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

|易落尘2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运用很多。千米是概念课,在教学中,教师就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于1千米的感悟上,通过多次的体验,联系学生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如,沿着操场跑5圈,是1千米,跑10个100米是1千米。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第一篇】:《认识千米》教学有感

  在认识千米这堂课上,教师安排了复习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从数学日记引出长度单位。分别复习了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沟通好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我们能用双手比划1米有多长,能比划1千米有多长吗?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千米是应该比较长的长度单位。猜测1千米有多长。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因而学生一下子就告诉教师:1千米=1000米

  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在头脑中回忆一下,沿着操场跑一圈有多长,想象一下,连续跑5圈,正好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在完成了刚才200米一圈的体验之后,教师再次安排学生感受跑100米的体验,闭上眼睛,连续跑这个10个100米。感觉如何?加深对于1千米的感知。

  学生估算的时候,还是存在比较大困难的,一般的学生可以粗略的估算到分别是600多,(或者比900少),估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时,学生的估计是900多。

  总之,认识千米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有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是比较可以的。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涨的。千米是概念课,在教学中,教师就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于1千米的感悟上,通过多次的体验,联系学生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沿着操场跑5圈,是1千米,跑10个100米是1千米,从学校大门口出发,走到联丰广场也是1千米,并且想一想,估计自己家到学生大约是多少路程。在体验、感悟、交流、纠正的过程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1千米其实还是比较长的。正是由于体验的充分,因此,在课堂巩固的过程中,学生的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到河流、铁路、公路的长度通常是用千米做单位的。想想做做的第1题,交流有些不充分,导致补充习题上面,学生还是有错误。

  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第二篇】:《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大约几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测一测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从测量铅笔的长度到测量教室的长度再到测量从杭州到上海的路程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为了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在课前我选了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进行测量,利用摩托车的里程数记录下了每个地方到学校的路程,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出示这几个地点,先让学生猜一猜从学校出发到某地有多远,教师再把较准确的数据告诉大家,让大家对距离有了一个更准确的判断。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因为课前布置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出学校到家的路程,所以课堂上请几位同学说说家在哪里,再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先猜一猜比1千米多还是少或差不多,再进一步猜出大约是多少米。再请已经测量好的这位小朋友当小老师进行评判,比一比谁猜得最准。小朋友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全班同学一起猜,被请到的同学人数有限,学生的参与面不够,无法满足大家,所以我再让小朋友分小小组活动,让每个小朋友有猜和被猜的机会。通过猜一猜、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大约相隔1千米?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再出示三个实例:小明走100米需要210步,那他需要走多少步大约是1千米?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150米)几圈才是1千米?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这三个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简单化聚,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最后是课堂小结。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靠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

  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第三篇】:二年级下册《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为了能增强学生对1千米有多远的感受,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来,本打算带学生去操场上感受,可由于学校条件限制,就放弃了。于是利用多媒体出示操场图,操场一圈长200米,走两圈是()米,走5圈是()米。得出1000米,即1千米。得出1千米=1000米,可走1千米要多长时间呢,这个学生就茫然了。因此只能通过练习去推算。练习中出现一小时学生能走4千米,一些学生就能推算出走1千米大约要15分钟。至于一小时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能行多少千米时,我要求学生做好后记住。但是后面练习中出现的题目,学生对多长路程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大概多少时间,还是没法掌握。教学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却是从哪到哪大概有1千米,别说学生不知道,作为老师也真的感受不出从学校门口到哪能大概是1千米,所以说,学生对1千米到底有多远,很难估测。

  当有的学生说出了从校门口到老菜场大约是1千米,到东门码头我都加以肯定。

  最后,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千米 ”比较多,以便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第四篇】:“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逛超市、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我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老渔翁大约是1千米。”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1千米有多长。然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实际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长度,以及所用的时间和所用步数。对于1千米和1米之间的进率,估计学生能说出来,就直接让学生说一说。然后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了解:测量路程,除了用尺子测量,还可以步测、看摩托车上的里程数等等。球场外一圈有约有100米,几圈才是1千米?体育馆的环形跑道长400米,跑几圈是1千米?你是怎么想的?通过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千米和米的相互转化,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使学生明白: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总之,知识的感知、记忆都离不开学生的亲身实践,所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长度单位“千米”。

  二年级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第五篇】:《千米的认识》教学随笔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以及毫米,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这节课,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1千米的概念。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学生都可以用手比划出来,也可以用眼睛去看,而1千米的长度既不可能用手去比划,也不能用眼睛去目测,只有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感受。在课前设计时,我考虑到了两个方面。

  一是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让学生观察学校环形跑道并告诉他们一圈是200米,接着让学生算一算5圈有多少米,然后再让学生亲自走一走,感知1000米有多远,从而来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同时我还根据实际情况列举了“如果是200米、250米、400米一圈的跑道,多少圈是1千米?”这些填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1千米的认识。

  二是结合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路段来感受1千米的长度。在课堂教学中,我展示了我们学校附近的路线示意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因为那些都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线路,大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些路线上往返,所以更能使他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及时间的掌控存在许多不足,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展开。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细节问题考虑得更周全、到位。

    1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