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资料随笔

|易落尘2

  重阳,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重阳节,始自春秋战国,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有很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典故,例如,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重阳节资料随笔》,欢迎阅读。

  重阳节资料随笔【第一篇】: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资料随笔【第二篇】:重阳节的来历与传说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资料随笔【第三篇】:侃侃“重阳”

  有资料介绍:《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在大冶等地,一直受到百姓的重视。但,这种重视主要表现在吃喝上,民以食为天嘛!敬老的习俗,更多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单位,会安排退休老人的聚会、聚餐,发点物质,畅谈往事今事,其乐融融。父亲自从退休后,每年重阳节临近都会收到单位热情洋溢的邀请电话,每次回来后谈到与昔日同事的相逢,都有很多的感慨;晚辈,一般会给老人买点礼物,表表心意,一起吃吃饭聊聊天,让老人感受天伦之乐。

  说到底,人一般是害怕寂寞的,老人更如此。所以,秋高气爽之时,一家人如果能去登高望远绝对是种漫溢亲情的最佳表现方式。正是这种原因,所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几乎成了描写重阳节的经典:“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与不可预测的死去活来的飘渺虚无的爱情相比,亲情更以真实温馨细腻更能打动人心,所以重视重阳,实际上就是重视传统文化,重视人间的亲情或者真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的观念变得前卫,很多时候,传统的玩意几乎与“落伍”的意义等同。比如,“洋节”绝对比传统的更火爆,商家在时尚人士通宿达旦的狂欢中也乐得赚个盘满钵满。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大抵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重视程度各地不一,一般来说,农村比城市更重视点,年长者比年轻人重视点,这应该是现实。

  我曾听过一首《九月九的酒》的通俗歌曲,歌手陈少华演唱的。在重阳节难与亲友相聚的游子似乎没办法没理由驱散“乡愁”:“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 ”这样的歌声的确很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振”,因为对于“亲情”的认同感,人们的看法大致相通。

  重阳节立马来了,它应该很美:像一老歌中“最美不过夕阳红”的诗情画意那样,它传承的中国人的亲情将永远如秋阳朗照、丹桂飘香!

  重阳节资料随笔【第四篇】:父亲的重阳节

  已经转点了,也就是说已经是阴历九月初九了。

  重阳,小时候是从王维的诗句中开始了解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及至慢慢长大,慢慢对重阳也就有了逐步的了解。

  重阳,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

  重阳节,始自春秋战国,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古人将“六”认为“阴数”,而将“九”看作是吉祥、长久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名“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这一天,有很多人很多家庭登高赏菊,欢聚一堂。现代人生活的压力是愈来愈大,有这么一个日子,能和亲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都说重阳是个敬老爱老的节日,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当我们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总以为岁月尚好时光可待,不经意间父母已经年老,他们的额头已是皱纹深深,她们的双鬓如霜泛白。他们的眼神孤独期盼,翘首牵念的是远在他乡的子女,不在身边的晚辈。

  这些年,或者说从少时始,重阳相对于我而言,和平常并无两样。今日之所以说起,实乃重阳是父亲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也说说父亲,尽管所知甚少。老人节,父亲真的老了,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一九五零年的重阳节,父亲出生那个偏远的村庄。

  父亲是祖父祖母第一个存活下来的孩子,那个村庄也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家园。那年,七一大队七二大队七三大队和长港二合并为老七一大队,父亲因机缘于一九六九年进入了村委员会,担任共青团书记一职,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大队下面以塆为单位划分小队小组,现在我很难想象大集体时的热情和干劲,那种精神已经成了稀缺品成了珍贵品。三年后,父亲在大队逐次担任生产大队队长和民兵连长的职务,我不明白,在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那些职务的性质。

  我只能想象,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一个穷得只能上三年半学就离校挣工分养家的少年的心境,也许我根本无从体会。

  一九八二年,分田到户的政策终于普及。“七一大队”也分散为“凤凰村”、“学山村”、“张湖村”、“雷山村”。我塆据说原本是要划归雷山村的,但终是并入了学山村。不知是不是因为父亲在学山村委会的缘故?

  父亲再分别担任村长、书记职务,一九九二年,是吧,父亲坚决辞去村书记一职,算是彻底离开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舞台,很多年后,还有人对我念叨父亲在村官任上的好。

  本意说重阳,说父亲的生日,未料竟流水帐般说了这些陈年的表象。

  言归正传罢。原本我对重阳是没有多大兴趣的,若说登高赏菊,哪一个应季的日子不可以?若说陪伴长辈,诠释千年不变的传统美德,又何必一定刻意桎梏于特定的某天?但重阳恰好是父亲的生日,重阳是生日,生日是重阳,年少无知倒也罢了,不惑年华,再面对这个日子,心头无论如何无法做到似过去举重若轻了。

  父母已老了,也许心里总是有意无意不去想这个问题,父亲再也不能举起当年碾谷的石碾了,父亲再也不能肩扛水车步行十余里的土路了,父亲再也不能健步如飞脚蹬自行车将我带上巴河街当天又带回和平了……

  而我,这么多年,竟从未好好陪过父亲过一次生日!

  因为知道今天上午忙,因为担心一时忘记,昨晚八点半的样子,急急地打个电话回家,父亲接的。

  父亲说妹妹今天会回去,父亲又说霞说今天公司可能有事,父亲还说星期六莹莹应该不上学吧,父亲说反正有车霞和莹莹就回家吃顿中饭耽误不了时间……

  我说我问一问,父亲说别问了,国容已问还会再问。

  我给妻打了电话,说,所有的事都可以放一放,重阳节应该带莹莹回到她爷爷奶奶那里,一起吃顿午饭。我没有说父亲翘首等待的期盼,那种期盼我只能从电波中感受体会!那一种期盼,与说无关,与听无关。那一种期盼,在心,在脑,在欲言又止,在欲说还休。

  凌晨两点多了,重阳节的凌晨,依然很静,静得听不见落叶飘过的声音。

  父亲的梦中,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的,父亲的梦中,应该有知足的乐趣,那是他们那一代人可贵的共性。父亲的梦中,一定会有很多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渴求,譬如家人相伴团聚,譬如亲朋相依友爱,譬如邻里互助相亲。

  今又重阳,唯愿岁岁重阳!

  重阳节资料随笔【第五篇】:幼儿园重阳节随笔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次活动我们本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幼儿从小尊敬老人,热爱老人,关心老人的思想。我们贝班幼儿年龄小,能力相对弱,而且刚来幼儿园才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活动之前我很担心,担心宝贝们在重阳节活动现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混乱场面,起初设计的活动环节以及需要宝贝们参与的小互动,效果不好,但当活动结束后,我的一切顾虑都打消了。

  我们邀请了,宝贝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园参加活动,此外还有许多的爸爸妈妈也都来参与此活动。在活动前我们作了一系列的前期活动,从致家长一封信开始了重阳节的系列活动,请家长朋友和宝贝们一起收集了老人们照顾宝贝的照片、讲一讲老人们关爱宝贝的故事、一起去为老人选礼物还有一起录制对老人想说的话,并将家长们上交的材料制作成短片的形式。

  活动整体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很非常的感动,个个都是赞不绝口!家长朋友们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听到了孩子们的心里话,都留下来眼泪,我知道那是感动和欣慰的泪水,看到宝贝们一个多月的成长,家长们骄傲与自豪!当孩子们一个个捧着我们精心为老人们准备的小零食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有破涕为笑,宝贝们喂老人吃东西,跟着老师一起做小律动,主动为老人捶背揉肩拥抱亲吻,还为老人们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爷爷奶奶看到孩子们的表现都夸孩子真棒,满意和骄傲的笑容演义在他们的脸上,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爸爸妈妈,他们说: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和老人一起过过节呢?宝宝上幼儿园就是不一样。活动现场变成了一片充满欢乐和温情的海洋。最后老人们纷纷和孩子们一起照相留恋,在一片欢笑声中离开幼儿园。

  本次活动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感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认可,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活动过后,铁牛的姥姥和我说:“宝贝前两天跟我说,姥姥我有个秘密,可是不能告诉你!”姥姥特别奇怪,总问他是什么秘密,可宝贝就是不告诉他。姥姥说:“自从上幼儿园,可懂事了,也听家人的话了,还懂得保守秘密,让我特别的惊喜!”边说边笑着,欣慰急了!可以看出老人们打心里的高兴,孩子们的成长是快速的!铁牛的妈妈也说,这次的活动真的充满的温情和感动,还说活动后感悟很多,还要写写活动感悟。娃娃妈妈也说,姥姥回家后可开心了,还给远在外地的姥爷打电话说幼儿园重阳节活动的事情,还表扬娃娃长大了,为她选了一双漂亮的鞋子作为重阳节的礼物,高兴得不得了,同时也表示一定好好写写活动反思。小石头的爷爷也说:我活这么大,没有过过重阳节,想不到孙子上幼儿园,老师组织给我们过节,而且形式也很新颖,真是太感谢了,第二天就把活动后的反思交给了我,还提议希望我们幼儿园多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民族节日悠久历史,知道了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和寓意,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了老人们为子孙后代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所以我们要尊敬老人,平时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的优点就是班级四位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并分工明确,所以活动每个环节都充满了幸福,环环相扣;跟家长沟通保守活动的秘密,这样活动的现场才会有那么多感动;短片制作的完整,把老人与宝贝的照片、亲子选礼物的过程以及每个孩子的温馨祝福语,让家长泪撒全场同样回忆起孩子的成长,我也感动的热泪盈眶;但是我们的活动也有不足之处,在录制影片时,有的孩子说的话不是很清楚,没有达到预期的音响效果;由于活动场地小参加活动的家长又很多,所以在律动的时候空间感觉很拥挤;时间较紧,有的家长没有收集好完整的活动资料,活动后有的家长也表示,没有及时上交资料很遗憾。通过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能力的提高,下次活动我会继续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在活动中多与班上老师沟通,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争取把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相信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每次做得会比前一次更好!

    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