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旅游之旅随笔

|花笺南国2

  成都旅游随笔篇一:旅游随笔蜀中行之五

  4月1日,我去了一趟成都宽窄巷子,正好赶上在宽窄巷子东广场举办的“茶文化月”开幕式。开幕式以“无我茶会”为主题,茶舞表演过后,数十名形象气质俱佳的茶艺师在主持人的介绍中,按序号缓缓进入各自的茶艺表演席。待全部茶艺师就位后,随着主持人的提示,在轻快、优雅、流畅的乐曲声中,茶艺师们闭目、静心、养性四十秒钟,然后按表演规则,进行茶艺表演、茶席观摩、泡茶奉茶。整个“无我”的精神境界,让观众也沉静其中,似乎让观众也忘记了人世间的烦恼和忧伤……

  无我茶会是一种茶会形式。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广为联谊。参与者无尊卑之分。茶会不设贵宾席,参加者的座位由抽签决定,在中心地还在边缘地,在干燥平坦处还是潮湿低洼处不能挑选,自己将奉茶给谁喝,自己可喝到谁奉的茶,事先并不知道,因此“无我茶会”有以下特点:第一,不论职业职务、性别年龄、肤色国籍,人人都有平等的机遇。第二,无“求报偿”之心。参加茶会的每个人泡的茶都是奉给左边的茶侣,现时自己所品之茶却来自右边茶侣,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而不求对方报偿。第三,无好恶之分,每人品尝四杯不同的茶,因为事先不约定带来什么样的茶,难免会喝到一些平日不常喝甚至自己不喜欢的茶,但每位与会者都要以客观心情来欣赏每一杯茶,从中感受到别人的长处,以更为开放的胸怀来接纳茶的多种类型。第四,时时保持精进之心,自己每泡一道茶,自己都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与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别,要时时检计使自己的茶艺精深,第五,遵守公告约定。茶会进行时并无司仪或指挥,大家都按事先公告项目进行,养成自觉遵守约定的美德。第六,培养集体的默契。茶会进行时,均不说话,大家用心于泡茶、奉茶、品茶,时时自觉调整,约束自己,配合他人,使整个茶会快慢节拍一致,并专心欣赏音乐或聆听演进,人人心灵相通,即使几百人的茶会亦能保持会场宁静、安详的气氛。

  成都旅游随笔篇二:成都

  天府之国——成都是我一度魂牵梦萦的城市,6年前,我差点来这个地方工作、生活,就连行李都托运了去,却见家父两行泪,终未成行。细数各城市,唯有成都在我心头最重,不是迷人风景,不是纸醉金迷,仅仅是因为一个人,回想那一切,似是在梦中,真真切切,朦朦胧胧……

  从丽江转道成都,落地那一刻,我环视双流机场,看着航站摆渡车,脑海里想象着6年前一位24岁的俊俏青年从新郑到双流的穿梭身影,我尽量捕捉这一切,收集着6年前凝固的影子。

  住在武侯祠对面,在锦里吃过饭,便一个人拿着相机在锦里、宽巷子、窄巷子转悠,想买些东西,却没有想买的东西。融身于这座陌生的城市、穿流不息的人群之中,我矛盾着,没有打电话的勇气,害怕对方的电话已停机、已关机、无人接听,重回锦里时,发了条短信“小黎,我到成都了。”却无回音。

  从前两年收集到的地址、资料中,打了出租车,直奔而去。我只想站在远处看看,只想看看他过的好不好。在梨花街,问了很多人,来回转了三遍,不断在手机地图上搜索,似是天公开眼,我终于找到那个传说中的店铺,却不是我要找的人。

  我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去拔通那个电话,至少我来过了。

  那是否是一场梦?我远去的爱人,你是我永生的遗憾和怀念。成都,还会再见。尽管时光远去,我爱成都,因为有你,有梦,有青春记忆。

  成都旅游随笔篇三:成都塔子山公园

  塔子山公园位于成都市中心偏东部,双桥子高架桥下的双桂路东段。公园面积410亩,园内浅丘起伏,地势广阔,林木葱郁,环境幽静。园内辟有腊梅园、海棠园、紫薇园、竹林、钓鱼池、泉石山林、银杏阁、玉茗轩等景区,还新建有巴蜀古迹微缩苑,以及成都市的标志性景观——九天楼。园内林间点缀以草坪、湖池、亭榭、小径,颇具山林野趣,是人们游玩、休闲、垂钓、娱乐、登塔揽胜和野炊、品茗的好去处。

  成都旅游随笔篇四:成都游玩

  总觉得该写点什么,接连几日的奔波,行走于寻找与期待。

  到达双流机场已经是凌晨近两点,走出航站楼的那一刻、潮湿凉爽的空气瞬间渗透每一个毛孔。夜色中出租车司机130迈的时速穿梭于这个城市的静谧、偶尔街边的三两行人似乎无声的宣告着这个城市的良好治安。触碰到酒店床单的一刹那,脑子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肯定睡不习惯了!不干燥的床单被子枕头让我这样一个北方人有些小忐忑。好在旅途困顿、这些小忐忑瞬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饥肠辘辘的四个人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街边小店、一个胖胖的服务生趴在桌子上打着瞌睡、对于凌晨到访的顾客显得没那么热情。虽说店家的态度不甚讨人喜,但是手艺是真的不含糊。一碗简单的酸辣粉配料十足!酸爽麻辣香、让我们体会到了擦着辣出来的鼻涕、灌着冰水也不舍得放下筷子的满足。

  宽窄巷子,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也不窄,一个古朴清新与现代商业的结合体。恰逢五一、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摩肩接踵、小碎步一点一点往前挪。茶楼、小吃店、客栈、各式各样商铺……各自特色分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院墙里的花枝树叶伸展出来,占据一丝视觉角落。青砖配上红花绿叶,别有一番质朴味道。但吃食的味道远不如景点外店铺里那般细腻精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游客与商家着麻料衣饰点缀在人群中,负责治安巡逻的保安也是一身军绿的棉麻材质制服。甚是艳羡,遂扯了一件素白的裙子、拍几张文艺范儿的照片、蛮惬意的。白日里游客如织、看到它繁华的胜景,夜里游人散去,店铺也关门休息了,清洁工拉着长长的水管冲洗着石板街道,残留点滴缝隙间的液态小镜,映射着星星点点的路灯光。清晨六点,特意跑出客栈,天未亮、天微凉,没有了摊贩和游人,微黄的路灯光下,巷子显得更加神秘而又美丽。木刻门柱与藏青砖瓦年代感十足。夹道而立的树木间,蜿蜒的天空渐渐清亮起来。

  离开成都前的最后一夜,我们找了一家彻夜营业的烧烤店,长条木板凳、一张四方桌,小店里还有一颗穿破屋顶生长的大树,四个人各守一方,聊着学生时代的我们、看着不时摇摇晃晃而过的微醺甲乙丙、跌跌撞撞吐到不知归路,无意间还救了一位醉酒姑娘,将踉踉跄跄晃向飞驰而来的出租车的姑娘拽回路边。我没有记住她的长相,她也许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出化险为夷的事情,我们依旧是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他们无虑晚归或是明日的工作,这样的无所畏忌偶尔任性体验上一回,也不枉背负放荡不羁的标签吧!

  去一座陌生的城市、感受些不曾品尝的美食、揣测他人口中乡音表达的意思,不论是名胜古迹还是大街小巷对我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新奇风景。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了吧


  成都旅游随笔篇一:成都之旅

  一年所居成群,两年成都三年成都。

  刚刚到成都的时候成都给我的印象就是美。山水朦胧之间就是无数的中国画。这种宁

  静缥缈的感觉说实话在北方无法切身感受体会。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记得天府之国以前是形容关中的,从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后这个美誉也就被巴蜀之地占有了。

  成都和其他现代城市一样,一样的风格一样的格局,这是信息社会和商业社会造就的结果。成都作为西南重地交通也是四通八达。貌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不与秦塞通人烟。已经在她面前不值一提。川蜀之地的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地理多样性,虽以在信息时代减弱,但街头小巷的文化风味似乎在与当今社会的世俗抗衡。大大小小的火锅店和麻将馆在延续着几千年的生活习惯,对于这一点她及他们的丝毫没变,也许这就是少不入川的由来。四川作为国家大都市这与四川人的勤劳质朴,对于文化的包容分离不开。这座城市安逸宁静但是很遗憾自己驻留时间太短没有时间细细品味她的味道。但是她给我的视觉冲击、感觉冲击、心灵冲击还是久久无法消散。细细回想起来也是不觉自醉。

  都江堰青城山的山水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绝配。武侯祠和惠陵见证了汉末的风卷残云。杜甫草堂验证了一代诗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装置豪言。蓉城的别名在延续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但以芙蓉美天下的美丽王国。文殊院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境界,以及和周围现代建筑的视觉冲击正是佛教的教义。青羊宫这座川西第一道观也在见证中国最大本土宗教的兴衰。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也在这古与今的碰撞中愈发璀璨绚丽。

  四川是我的钟爱,成都是四川的结晶。几天的行程很短但在成都的旅行中仿佛走了几个世纪。走了好几个人生,黄粱一梦也不过如此。这么美的城市下次还会再去,下次不仅要看成都更要看四川。只希望下次能走慢点能抓住这个城市的脉搏和她一起跳动和她一起共舞。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