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

|新华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在教学本单元时,我突出体现了以下几点:

1、以旧引新。

正向迁移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加减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时候,需要学生应用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也就是所谓的“算减想加”。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我总是进行对应的进位加法口算唤醒孩子对进位加法的记忆,并出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为学生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搭桥铺路。

2、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直观的观察材一年级下册9页的例题图,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例题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直观性作用,创设了逼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给孩子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教计算方法,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中摸索发现,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互相学习。最后,在比较中,优化算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十几减九时,经过孩子自己的探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联系进位加法算加法,还有的孩子还想出了书上没有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跳出了书本,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4、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比较困惑和不足的地方。如:在练习中,有的&39;题组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找到规律之后,盲目地应用规律,混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规律。如:十几减9得数应该是十几的个位多1,而9加几时得数的个位比几小1,在总结完规律之后,学生喜欢应用规律快速口算,可是,不少孩子把十几减9的得数算成比十几个位少1。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禁止学生应用规律,以免出错。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2

教材简析:

十几减7、6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本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课还是结合具体情境,编成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还会出现几种算法,但是学生已经倾向于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计算价值又充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7、6,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

2.通过直观图和对数据的观察,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难点:

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

()-()=()

()-()=()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教师:图中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1)红金鱼的有多少条?

(2)黑金鱼的有多少条?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一)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分析信息

教师:要求红金鱼的有多少条,怎样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说:

女小朋友说:共有13条金鱼,黑色有7条,求红色有几条,可以用13减去7。

教师追问:13和7各表示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逐步演示)先出示金鱼实物图。

2.帮助学生理解,初步建模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题中用总数13条减去黑色的7条,就是另外一部分红色金鱼的条数。

教师板书:13-7=

教师追问:要求黑金鱼有多少条,又该怎样解答呢?

让学生说出理由,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3-6=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3.尝试计算

【设计意图:根据两位学生赏鱼的情境,通过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时也提出不同的问题,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现实而有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地表象支撑。】

(二)独立思考,形成表象

教师可提出问题:

1.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你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吗?

3.你能听懂或读懂同桌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操作验证,发现关系

(课件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破十法”:让学生说思考过程,把13分成3和10,10-7=3,3+3=6;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由于学生对“破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出现直观图,让学生直接说出思考过程。

2.“平十法连减”:13-3-4=6,13-3-3=7。

3.“想加算减法”:因为7+6=13,所以13-7=6,13-6=7。

从实物图中学生能直观看出,并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4.数数的方法:从13里一个一个减,减去7个还剩6个。

5.观察比较:“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算式,感受后一种方法简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可结合今天所学算式进行对比,体现出方法的简捷,以便在今后中能够熟练和正确地计算,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巩固应用,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1、2、3题。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你们完成速度很快,有什么好办法?你发现这些题有什么联系?

你能写出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3道题,从直观到抽象,巩固所学计算方法,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并知道在减法算式中交流减数和差的位置,能得到另一道减法算式的结果的练习过程。】

五、应用理解,回顾总结

(一)教材第16页第10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出示)

呈现情境图,先出示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

教师:一共有15只鸭子,右边有几只?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

指名回答,补充条件。(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3.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

集体练习,全班交流,回顾反思,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此题同主题图有点类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对信息整理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六、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畅谈收获。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游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欢的玩具,还有别致的景色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察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察今天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是十几减7、6。

师:计算十几减7、6,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汇报。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1、做一做1-3题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十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破十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9+6=15

1+5=6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5

活动意图:

数学的加减法运算很重要。特别是20以内的加减法是各种数字运算的基础。学好20以内的加减法,有利于活化孩子的头脑,发展孩子的思维。

活动目标:

1、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整理和归纳计算规律。

2、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并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蘑菇图形、计算题目。

活动过程:

一、通过例题再现,唤起幼儿的回忆

1、小明买了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教师引出:9+2=11。

3、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吃掉了9个红苹果,还剩几个?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4、示图片,在列式和计算中,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二、小兔采蘑菇

1、出示“小兔采蘑菇”的例题场景,请幼儿观察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想一想。

教师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并归纳出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的方法。

2、再列出两道减法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归纳出退位减法的方法。

3、采蘑菇比赛。每个蘑菇旁边是一道算式,完成计算后,如果正确,就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错误,则一起纠正比一比谁采的蘑菇最多最快,全部算完后选出才蘑菇最多的一组幼儿。

三、作业练习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分发计算蓝本子。

2、幼儿独立完成二十以内加减法测试2。

活动反思:

给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动中积极动脑,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大胆探索,促使幼儿在一系列的观察、猜测、思考和表述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解决问题。使每个幼儿都能无拘无束地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6

一、十几减9(含用数学)本单元知识框架:口算十几减几(含用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综合应用)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4、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十几减9;

2、十几减几;

3、用数学解决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其应用。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期末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都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由于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的遗忘比较快,为更好地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习新知前还需进行经常性的口算训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前面学生计算比较粗心,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出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新年游园会、春游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探究算法。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加减法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五、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六、单元评价要点

1、掌握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口算;

3、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1节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2整理和复习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不同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20以内减法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以前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师: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一个加数都是9。

师:另一个加数有怎样的变化?你能说说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师:第2列算式分别是什么?生:8+4……8+9

师:观察这两列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个加数又逐渐多1。

2、师:它们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和也逐渐多)共同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1:9+2=9+3=9+4=9+5=9+6=9+7=9+8=9+9=

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3:6+5=6+6=6+7=6+8=6+9=5+6=5+7=5+8=5+9=

4:4+7=4+8=4+9=3+8=3+9=2+9=

3、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教师小结。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分发蓝色计算本子,请有儿完成地17-18页20以内加法练习。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思: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15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