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回忆录(前期)

|教书先生2

  引子一

  2017年6月8日晚17:00。

  “停止答卷,答题卡,试卷,草纸按顺序排放,垫板不要带出去。”主监考站在前面说道,与此同时副监考下地开始收卷。

  这一刻,也就意味着,高中生涯彻底结束了。

  困扰我多年的高考,在这一刻也结束了。

  无论是解析、导数还是动量、能量还是有机、无机在这一刻都成为了历史。在几个小时之前还困扰得我头疼的这些知识,此时此刻和我再无瓜葛。

  三年就像梦一样,感觉并没有发生什么,它就从我身边划过了。在我这十七年生活里,似乎只有高中阶段让我感到了,原来时间可以过得这么快。

  当你小学毕业的时候,小学生涯占了你生命的二分之一。初中毕业时,初中生涯占了你生命的七分之二,当高中毕业时,高中生涯仅占六分之一。当然,日后任何一个阶段的比例都会逐渐减少。所以,这三年如梦一样飞快度过的感觉,不足为奇。

  有人说,经历过高考的人,就成熟了。我觉得不然,一个考试不会让人觉得怎么样的。因为你每当度过一个重要考试后,你就会觉得那个考试实际上不算什么,在你心里,最重要的考试,永远都是眼前的这个考试。

  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大考呢?虽然终点都是一定的,但是这个过程都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一个阶段结束了,还会有一个又一个阶段,当这场考试结束了,你就会发现,你没有机会再去总结了,当然如果你相信还有轮回的话。

  当然了,接下来还是要谈这个引子。

  讲一个一个月之前发生的事。

  一个月前,我记得是离高考33天,那天晚上下了大雨。郭雪飞,王致远,苏浩晨,史为鉴,孙骁,还有我,我们六个在一起吃完饭。

  那天高一高二考完试回家,整个食堂人就很少,我们几个人拼桌在一起吃。

  史为鉴引起了话题:“马上要毕业了,高三真快啊!”

  “因为咱们除了学习,什么都没做。”我接上了话茬。

  “军训的时候多有意思 。”孙骁低头边吃边说。

  的确,恐怕这三年的回忆,只有军训8天能让我写得那么酣畅淋漓。恐怕高三一年加一起能让我写出来的,恐怕都没有军训八天多。那段时间,大家刚认识,没有压力,没有学习,没有小圈子,没有竞争和敌视,也没有……有色眼镜。只有快乐和开心,只有齐心协力,我很怀念那段时间的每个人,包括我自己。

  “开演唱会你去了吗?”王致远对雪飞说道。

  “我没去。”

  “对,他没去。”看过视频的我记得那天去看演唱会的每一个人。

  “我记得超然的回忆录写了。”史为鉴说道。

  当时我很惊讶,没想到一年了还有人记得。

  “哦,确实。”我不知道说什么了。

  “别说,超然,你那个回忆录写得真的很好。”史为鉴继续说道。

  “是吗?”我随口问道,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确实挺好。”雪飞和王致远在旁边接道。

  “我就会写写回忆录。”

  “那也行啊。”他们几个同时感叹一声。

  “我什么也不会写。”雪飞边笑边说道。

  那一刻,我还是很欣慰的,我发现真的有人还记得那些共同的回忆。

  “我先走了,你们吃吧。”史为鉴端着盘子说。

  “那你带谁走啊?”我们六个人只有三把伞,所以必须一对一对走。然而,我们五个都没吃完饭。

  “坐吧,咱们六个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顿饭,以后没机会了。”王致远开口了。我终于明白王致远为什么人缘好,因为他和每个人相处都很真诚,从来不计较得失。

  “对啊,好不容易,以后也吃不了几次了。”雪飞在一旁说道。

  那一刻,我的心突然有一点触动,太久没有这样的触动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一年半前?

  那一刻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完成高中回忆录。当然,我也想谢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也不会下定这个决心。

  今天,当我在回想起那一段时间的晚上,几个男生从F区大摇大摆走向食堂,互相开着各种“巨恶”的玩笑,不时地笑的前仰后合,互相开黑的场景历历在目。只不过,这样的场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再也不会。

  当然,我要感谢的人有很多,这三年,从我身边经过了太多人。无论是在我学习,在我社团活动,还是在我其他生活,那些在我需要的时候对我伸出援手,对我不离不弃的人,我都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你。

  就像我在我的留言本第一页说的,每一次擦肩而过都是有它自己的意义的,把抱怨变成感激,或许生活会更有意义,遗憾的是,我已经很久没有那么去想了。

  最近是毕业季,这段时间,我听到周围人对我说过最多的就是,“王超然,我从来没发现你……”的确,有些人,我们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时间?

  同样,在这三年,我也同样伤害了很多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我当然不想和每个人说一遍我有交流障碍。不过,这三年已经结束了,有些事情,我们该放下是不是也该放下了?

  我记得我问于鹏宇一个问题:“将来毕业了,大家会不会忘记彼此?”

  “不会。”

  “是吗?”

  “就算是会,你也要当成不会。”

  “……”

  我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而且此时此刻一定依然存在着一些所谓“睿智”的人,所以,在这一刻,我希望,我能先用平等的眼光看每一个人,不戴有色眼镜看别人。我也衷心希望,更多人也能一样,因为那有色眼镜戴的时间太长,你想摘也摘不掉了。

  在这里,对那些我伤害过的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我都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句,对不起。

  让不愉快随风而散,把真正的美好永远保留吧。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也无所谓。

  从我做起。

  引子二 从三中学生到三中校友

  “明天就要高考了。”2017年6月6号中午也就是高考前一天中午午睡,我低声对趴在右面的李逸萱说道。

  “马上你就从三中学生变成三中校友了。”他笑着低声回了一句。

  “哈哈。”我不知道为什么,笑出了声。

  “睡觉!”霞姐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后面,戳了我一下,“睡不着趴着!”

  “……”

  趁霞姐走后,我重新拿起了留言本,默默地看着。留言没有收集完,或者说我根本没打算收集完。然而,几乎每一条留言都占满了一页。同样,每一条留言都让我看了不下十遍。

  那天早上,我走进F区,鲜红的001在电子显示屏上。十几个小时之后,它会变成365,同样,会有一批人走进考场。

  那天的F区,和往常不同,二楼到四楼没有了穿绿白道校服的高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穿着蓝白条的高一学弟和穿红白条的高二学弟。我穿着高三校服,在他们其中显得似乎很突兀。当我走到五楼的时候,则有了一种归属感,不过,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去五楼了。

  和往常一样,只有我和吕盈到了班级。出乎意料的是,几分钟后,霞姐也走进了班级。霞姐拿起手机,给我们两个拍了照片,附字“将军们起得真早。”

  我记得搬来F区的第一次班会,霞姐给我们读了一封信,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会陪你们到最后,那天,你们最后一次自习,我最后一次看着你们自习。”说完之后,霞姐哽咽了。

  一年之前的场景历历在目,然而,真的就到了一年之后了,到了这最后一天自习。令人欣慰的是,最后一天,整个五楼仅仅我们班级来了很多人,而后大家一起在001数字下合了影。那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那一天以后,三中的一切都不再由我们去书写。

  最后一天同样要默默地计算着钱以便于把饭卡花完。不过,很成功,饭卡花到仅剩四角钱。食堂的大妈们都很友善,甚至也有不计较一毛钱随便刷的阿姨。那是高中生涯中最后一次在食堂吃饭,脑海里想着的是第一次在食堂吃饭,第一次刷饭卡的喜悦。

  下午15:30,收拾书包离开。和大海还有霞姐打了招呼,转身下了楼。

  “你有时间吗?着急吗?”我问李逸萱。

  “不着急。”

  “从那边走。”

  我们都知道,只要那一天我们走出了校门,我们再也不可能以一个三中学生的身份走进学校,二十四小时之后,再也不会有穿绿白条校服的人出现在三中。

  我们沿着F区的走廊,走到阳光大厅,又从阳光大厅走向D区的门。

  校史陈列馆旁边的瀑布从来没有加过水。

  文明班级展板八百年也没有换过。

  逃生地形图从来没仔细看过一遍。

  高一的语文答题卡展板上,让我看到了好久没有看到的粗制滥造的黑版答题卡。

  好久没有闲的没事一跃而起拍BCD区的牌子。

  C区走廊上了密码锁,再也不能像以前中午去C区上个环境好点,干净一点的厕所,再回到教室了。

  我们走出了CD区之间教学楼的门。在高一高二,那是我们每天去食堂的必经之路。用当年编《三中行》的学长的话说,每天去食堂无异于百米冲刺。从D区走廊到大门的急转弯总是刹不住车。

  走出门后,左转下台阶,就走到了教学楼下。台阶上的大铁板一直也没换,已经锈蚀斑斑。像高一一样,一跃踩在板上发出巨大的响声,再弹到教学楼边的水泥路上,迅速借助有利地形冲刺。到达拐角,跃上台阶,再从接近一米的台阶上跳下去,震得双脚发麻。

  这条路我走过无数次,时隔一年,再次走上这条路时,感觉已经不一样。因为此时此刻,目的地不再是食堂,而是一个未知的远方。

  我们又走进了久违的田径场。遍地的杂草如今已经换成了碧绿的人工草皮,红色塑胶跑道比以前更清晰了。绕着400米的跑道走了半圈。

  想起了来三中的第一天,在草坪中,听着吴霞的声音:“各位家长和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这个全省,全国出名,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级中学……”

  还有军训的一次次队列训练,运动会的酣畅淋漓。还有那扇铁门,曾经有两个迟到的同学从铁门下躺着蹭进了田径场。当然,这些经历都离我远去了。

  从田径场的东门出去,就是情侣大道。看着足球场旁荒废了多年的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又不由自主地吐了吐槽。如果这片荒地合理利用,用处就太大了,哪个校友有钱了就来捐助一下母校吧。

  从情侣大道穿回图书馆,看着很少进去的图书馆,我们两个似乎又想起了刚上高一的活动课,我们大家都很好奇图书馆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都纷纷来图书馆“探险”。

  我们两个打开了图书馆侧门,几步攀上楼梯,看着几扇能翻出去窗户。“图书馆真是一个太好的打真人CS的地方了。”我不由地感叹道。

  又试着敲了敲锁死的几个阅览室的门,像几年前一样又吐槽了图书馆无数次,然后下了楼。

  走出图书馆大楼,绕回了图书馆正门,正门已经杂草丛生,有的杂草在砖缝中长出来,甚至高及膝盖。两侧的报纸已经变成了三中的宣传画,在上面看到了一张防火演习的照片,谢睿峰和于泊远嬉笑着穿过黄烟的情形赫然在目。

  转身,走向升旗广场。默默地查看了一下领操台下的电路。四个巨大的气球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气球下面,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在默默地拍照。

  是的,大海拿着手机拍着气球下面的长条幅。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祝三中学子发挥出色。”

  一个个条幅在为我们高考打气。

  深望了几眼条幅,我们转身走向了唯一一个我们几乎未涉足的神秘地方——学术交流中心。

  据说,军训的时候,有一群人被拉到这里,体会了一分钟推完一个头的经历。依然看不清里面,不过外面的自动门似乎显得很高大上。

  侧面,我每天上学都要走的三号门赫然在此。我知道,我再也没有机会每天早上从三号门走进来,然后无数次成为第一个到班级的同学了。

  转身,我们走进一个我们很少走进的区域。就是三号门所在的那排栅栏与寝室楼之间的那条大道。记得军训时,这是二十一班的地盘,我们曾经无数次入侵过这里。宿舍楼下,我们第一次发现了一个个车库。

  紧接着,我们原路返回,走到了三号门门口。我和李逸萱互相道别。当时,我觉得他看我的眼神满怀深意,其实我也似乎有话没有说完,然而,那都不重要了。

  我一个人双手插在裤兜里,一步一步走在我每天从三号门到教学楼这段路,不过这一次我的目的地不再是教学楼,而是一号门。

  每走几步,我都会回头看几眼。慢慢地,三中的轮廓越来越大,不知不觉,我已经走到了一号门。最后望了一眼三中,我走出了一号门。从那一刻起,我不再是三中学生,而是一个三中校友了。

  我走到天桥上,望着所谓的亚洲第一钢门,说不出来话。三年,终究是结束了。

  “你们选择了三中,就选择了优秀。”

  “今天你以三中为荣,明天让三中以你为傲。”

  这两句话是我记得吕程说过最经典的两句话,这一刻,都涌进了脑海。

  三中,你给了我太多。

  人生还要继续,究竟三中能否以我们为傲,那也要看我们日后的人生轨迹。六年后,我会以什么姿态的三中校友回到学校参加百年校庆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

  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就够了。这不仅是人生的轨迹,同样也是三中交给我们的,我们不一定比别人更优秀,但是一定要比别人更踏实。

    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