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历史随笔精选三篇

|随编2

  16世纪历史随笔篇一:论中国的统一

  统一,中国社会在封建程度发展的最终形式。由秦的第一次统一至清康熙二十二年的的清朝完成统一,在长达2300余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致认为,统一了全中国的政权才是正统的统治者,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被社会的各个阶层所承认。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统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由北方统一南方(以下简称北而南);2、由南方统一北方(以下简称南而北)。

  无论是南而北,还是北而南,都是由武力完成统一的。这些战争情况各异,性质和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战争的主线是一个————统一。民族的统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统一,文化的统一。完成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战争手段来实现的,大一统的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传统思想,也是统一战略的思想基础,最终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具有极大的社会促进作用。

  1、北而南

  大多由偏居西北的割据政权完成(也有东北和蒙古草原的政权)。它们先是东出潼关,夺取中原和东北,再攻占巴蜀,然后兵分几路,其中必有一路从四川沿江东下,一路从淮河平原南下,水陆并进,一鼓作气,完成统一。由这样而成功完成统一的例子有:

  A、秦的统一

  秦国的先世是居住在西戎之间的赢姓部族。西周中叶,秦的先祖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受封为附庸。西周覆亡时,秦襄公救周有功,平王封其为诸侯,始与列国通使聘享。此后,秦在周人故居的废墟上兴起,迅速强大。经过东周长时期的变乱,中国统一的基础就在列国兼并的战争中奠立了。西方的秦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先后兼并了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秦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统一路线:先魏韩,再燕赵,后楚齐,即先北后南。

  B、西晋的统一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的轮换专权执政,已使东汉政府病入膏肓,随着黄巾军大起义、董卓专权等一系列的打击,东汉政府彻底的完了。中国进入了三国时代,三个国家势均力敌。都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能力。司马氏代魏之后,新兴的晋朝就有了这种能力,于公元279年,西晋完成了统一。

  统一路线:先蜀后吴,出剑阁取巴蜀,一路沿江东下,一路由淮南南下,其余从湖北南下。

  C、隋的统一

  中国在经历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南北朝后,又迎来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北方的杨坚建立了隋朝。经过“开皇之治”的发展,这个新兴的北方王朝已经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和时机。当时南方的陈朝,政权腐败,民心尽失。在这样的情况下,隋于公元581年开始了它的统一计划,经过长达9年征战,隋军终于攻入了健康城,完成了统一。

  统一路线:先北后南。

  D、北宋的统一

  自公元907年朱温废唐自立,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割据分裂的动荡时代————五代十国。在五代十国末期,在北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后周(公元954年建国),由它成功的统一了中原。公元960年北宋代周,又经过了近20年的战争,至公元979年宋灭北汉,北宋终于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虽然比起中国历史上其它几个统一的国家,北宋只能算是统一了三分之一的中国,但它毕竟结束了那个纷繁动乱的年代,推动了历史车轮的进步。

  统一路线:先中原,次南方,后华北。

  E、元的统一

  北宋政权在经过靖康之耻被金所灭后,其宗室逃往临安,在那里建立了南宋。至此,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代。

  在这时中国的版图上,政权林立。长江以难有南宋,西南有大理,中原有金,漠北有蒙古,西北有西夏。

  随着元朝的兴起,它担任起了完成统一的历史任务。元先攻灭了北方的金,西夏,又迂回云贵高原,消灭了偏居西南的大理。最后于1279年,攻占南宋国都临安,又经过几年对南宋宗室的追击,最终逼得陆秀夫背着年仅九岁的帝 投海而死。至此,中国统一。

  统一路线:先华北,次西北,再次西南,最后江南。

  F、清的统一

  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此时,明朝政府已在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起义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了。农民军从北京出发,与清军激战于山海关前,清军大胜,入主北京,顺治帝登基。随后,多尔衮与吴三桂兵分两路,一路西进,一路南下,两路大军齐头并进,不久便攻占了成都、南京等地。公元1683年,随着台湾郑氏的出降,中国统一。

  统一路线:先中原,再西北,后巴蜀,再江南。

  2、南而北

  由偏居东南(也有西南)的割据政权完成。它依靠东南(西南)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据险自守,发展势力,先统一江南(西南),然后由两路北伐:一路出于秦川,直取长安;一路由淮南北上,攻占洛阳,两路大军会于中原,完成统一大业。

  A、西汉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大泽乡起义的烽火使大秦摇摇欲坠,随着西楚的兴起,统一中国还不到四十年的秦朝顷刻间土崩瓦解,而项羽所执行的复国分封的政策,又让天下重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是历史的倒退,当然不会长久。刘邦偏居西南一隅,凭借其出色的政治领导能力,于公元前206年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汉朝。

  统一路线:先据巴蜀而北出秦川,夺汉中取关中,出潼关,取中原,后南下。

  B、明的统一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使得天下大乱,元朝的统治名存实亡,在大江南北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

  吴王朱元璋采纳老儒朱升的建议,在江苏地区恢复生产,积聚实力。先后扫灭了苏北的张士诚的吴政权,闽越方国珍、陈友定,粤东的何真,又经过鄱阳湖上的两次血战,彻底击败了割据两湖的陈汉政权,统一了除西川和云南以外的南方。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建国号大明。随后开始北伐,在“先翦羽翼,后蹈腹心”的策略指导下,明军先后攻占了山东、山西、河南,最终攻占大都,统一了北方。又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潼关,一路沿江西进,随着蜀主明玉珍的出降和元梁王的覆灭,明王朝完成了统一。

  统一路线:先东南后华北,再西北后西南。

  由北方完成统一,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在地理上,黄土高原和秦岭是它的天然屏障,关中平原居中,它介于陕北、黄土高原与秦岭之间。东起潼关,西至宝鸡,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地形险固,北凭子午岭、六盘山,南依秦岭,东有崤函之固,黄河之险,西有散关、陇关为塞,有得天独厚的军事地理形势,古代称其“关乎天下安危之命脉所在”。

  而在南方,那里江河纵横,湖泊成群,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人口稠密,城镇众多,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生产水平高,经济实力强。东南自六代为都邑,民物浩繁,人才辈出。蜀地与东南无异,那里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

  从先前的例子上的分析。北而南与南而北的比例为6∶2,从时间上看,从秦至清长达2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北而南几乎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而南而北,则出现在清以后,而最能体现南而北的例子更是出现在距今仅五百余年的明朝。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结论:

  1、在中国历史上,北而南出现的次数多,规模也比南而北大(仅有明朝一朝可以与北而南相当),除了几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几乎在各个时代都出现过。

  2、南而北出现的次数少,规模也不及北方,出现的时间也相对晚一些。

  为什么会以上的两个结论?

  自秦统一中国后,关中便成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那里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使得其地的生产力水平远胜于别处。故而有秦、西晋、隋才能以关陇三晋为依托,夺得天下。但是也有例外,元、清就是例外,它们是从蒙古草原和东北的原始森林中兴起,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组织能力和对汉文化的吸收学习,积蓄实力,完成统一。

  当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南北朝、五代十国时,北方就会陷入战乱之中。在北方,政权更替频繁,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生产得不到恢复。于是大批的流民便向南逃到了江南或巴蜀,在这些所谓的流民之中,不乏有知识分子和拥有先进的生产知识的农民。由于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先进的生产知识,在当地土著居民的帮助下,这些流民逐渐安顿下来,开始恢复生产。不久,他们也融入了南方社会,成了客家人。江南和巴蜀在经过这一阶段后,成了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到了北宋,江南和四川的贡赋以占了天下的一半,“两湖熟,天下足。苏杭熟,天下足。”就是最好的证据。试问,如果南方的经济实力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又怎么能维持南宋政府长达一百八十余年的偏安统治。

  16世纪历史随笔篇二:上帝之鹰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对一些大帝国、大家族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在鼎盛时期的实际情况都是贴切的,对像葡萄牙和西班牙这样的帝国尤其恰当。因为这两个帝国的先天不足之处很多,其中最为突出一点是:它们的海外的殖民活动反映了当时西欧各国的某种共同需要,它们吸收了当时西欧各国的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来从事这种开辟新航路的事业(当然包括殖民),但当它们成为庞大的帝国时,迅速成长的西欧各国民族国家会不会承认它们的帝国的地位那?就它们内部来说,它们有没有能力来维持自己的帝国地位,也是一个令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颇费脑筋的事情。

  以葡萄牙来说,它毕竟国家太小了,它的人口与它从事的事业确实差距太大,所以早在它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就已深刻地表现出来。到后来,这些问题就与一般地帝国问题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

  (一)战线太长,“敌人”太多战线太长,“敌人”太多、国家的财力和人力不足,经常显得捉襟见肘,这是葡萄牙在建立帝国过程中就面临的问题。这里的“敌人”加了引号,表示这些“敌人”不是天生与葡萄牙为敌,而是葡萄牙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因为他们要去政府和掠夺他们。

  早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曼努埃尔国王统治时期(1495~1521),可以说这是帝国正进入全盛的时期,但由于国王在对外征服上的大手大脚,政府显得力不从心,一些人开始表示了自己的担心,有人用“印度的烟幕”来形容在东方殖民成功及表面的繁荣可能是一场虚幻的美梦。葡萄牙人占领果阿,在第乌打败印度阿拉伯人联合舰队,占领马六甲等,杀人无数,残忍异常,但他们也要付出血的代价。当时葡萄牙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也在关注以下事实:在遥远的东方他们的驻军被杀害,商行被烧毁,船只被击沉。占领一个地方往往要进入持续的冲突,取得一场胜利似乎是相对容易的,但要保卫胜利的成果可能是一场拖垮国力的消耗战。陆地上、海上,东方、美洲和非洲,小小的葡萄牙比寻同时向这些地方派出很多部队去进攻、去保卫,兵力总是显得不足。另外,漫长的航线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消耗生命的可能性,如海盗袭击、暴风雨和坏血病的折磨等都使许多海员葬身海底。

  1、 放弃北非

  16世纪初,帝国在非洲碰到了第一次危机。曼努埃尔相扩大占领摩洛哥海岸的范围,想占领菲斯王国(今摩洛哥的前身)。他看中了这个王国肥沃的土地,认为这对葡萄牙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515年,葡萄牙军队开始了行动,可惜最后被摩尔人打败而归。这场失败意味着葡萄牙100年间在北非的殖民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一段时间,葡萄牙在印度洋上、南中国海上和巴西的殖民事业虽然总的来说相对顺利,整个国家也逐渐进入佳境,但它在北非的扩张却是每况愈下。尽管这是的葡萄牙士兵都晓勇善战,但摩尔人攻陷葡萄牙在北非最南端的据点圣克鲁斯(今阿加迪尔地区),只有很少的葡萄牙士兵幸存下来,全城居民惨遭杀戮。摩尔人视之为同葡萄牙开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确实,葡萄牙在北非的阵地已是全面崩溃。次年,国王下令撤出萨菲姆,这里曾是他们侵略摩洛哥的重要基地,也是主教政府所在地。16世纪中,葡萄牙又陆续撤出阿尔吉拉等地。这意味中葡萄牙的决策者开始放弃北非,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东方。这正是他们在澳门、日本和香料群岛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2、 海外收益的下降

  16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里,葡萄牙几乎垄断了香料贸易,1515年攻下霍尔木兹后进入垄断的顶峰。但好景不长,威尼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列万特重新成为重要的东西方香料贸易地区,地中海也很快恢复了相当繁荣的香料贸易。1525年和1527年间,法国里昂市场上出售的香料有一半是威尼斯从列万特运来的。实际上,葡萄牙人对马六甲和印度洋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它所控制的是当时东方航线上最重要的港口,但对二流港口他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东方的香料不经马六甲也可运到印度洋,而印度洋太大了,葡萄牙人对它的控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想打破葡萄牙人对香料贸易垄断的人太多了,葡萄牙的招架能力有限。这场好望角航线与地中海航线的竞争,实际上是威尼斯及意大利各重要城市、阿拉伯商人,还有法国、英国、德国商人与葡萄牙人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格局当中,葡萄牙人的优势并不明显,这就使得传统的地中海航线在整个16世纪依然相当繁荣。 到16世纪30年代,威尼斯的报复加剧了。其中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是:甚至在欧洲北部的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来自列万特的胡椒再次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这里,政治因素也发生了重要作用。因为这时正是西班牙的理查五世帝国与法国之间的意大利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时候,同时查理五世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冲突也经常发生,法国为了打败查理五世,开始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合作,与其签订友好条约,马赛地船舶可以直接驶入列万特( 当时在奥斯曼帝国的管辖之下),于是在法国南方各大城市中,来自地中海的胡椒与来自大西洋的胡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6世纪6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与葡萄牙进入战争状态,这时甚至连葡萄牙自身都出现了胡椒短缺,经地中海运往欧洲的香料可能超过了好望角航线开辟前的水平。 运入欧洲的香料数量大增,增加速度大过香料消费的增长速度,香料的价格于是下跌,葡萄牙从香料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东方贸易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有许多原因促使成本增加,比如竞争对象增加,大西洋上海盗猖獗,运送香料的船只需要舰队护航等都使成本上升。还有一种成本也在增加:东方一些地方的人很快就掌握了葡萄牙人制造武器的技术,葡萄牙人面对着更能打仗的东方人军队。达·伽马的大炮曾令印度人闻风丧胆,但几年后印度人造出的大炮比葡萄牙人面对的大炮更大。葡萄牙人从印度一个王公的军队缴获过一门大炮,长6米,重20吨,是有名的“第乌大炮”,葡萄牙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炮。 葡萄牙政府中也有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他们看到完全依靠政府的努力难以维持帝国现状;又由于政府收入减少,每年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为商队护航。1570年,政府放弃了对东方贸易的垄断,开始把东方的经商大权出租给一些商人,为的是发挥私人的积极性。这虽然是葡萄牙政府在开辟东方航线的过程中曾用过的办法,但在具体处理政府与商人的关心方面,葡萄牙远远不够英国成功。

  (二) 国内颓势凸现 到15世纪中,葡萄牙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表面上高度繁荣,但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已可以明显察觉到它繁荣外表下的衰败趋势。

  1、 享乐之风蔓延 香料和奴隶贸易及在美洲等地地殖民没有给葡萄牙国内带来生产地高涨,这是的葡萄牙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也就是说它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条件尚不具备,居民手中的金钱一般还不是投入生产,而是投入消费。到16世纪中,国民缺乏追求、精神颓废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有一位人文主义者写了一首诗,诗中说:自从发现了东方的珠宝和新世界,自从靠牺牲那么多的生命换来了“少量好处”,自从把肉桂和胡椒运回葡萄牙后,葡萄牙就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国家。这种情况其实早已存在,因为早在15世纪,葡萄牙就通过经营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诸岛的贸易发了财,但这种发财不等于这个国家真正富裕起来。早就有人指出过,印度和香料贸易将是葡萄牙走向衰落的一个因素。到了16世纪中,这种情况已是非常严重。人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宫廷和上层阶级的奢侈和排场。宫廷人员大量增加,贵族们开始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表示其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国王手中掌握大量的收入,一段时间那尚可支撑宫廷的消费;但大贵族们一方面像国王一样经营自己的小宫殿,而收入却无法与国王相比,所以总是弄得负债累累。国王曾颁布过许多法令,企图阻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如禁止衣着过分奢侈,限制使用贵重的布匹、首饰、黄金和白银饰品及佣人的数目等,但均无济于事。 葡萄牙的整个生产没有什么变化。萨拉伊瓦说,“16世纪结束时,葡萄牙的工业生产与13世纪相差无几,仍然是铁匠铺、瓦窑、土布纺织、制鞋、做马具、纺麻、造船等”。但进口的东西却越来越多。1526年上演的一部讽刺剧讲到,葡萄牙的生肉从不列颠进口,白菜从比斯开进口。实际上各种提高有钱人生活质量的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有的材料还提到,连鸡蛋都要从外国进口。 2、 不可靠的经济繁荣 葡萄牙开辟了到东方的航线并在一定时间内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但葡萄牙并没有能力使自己成为西方的经济中心;里斯本虽然是当时欧洲的一个大城市,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但它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商贸和金融中心。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正在逐步向北转移,对葡萄牙来说很不利的一点是:当时欧洲的香料消费大多集中在北欧,运入欧洲的香料大约有九分之十是由这里的居民消费的。所以葡萄牙人从东方运来的胡椒比寻运到北部欧洲才有市场,而北部欧洲从事香料转销的中心是尼德兰德安特卫普(今日的比利时第一大港口城市)。 安特卫普本来也不是北部欧洲的经济中心,16世纪以前,它西面的布鲁日是比它更有活力的一个城市,而16世纪后期开始,阿姆斯特丹就取代了它的地位。但在16世纪初到该世纪后期,它在欧洲经济中有当之无愧的地位。1501年,一艘满载胡椒和肉豆蔻的葡萄牙船到达这里的斯凯尔特河码头,接着其他船只也接踵而来,它很快就成为了欧洲北部屈指可数的商业城市。

  1508年葡萄牙政府在安特卫普成立“佛兰德商行”,作为设在里斯本德印度商行的分支机构,经销运到这里来的香料。葡萄牙人缺乏自己的商业网,也缺乏经营管理这种销售网的经验,同时,漫长的东方航线需要保护,需要他们派出众多的商战,围剿无数的海盗,这个小小的国家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建立面向全欧洲的经销网及分销香料和从事零售所需要的信贷,它只得把这些工作交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商人。佛兰德商行的作用,主要是批发出售香料,收回到东方购买香料所需的银和铜。 安特卫普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国际资本在这相当自由地流动。这个城市自身拥有的商船不多,商人也不多,从事国际贸易的不是本国人,而是外国人,德国的、英国的、法国的、葡萄牙的、西班牙的和意大利的商人特别多。这些国际商人利用这里政治上和宗教上均比较宽松的环境,利用这里面向整个欧洲的商业网,能够大批大批地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货物。

  在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经济依赖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的东方贸易仰仗于德国的白银。早就有人指出,该世纪初的经济繁荣靠的是掌握胡椒的葡萄牙国王和掌握白银的德国商人合作的结果。换言之,只有通过与德国商人和德国银行家合作,葡萄牙才有可能在东西方贸易中大出风头,因为那时候,东方人卖的多,买得少,葡萄牙需要把白银和铜运往东方才能获得香料。到16世纪中,西班牙得白银大量涌入市场。西班牙的白银虽然不是直接进入里斯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国家一定程度上处于敌对状态,但这些从美洲来的白银通过各种渠道也进入了安特卫普或欧洲其他商业中心,通过购买香料而落入葡萄牙人手中。

  葡萄牙的本土经济出现了衰退的景象。首先表现在农村的凋敝。很多人离开了农村,农业处于半荒废状态。

  1521年发生了一场饥荒,许多农民逃往里斯本,不少人饿死于途中。海外财富到不了农村,有钱人都住在城市里安家;但海外活动的恶果却基本上由农村来承担。教俗封建主都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赶上那些在海外发了财的人。由于缺乏劳动力和必要的投入,农田的产量却愈来愈少。从非洲来的黑人奴隶开始取代农村的劳动力,这更加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1541年时有人估计,每年约由12000个非洲黑人进入这个国家。大体上讲,葡萄牙的农村情况已经非常严重:雇农纷纷离家出走,自耕农经营条件恶化、破产;教俗贵族加强剥削;海外发财回来购买了土地的新贵并未在经营上做任何改革,只是想把土地作为永远保持富裕的手段;黑人奴隶成了农村中的重要劳动力。

  人口的损失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大量处于生命力旺盛时期的男性死于海外。到东方的船只往往去的时候有许多葡萄牙人,回来时大多是香料,人却少了很多,一些人是补充海外驻军,一些人干脆不回来了,许多人死在途中。航行中的死亡率很高。当时有人讲到有4000人与他一起登上到印度的船队,下船时只有2000幸存者。在东方停留时期的死亡率也很高,因为葡萄牙人不习惯那里的气候。远航船还必须在多风暴的季节渡过印度洋,帆船经常遇难,造成死亡。

  3、 宗教迫害的加剧 在整个16世纪里,宗教势力在不断加强。这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宗教改革及由此引起的反宗教改革导致了宗教势力的强化,这在欧洲所有天主教国家里都是一言的;一个是由于教会在海外扩张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一个是由于当时葡萄牙人,特别是农民把进入教会看成是拜托日益贫困的基本出路。当时农民的出路有三条:出海谋生、服侍王室成员或大贵族、入教。

  1533年上演的一出关于农民的剧本中,农民主人公痛心地说他穷得像条狗,他唯一得希望是把儿子送进教堂,这样好让他活得好一点。为什么进入教会生活会变得好一些呢?因为教会占有大量得土地,特别是教会对任何土地征收十一税的权力。16世纪里,葡萄牙教堂林立,修道院从200所增加到400所。葡萄牙是天主教国家,新教徒的活动极其有限,但国王还是主张大力镇压。

  这种国策不仅是个宗教问题,也有现实的经济动机。1531年,若奥三世请求教皇批准在葡萄牙成立宗教裁判所,其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没收犹太人的财产。葡萄牙住着许多犹太人,他们在光复运动后被迫皈依了天主教,但心理上仍信犹太教。政府规定,如果改变信仰后仍参加犹太教活动,就要处以死刑,或没收财产。犹太人往往拥有万贯家财,政府靠镇压犹太人增加了收入。从1541年起开始施行火刑,到1684年,小小的葡萄牙共烧死了1379人。

  受到宗教裁判所镇压的还有其他思想比较开明、激进的人,其他镇压对象还有收藏所谓的“异端邪说”的书籍或撰写不合乎天主教要求的文学作品的人,特别是宗教裁判所鼓励告密,在群众中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比如远洋航行中因天气恶劣,船长着急,出口骂了某个圣人,也会受到告发。在宗教裁判所的猖狂活动下,文化思想变得空洞无物,各种作品或书籍只是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文学垃圾而已。一些有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最多也只能说一些隐晦的模棱两可的话。除了对教会和对国王的颂歌,这个国家渐渐失去了灵魂和生气,余下来的就是奢侈和浪费。

  16世纪历史随笔篇三

  留在记忆当中的岁月,像一面越来越模糊的镜子,当年清晰的影像最终破碎成片片的印象。

  回首过去,每当试图将那些往事再度拼装与粘贴时,常常感慨,正确的回忆已经变成了一件令人越来越不确信的事情,游动在记忆深处......

  一、附小回忆

  1)大门

  何时第一次走进附小大门的,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根据四十多年之后的理性推测,背着妈妈准备好的书包走进附小校园的时间,应该是当年的九月一日。

  那是个令无数国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当年。

  一九六六年,其时尚老师仍出没于校长办公室前后,只是神情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记得,当时附小有4个门,一是东边的大门,由于是连接主路的第一个大门,所以校长、老师、包括多数家长拉着孩子的小手,多从那里走向各个教室的。

  靠西一点的北门,是多数清华校内子弟,特别是从居民比较集中的公寓楼那边孩子们入校的门径。

  还有两扇小一点的门,一个是校园西边开的小门,外边对的是沟,而不是北边相对比较平缓的地带,所以住在西边很多孩子从这扇门中离校时,多能获得一种向下俯冲的快乐。南边也开了一扇小门,供住在蓝旗营的家长与同学出入,当时附小南门之外,基本上是一片片农地。全不像如今的附小,站在教室里向外眺望,北边一望无际,南边高楼林立。

  2)教室

  六、七十年代的附小,南边有教室楼三座,北边尽是平房,校医务室于东,图书室于西,校园中间偏西有座诺大的活动中心,然后好像就是点缀其间的水泥乒乓球台了。课间,满校的孩子奔跑喧闹其中,尽是少有愁滋味的欢笑:一年级的小豆包,二年级的耍大刀......

  3)同学

  今天,将当年的同班同学拉回记忆,已经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一路不知走进过多少课堂,与坐在身旁的多少生命结为同学,但追忆起来,只有那些当年出过大丑的,外号极为特殊的,与自己在操场上打过架的,或是给予过自己特别帮助的同学还能记起,一般情况下,同班的那些面孔已是十分的模糊,至于同级的那些姓名,更是无影无踪了。

  关于校园之内的记忆,一般情形为,学习好的班上知道,文艺好的年级或系里知道,体育拔尖的,举校皆知。

  根据这种规律,回想起1966年入学的那些清华附小同学,学习好的,学霸级的同学,当年在清华校园里名气较大的有两位,一是9公寓的吕丹,一是13公寓的杨镭,这两位后来上清华附中时分别与我同班过,但在清华附小6年的学习中,我在3班上课,吕同学在2班听讲,杨同学则在4班学习。

  那岁月,能歌善舞会朗诵者不少,只是当年的演出政治性较强,节目多是红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能够在学校灯光之下展示才艺的,男生中好像有个会弹钢琴的齐欣同学,非同寻常,女生中有个会跳舞的刘允芳同学,甜美动人。

  体育方面,值得从同学当中挑出来提及者好像有位与周围中关村小学及北大附小体育对抗当中,斩获多项第一的女生姬艳萍同学,她是4班的;男生当中则出现了一位后来,我不论走到哪都以一种自豪的口气炫耀到哪的男生---陆俊同学。要知道,这位几届中国足坛金哨奖得主,中国历史当中惟一代表共和国吹过世界杯的裁判员,后来因受贿被逮捕而令举国媒体大惊失色。附小6年当中,他在1班学习,不管他当年书读得怎么样,以他的身手,绝对是位清华附小历史中少数能够走进世人记忆当中的人物。

  4)老师

  期间,孩子们学什么,基本上都忘了,可教我们学习的那些老师,今日闭上眼睛回想,却能从记忆深处将一张张的脸孔抓近,分辨着,追忆着......

  说起老师来,可能第一个要提到的大概就是尚复珍,尚老师了。原因很简单,她是我入学之际在清华附小主持工作的尚校长。

  可怜的尚校长,虽说比起当时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及清华附中校长万邦儒稍境遇好一点,但毕竟是在轰轰烈烈、史无前例、触及灵魂的一场文化革命到来之际,她刚好处在一个当权派的位置之上,结果自然可以想象得到了。

  刚刚记事的我,印象中,尚校长竟被那些高年级的孩子们恶作剧地用剪刀将头发剃光一边,脸上墨汁抹了一半地侮辱,外加拳打脚踢,因为她生得体胖,所以当时高年级的人都叫她尚胖子。好在生性开朗的她,咬紧牙关熬了过来。

  作为老师,在清华附小学习的几年中,她没有直接给我上过课,但数年之后,当我升到清华附中上学时,有一学期开政治课时,给我们讲解马列主义,共产党史时,附小的尚老师竟然成为了我们的政治课教员,且讲得很是精彩。今天,我依然对政治历史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想来与尚老师当年伟大的启蒙,可能是存在着关系的。

  第二个要提到的,是长时间做我们班班主任的金嘉佩,金老师。清华附小重视语文,她教了我们班几年语文,教学态度极为认真,只是开导方法略显生硬。印象最深的就是,讲课到忘情之际,其两边嘴角之间渐渐地开始堆着白色的泡沫,直令下边听课者无不产生一种走上前去,将有碍观瞻的沫状液体一把拭去的冲动。

  与当下不同,我们上附小时,课本上印刷的不是数学,而是算术两字。前后教我们班的算数的老师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是口音较重的赵老师。这位中年老师一向偏心,学得不好者,一骂到底,相反算数悟性高的同学,非但得到夸奖,且收获无边宠爱。在班上,最得赵老师欣赏的要算华军同学了,正是从这位男老师嘴里,我平生第一次听到了一个陌生的词汇:天才。那是他在夸奖家住城里不得不寄宿在十五公寓南宾家中的华军同学。后来,慢慢地知道,这位平时好像永远心不在焉的华同学,通过自学,当我们还在小数点与分数的题目上挣扎时,人家初中的几何与代数都玩过了,正在向着高中的解析几何阔步前进呢。

  还有一个算术课讲得很有情节感的叫关老师。当时清华附小有两个关老师,教我们孩子算术的叫大关老师,高高大大,嗓音宏亮,身手之间,一派潇洒,据说空军出身,业余下得一手好围棋,清华棋界里算是一号;另外一个叫小关老师,个头不高,目光锐利,态度坚硬,据说是装甲兵出身,复员之后一直在附小从事行政工作。

  英语周老师来得晚,记得这位年轻的英语教员好像是在六年级前后,走到我们面前来的,黑板上下ABCD一路写下去,半个学期当中,前后启蒙我等孩儿们的英语竟不是Hello 和 Goodbye,而是We wish Chairman Mao a long long life(敬礼毛泽东万寿无疆)以及Never forget class struggles(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等。

  周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永远是一身四兜儿的深蓝色制服,领口之上竖着一根长长的脖子,念起英语来,喉头于脖子之间上下飞动,令人惊愕不已。

  剩下的老师好象就是音体美了。

  音乐老师姓毕,声音高亢而尖利,高兴时,唱得摇头晃脑,训人时,脸色之威严,一派师道。另外一个小李老师也常带我等高唱红歌,只是好像永远长不大的她,始终没能获得周围应有的尊重,严重时常常被高年级的同学气得躲在教员备课室的黑暗处落泪,后得绰号:小李子,喳。

  与两位音乐女老师不同,前后教我们体育的老师好像都是男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位孟老师了。有几次他骑车去公寓食堂吃饭,竟然双手不扶把地将自行车从附小的南坡冲下,直上北坡,令周围尖叫一片。背后,有高年级同学送其外号:孟大背。大概是他老是梳着一个大背头吧。嘴唇厚厚的他,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天突然从附小消失了。后来,我们这帮附小毕业的学生前后都升进了清华附中,一次前往京南大兴团河农场参加学农劳动,突见一个神态潇洒的拖拉机手远远吹着口哨一路飞驰而来。后有附小内部关系的人悄声说,孟大背,知道吧,把你们三班的金老师给那个了,后来背了个处分,给罚到这里来了。

  哪个了?不熟人情的我们连声追问着。

  懂事者,悄然一笑。

  隐隐记得美术老师姓秦,由于我不是特别喜欢美术,又因为美术课长期以来一直在附小的教学体系里处于边缘状态,所以比起后来清华附中的吴承露老师,不用尺子不用规,起手就是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永”字,美术课始终没能给多数附小毕业生留下一片深刻印象。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