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那些事随笔

|易落尘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每逢重阳节,也印证了“黄金正色照人间,千年故事说到今”。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重阳那些事随笔》,欢迎阅读。

  重阳那些事随笔【第一篇】: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那些事随笔【第二篇】:重阳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老人节”当然要给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与老人一起玩一玩儿;为老人

  洗脚,使老人感到快乐;对老人讲讲故事,让他们心中感到快乐,不再孤独„„

  “老人节”就是为了老人,在以后,我们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吧!这就我想要的重阳节!

  重阳那些事随笔【第三篇】:重阳节的那些事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早晨起来,我决定要为父母做些家务。

  起床了,妈妈已经做好了饭,看着这些食物,我饿意大升,马上开吃,贪婪地吃完后,忽然想起今早的决定。于是端起碗走向厨房。妈妈看着我的所作所为又惊讶又开心。

  我撩起袖子,开始洗第一个碗。我先把碗拿起来,开开水,用洗洁精把碗搓呀搓,一会滑下来,一会滑下来,像一个顽皮的小泥鳅,想要逃过我的手掌。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左手拿碗,右手冲洗,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给妈妈看,妈妈说我洗得很好,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我看见地板有点花了,于是,就拿起拖把,浸湿了水,开始拖地。拖了一会儿,我看见地板水淋淋的,还有很多脚印。我为难了,我坐在沙发上休息。我想到爸爸妈妈每次拖地时,先把鞋子洗干净,然后,再拖地。我明白了脚印是怎么来的了。我就把鞋子用刷子刷干净。再拿起拖把由前往后拖。这时,拖过的地方就干净许多了。就这样,我一直拖着,中途,我还洗了几次拖把。第一遍终于拖完了,我又开始拖第二遍。不一会儿,我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可我还是没有休息,仍然坚持拖地。又过了一会儿,我把整个屋子拖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我低头一看,地板把自己的影子也印得出来呢!我坐在沙发上,看见自己拖的地,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特别有成就感!

  重阳节的这些事,使我懂得了不仅是节日,在平时我们也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次的经历使我一生受益!

  重阳那些事随笔【第四篇】:赏菊

  日子一天一天的消磨着,翻开日历查阅十月一日国庆小长假,方知黄金周里还有一个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也就是自98年后国家法定的老人节。每年三月三的春季郊游踏青,九月九的秋季则登山赏菊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每到重阳菊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喜爱观菊,赏菊,品菊花茶,饮菊花酒,唐代诗人元稹写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不与百花争春,黄金正色独立霜秋。有诗句“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 菊花傲立霜秋,金黄的色泽被 人们视花中君子,与梅兰菊竹共称“四君子”。古今往来的诗人宽心饮酒遣兴赋诗时常以菊花为题抒发情感。唐伯虎说:“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萝看秋风”,杜甫感时花溅泪,李白醉酒常卧篱菊下,陶渊明更是弃官归隐专注东篱种菊。陈毅元帅直言道:“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菊花象征高洁清幽,洁身自好,不屈身迎逢,不求高位,不趋世俗,为人们喜爱。

  菊花也有一些别名如:寿客,金英,黄华,秋菊和陶菊。其中陶菊的称谓就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作者陶渊明有关。陶渊明祖父曾是开国元勋授大司马,父亲也任太守,陶本人偏偏“性本爱丘山”虽在现叫九江市的地方当过“公务员”,也到荆州军队当过“参谋干事”,最后到家乡湖口当了八十多天的“县长”,由于“少无适俗韵”,为官期间感悟“误落尘网中”,而且“一去十三年”。后来因为亲妹妹在武昌去世,终于弃官种田二十多年,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性情自然豪放,他有一张无弦的琴,时常有朋友来饮酒高兴时就假模假样的弹几下,以表示让大家尽兴。喝酒时自己若先喝醉了,就立即对同席说:”我醉欲眠你们可去“!有朋友见他脚上鞋子破了,叫手下来人丈量,他当即将脚高举来人面前,毫无是否礼貌。这种真性情,真实的为人,现在是越来越稀罕了。

  因为有段时间没有在博客上磨矶墨迹,逢重阳节想到菊花引起思绪,就随便写点作为过节。总结起来就是不与百花相争春,偏爱东篱迎寒秋。黄金正色照人间,千年故事说到今。

  重阳那些事随笔【第五篇】:重阳节的那些事儿

  在许多人的眼里,重阳节,既没有太多意思,又不需要做些什么,只是一个书面上的“节日”罢了。刚开始,我也这样认为,重阳节,根本没什么好过的。可是,现实总与想象对着干,这次的晚报作文,就是重阳节!

  为写这次作文,我好好地“功课”了一番,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咳,好像国庆只有七天啊),终于知道了这个“节日”的那些事情了。

  事情一: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两个九相重,称为“重九”。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

  事情二:重阳节有什么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单数,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这个节日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事情三:重阳节还叫什么节?要做什么?

  重阳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老人节。

  因为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能是身心健康,于是叫登高节。在以前,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所以重阳又叫做茱萸节。近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使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的含意。

  事情四:重阳节吃什么?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吃法较为随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了解了重阳节,相信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呵呵,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正经的重阳节”,恭祝各位重阳节快乐!

    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