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

|易落尘2

  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对学生产生亲合力,能让学生自发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第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随笔

  本人从教十年,在这十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就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的能力,做了很多尝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只表现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看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积极学习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

  在教学中应该要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明白了此既明白了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指导得太细。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1)设置疑问模式

  教师或学生置疑。指导学生质疑,学生自习解疑,师生共同归纳,再设置相应训练加以强化和反馈。这种模式以疑问为线索,以解疑为动力,以活动为手段,以澄清问题,强化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

  2)目标驱动模式

  教师出示目标,或学生自行确立目 标,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学习设置相应问题,组织讨论。突破重点,难点,疑点,布置相关联系,详析总结,回归目标。

  3)自学-合作模式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学习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学,能动的学习,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比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又比如说'复制、剪切、粘贴',只要教过一次就可以了,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演示、讲解模式

  现在的教材好在有配套的教学光盘,这为我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某些知识借助于设备演示,我只要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生'图文混排'一节时,我采用的方式是:边出示用FLASH制作的课题画面边讲述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再依次展示'图文混排'的示例,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易于接受。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注重实践'。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并在营造的模拟情景中提出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紧接着进行上机实践活动,进行验证。如此循环到该课全部任务完成。最后进行复习整理,融会贯通。

  3、小组协作竞争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可以将学生分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组成小组,一般3到5人。小组成员要有一些差异,能够互补互助,有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彼此之间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倡导小组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强调组内个人之间的竞争,比一比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谁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全面深刻;谁提出和探讨的问题最多;谁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多,信息准确;哪个小组的协作、沟通能力强、作品内容与风格都很不错……这种竞争是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每个成员的学习、实践及成果为整个小组共享,每个成员的成功都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而每个人都成功就必须组内协作、互帮互助。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有很多种,信息技术教育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尽量做到公平、客观、个性。首先,不以一张试卷评定成绩,而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要求学生的重心不是防在单纯的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体系价中不仅要有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的评价。

  对于学生信息能力的评价考核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其一为信息处理能力的评价考核,如平时的操作中有创新,可以进行加分。在平时的小竞赛中,如画图比赛、打字比赛等项目中获奖的可以加分,鼓励学生发挥自已的创意。其二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如网上信息的查找、常用工具软件的使E-mail的使用,以及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测验等。其三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成员之间协作能力、课内任务完成情况、使用信息设备的道德水准的评价考核。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动脑,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培养信息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贡献。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随笔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练习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操作,例如玩游戏。Windows中自带的小游戏足以吸引他们。当然这个教师不应提倡,但是否应该严厉批评或采取惩罚性措施,我觉得也没必要,事实上,他们能把游戏从Windows的备份文件中安装出来,已经经过了一番探索而且具备了添加Windows组件的能力。为了避开教师的眼睛,学生经常在教师不注意时玩游戏,当教师靠近时,他们会最小化或关掉程序,切换到其他界面,而在许多时候,手忙脚乱,不是鼠标点不中按钮就是窗口标题栏缩进屏幕顶部无法关闭被发现。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还可以将计就计,教会他们用“Alt+F4”组合键或在任务栏上右击窗口按钮关闭,还可以介绍用“Alt+Tab”键进行界面切换。我想这几项操作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

  学生偷着打游戏,不必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只须在学生练习时增加巡视频率,就可大大减少其概率。只是通过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的情况,在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书本知识,对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效果。在宽容中的情境中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指法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一)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对学生产生亲合力,能吸引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发生浓厚兴趣,并自发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

  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资源的环境和人际交流的环境。学习资源应该是丰富而且每个学生都易获取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取。为学生创设的人际交流的环境应该是自由的、民主的、友好的、安全的。可以师生交流,也可以生生交往,如:师生之间的协商,学生之间的一帮一,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同时又从学生的学习中汲取养料。学生有能力时可以帮助他人,遇到困难可以请求他人帮助,犯了错误也能被宽容。每个学生的个性、权利、学习成果都受到尊重。另外,学生可以满足自己特殊的学习习惯。如播放音乐,学习时四处走动等,只要不是不良习惯和妨碍他人就行。

  二)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内容是取自多方面的,不仅来源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突发事件,来自学生。比如:教师节时,学生们喜欢送贺卡给我,我便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从网上E-mail送给老师。许多学生爱玩游戏、到网上进行QQ,这时我就把握机会教他们如何安装一些常规的软件和在网上如何时行申请的操作。平时,我十分赞赏学生提问,学生们也常常把课后遇到的有关难题带到课堂上来,我便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学,

  把有代表性的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更大,学习空间更广,知识点会更阔,内容会更多,学生学习的学生自主精神会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必将逐步走向成熟、趋于完善。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随笔

  信息技术课中能借助Internet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以及计算机本身具有强大的计算、辅助、管理等功能。这样教学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点,指导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扩展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利用小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边动手,边观察,边分析,启迪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试一试。

  学习Word就要学生自己写自我介绍、写课程表、打印贺年片等。比如在学习“把表格修饰得更漂亮”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修饰表格的方法,学会了设置表格内容的字体、字号、颜色、底纹及对齐方式。对整个课程表进行修饰,通过全体参评,评出了全班修饰得最漂亮的课程表。完成了我们预定的任务。请下课后思考一个问题:在修饰表格的过程中是不是用的字体越多,用的颜色越多,修饰的表格就越漂亮?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公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使之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呢?

  一、抓住学生特点,游戏引入,在玩中练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吧。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学会使用鼠标》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怎样握鼠标,怎样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这些要点的话,学生不但不愿学,更不愿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单击、双击、拖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讲解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又让学生练习了《扫雷游戏》,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小组协作,互助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像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他告诉了我们合作、交流的好处。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差异,有的学生学习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

  1.“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训练。但也有的学生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而我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优助差”,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学完word的基本操作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小组内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输入文字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图片等。同时,小组之间还在局域网上共享搜集到的资料,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使同学们的学习更加愉快、更有成效。

  3.充分利用学生互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一些学生往往提前掌握了本节课的讲解内容,并能够做出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询问之下,原来他们的父母平时也在指导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于是我便利用这个时机请这些“高手”来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并帮大家解决一些课程内的难题。此外,在日常学习中利用这些“高手”的悟性高、学习快的特点让他们去帮助教师指导那些理解速度较慢的同学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素质情况对学生分组,每一组中安排1名“高手”做老师的小助手,指导小组同学学习,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协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锻炼了他们互相帮助的能力,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地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操作软件技能是计算机教学的另一重点,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从综合来看,适合学生用的软件总要用到回车键和方向键去选择菜单或目录,另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醒学生注意屏幕的提示,学生明确方法后,就可在教学软件中任意地调用操作。如教学益智游戏软件,我先把将会出现的画面讲清楚,让学生心中有底,然后出示投影片讲如何用这几个键去操作。当学生明白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这样既节省了许多讲授时间,又可由学生自己分配时间练习,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活”,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五、组织竞赛,提高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操作是主要内容,所以应尽量避免类似于语文数学的书面化考试。那么如何检测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如在练习指法练习时,最后阶段我利用金山打字小精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打得最快最准,最后还给他们颁奖,整个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实践小结,体验成功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如“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窗口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所有文件夹”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找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学生上机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检查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

  展望21世纪的教育前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必将能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铺路架桥,为迎接竞争激烈的、信息化的21世纪的来临积极备战。如何采取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也是教育界同仁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我们试目以待,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小学信息教师教学感悟随笔【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随笔

  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很多中小学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对于这门特殊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在教学第一线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教平时教学中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片段一:预习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节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尽可能的采用精美活泼的界面,生动形象的内容,根据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注意力方向、注意力保持程度、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充分运用色彩、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表现手段,来展现事实,再现情境,提供模仿,引起注意。最好利用投影机、实物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利用大屏幕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展现新知识的功能,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第一次高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强大吸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新奇、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精讲点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直观性,有关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仅凭老师的口述,学生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应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数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当堂训练,让学生尝试树立创新意识。

  1、拓宽视野,探索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积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尝试,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无从下手。模仿较多,创新较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这时,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特殊地方,让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课堂上,要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例如,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作为标准,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同时注意学生的作品,让其进行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另外,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例如,让学生用“Powerpoint”软件为课本里的古诗进行配画配乐,大家兴趣盎然;让学生利用“Word2000”为班级制作课程表等等。这样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意识。

  2、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多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应当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体现合作。比如刚学习鼠标操作时,通过游戏软件的操作,大家的合作帮助,很快掌握鼠标的操作。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可采用问答、游戏、比赛等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比如在第一课上,介绍第一台计算机时,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它是哪国人发明的?有多大?你想设计什么样的计算机?课堂上,大家你说我说,全体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之中。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们都参与到教学中,既学会了知识,又得到了参与。

  四、总结评介,信息反馈

  评价促发展,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在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喜欢学习。通过教学评价要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全面考虑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努力创造条件,以积极参与、学以致用为本,激发兴趣、合作学习、尝试创新为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探究,小组合作,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1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