的一切在等着我,那个向往的世界,什么时候才触及,布达拉宫,那种清静。那种超凡,曾经的梦想似乎偏离了轨道,曾经的约定好像被一笑而过 ,曾经的我总是自私地把未来装饰得太美。却不负责任地想它是否会兑现。生命那么短,不要错过会笑的每一瞬间。没有谁会永远等谁,可是什么时候才会脱离那个价值符号的世界,我们所有的努力只为那个符号,能否只为自己的梦想而不顾一切。能否只为自己追寻的而永不停步,突然羡慕那些流浪的歌手,至少他们不是为生活而生活,是为梦想而活,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因为在这个街头他是最耀眼的星星,比我们活得快乐充实。是社会的压力让我变得不再自信。更多的是自信,对于我们女人更多是对自己好点,年轻能给我们得太少,当年龄过了一圈又一圈,我们的遗憾更多。我们懂得得更多,任何东西都要自己接触,自己总结,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有些东西就需要我们用虚伪去配合,即使配合得有点瑕疵。那也说明你已经在适应这个社会了,你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但你都必须用微笑迎合她们,不断与陌生人交会,不断喘磨人性的弱点,只有我们去适应这个环境。不断更替,直到老去,爱情也一样。没没有永远,只有不断地寻找最适合的自己的那个人虽然我不太懂至少我不会再认为爱情有多么重要,它只不过是要找个可以一起生活的过程,如果不想让我们活得太苦,就不要一个劲的陷进入,而不顾一切我一直认为现实的力量大过爱情。如果能活得简单,那就是最高境界。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