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创意游戏教案

|新华

我画小动物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思维独创性和丰富的想像力。

2、让幼儿对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所有基本了解。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1、准备绘画纸、画笔、各种动物的名称字卡(没有图的卡片)。

2、布置好动物园场地(可在地上标出树、草地、池塘、山等)。

游戏过程: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坐好。

2、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画纸、画笔和一张动物的名称卡(要求幼儿只能自己看到卡片)。

3、幼儿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在画纸上画出动物形象。

4、画好后让对面的小朋友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动物。如果小朋友说对了,则该幼儿可以到布置好的动物园把画纸放到动物平时的生活场所上;如果对面的小朋友没有猜对,则该幼儿要重新完成绘画。

5、最先进入动物园并正确找到动物生活场所的小朋友获胜。

备注:

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情况适当指导绘画。

还能这样数

活动目标:

1、发现并尝试先目测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

2、对数数活动感兴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环境创设:

小礼盒(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制作的长城场景,装饰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究:

1、设置问题情境,交代活动任务。

2、幼儿探究数数方法。

(二)交流讨论:

1、幼儿比较、发现:哪一种方法能数的又快又对。

2、幼儿交流数数方法。

3、教师小结:新的数数方法是把先看到的数记在心里,然后接着数下去。

(三)巩固操作

1、交代任务,继续尝试与体验新的数数方法。

2、巡回观察,个别指导,检查反馈。

3、引发幼儿再次探究新方法的愿望。

小星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①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小星星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2、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3、找颜色”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4、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5、送自己回家”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

中班创意游戏教案篇2

一、儿歌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双手手指相对,合成圆圈形状,并且随着儿歌歌词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大。

3—4小节:模仿小猫走过来。

5—6小节:模仿小老鼠害怕团团转的样子。

8—9小节:“小老鼠”四散躲起来。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念读儿歌,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听辨音乐的开始与停止、感受音乐速度的快慢。

3、遵守游戏规则,知道小老鼠什么时候在逃,什么时候不动了。

【活动过程】

l、模仿猫和老鼠走路:

(1)教师演唱歌曲《小老鼠》,请幼儿欣赏。

(2)问:歌里唱的是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

(3)问:小老鼠最害怕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走路的?

请个别幼儿模仿小猫走路。

(4)引导幼儿思考小猫和小老鼠脚步声的不同,模仿小猫和小老鼠走路。

2、听辨节奏,念读儿歌:

(l)教师用手在地上拍慢、快两种节奏,请幼儿听辨哪个像小猫的脚步声,哪个像老鼠的脚步声。

(2)问:哪个声音像小猫的脚步声?

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在地上拍节奏,引导幼儿念读相应的儿歌。

(3)如上方法,学习念读小老鼠的儿歌。

3、分析猫叫,感受强弱:

(l)问:小猫从远处走过来,越来越近,它喵喵喵的叫声也会越来越小,逐是越来越大?

引导幼儿边用手做动作,边模仿小猫的叫声(参考儿歌部分动作建议l—2小节)。

要求:动作由小变大,声音由弱到强。

(2)边做动作边念读一遍儿歌。

4、图谱学习: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图谱表示儿歌内容。

①问:儿歌里小猫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演奏的?是怎么拍地板的?

用哪张图能表示小猫走过来?

引导幼儿用小脚印来表示小猫走过来。

②依次提问,请个别幼儿选择图片,粘贴到黑板上。

问:用哪张图片来表示老鼠吓得团团转?

小猫从远处走来,声音越来越大,可以用哪张图片来表示小猫的叫声?

吱溜一声又用什么图片来表示?

③教师以故事语气出示完整图谱:

喵喵喵,小猫走过来(贴上小猫的图片),老鼠吓得团团转(贴上小老鼠),吱溜,快点躲起来(贴上小房子)。

(2)引导幼儿看图谱,念读儿歌并表演。

①教师手指图谱,指挥幼儿念读儿歌。

②分组分角色念读儿歌,加深记忆。

③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老鼠,边念读儿歌边模仿猫和老鼠进行表演。

5、音乐听辨与游戏:

(1)播放音乐,请幼儿听辨哪段像猫,哪段像老鼠。

(2)教师:小猫走一走,停一停,四处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

教师边说边模仿小猫,给予幼儿动作提示;请幼儿听音乐模仿小猫。

(3)续听音乐,请幼儿听辨老鼠的音乐,模仿小老鼠的样子。

(4)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模仿猫和老鼠:

小老鼠肚子饿了,悄悄出来找食物,它们东瞧瞧西望望(引导幼儿模仿老鼠表情、动作),看看食物在哪里。找到食物了,真开心、快吃啊!突然,听到了猫的脚步声,快躲起来,不要让猫发现了,我们躲在桌子下(第二遍音乐玎以躲在门后面、躲在角落里)一动也不能动,千万不要发出声音。共同模仿猫的动作,伸个懒腰,喵喵叫,揉揉肚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找找哪里有老鼠。

(5)互换角色,玩游戏:

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听音乐玩游戏。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的快与慢、开始与停止。教师在与幼儿一起做模仿时,适当给予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模仿,但是语言运用要少,声音要轻,以免影响幼扎听辨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本活动在小班、中班上学期均可开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情境,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老鼠装死、偷油。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希望通过图谱的帮助,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

中班创意游戏教案篇3

活动来源:秧歌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它具有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形式风貌,氛围欢快热烈,广泛流传于民间。红绸舞是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欢快奔放、淳朴热情,能够很好地诠释人们在欢乐、丰收等重大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的音乐是一首传统民间音乐,节奏活泼欢快,变化丰富,能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情绪。本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绸秧歌舞",欣赏、感受它的淳朴热情;参与、体会它的喜悦欢快;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丰富民族认知,激发幼儿对秧歌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满足幼

儿跃跃欲试的愿望,享受参与舞蹈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认知经验。。

3.技能目标: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由欢快地舞起红绸,发展对乐曲的感知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

的能力。

4.创造力培养目标:初步尝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欣赏几个“红绸秧歌”舞蹈作品,了解秧歌欢快奔放、淳朴热情的特点,丰

富动作语汇。

2.物质准备:丰收情景背景。

3.环境准备:多媒体设备、成品舞《红绸秧歌》,录音机,幼儿用《红绸舞》音乐磁带两盘,教师用

《红绸秧歌》音乐磁带一盘,大红绸子每人两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谈话,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欣赏秧歌舞蹈作品《红绸舞》,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

师小结:“红绸舞"是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秧歌舞蹈,音乐热闹、欢快、喜庆。每年秋天庄稼

丰收的时候,还有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人们开心极了,就会聚集在一起手拿红绸子跳起红

绸舞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展开

(一)初步探索学习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红绸的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上肢舞红绸的方法。

2.邀请3名幼儿逐一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红绸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等动作)

3.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走什么样的步子?这个套掌毳来参一爹攀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

倒及评析动作叫踏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

练习)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挥舞红绸)

师:“我们一起来做踏步,一二三四……红绸子前边甩,红绸子两边甩。"

4.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二)继续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其他动作。

1.邀请3个具有代表性动作的幼儿展示舞动红绸的动作,带领大家模仿学习。(引导幼儿重点学习

在体前舞∞字、在体侧自下而上划圆圈、在体前由外向里划圆圈等动作)

2.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动作可以放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好吗?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在体前舞∞

字等)

3.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播放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三)鼓励幼儿随乐曲随机、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

三、结束

(一)小结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秧歌——红绸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编出了漂亮的舞红绸的动作,.

真棒呀!”

(二)教师表演自编红绸舞。

师:“今天呀,老师也编了一个漂亮的红绸舞;小朋友想看吗?’,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表演的红绸舞,小朋友喜欢吗?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跳舞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和导入部分的舞蹈欣赏使幼儿充分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动作语汇。随后运用启发谈话、鼓励表演、同伴模仿、整理提高等方法帮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自由地进行创编表演。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愉悦和成就感,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专家点评“红绸舞"欢快奔放、淳朴热情。本次活动作为中班教材,重点立足于引导幼儿“简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因此,在经验准备中必然要通过提前欣赏几个相关舞蹈作品,感知它的音乐和动作特点,丰富动作语汇。教师在活动中创设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跃跃欲试,享受参与秧歌舞蹈的快乐,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喜悦。活动的结构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通过谈话和幼儿表演,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欣赏一段红绸秧歌舞,再次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为解决活动重点做准备。第二版块是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舞绸动作,解决活动重、难大红绸子舞起来蕊影悬琴鬻雾黪藿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点。在创编动作过程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幼儿探索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舞蹈和乐曲的理解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在第三版块.中,教师表演自编的红绸舞,将红绸秧歌舞欢快、奔放和淳朴、热情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将舞蹈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红绸秧歌舞的风格特点,丰富了动作语汇,,—达到对秧歌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5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