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数学教案反思

|新华

教案使教师能够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简单数学教案反思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简单数学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7+412-318-930+1544+635-10

10-59+67+747-2058-1840-3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8+25+1876-29-35

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教师订正如下:

教师提问:连加、连减的题目按什么顺序计算?

学生回答:连加、连减的题目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为运用迁移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新授。

(1)教学例3:68-29+51=

①读题,说说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做如下回答: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加减混合式题。

教师可向学生进一步说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②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学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试做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试做,并请一名同学板演。

教师订正答案如下:68-29+51=90

教师向学生说明,像这样的加减混合式题也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像连加、连减一样,可以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

③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6+24-3067-34+39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如下:

(2)教学例4:72-(47+16)=

①读题,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例3是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而例4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

教师提问:算式中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师进一步提问:小括号怎样改变题目的运算顺序?

学生可做如下回答: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就要先做括号里面的计算,再做括号外面的计算。

②说说例4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先做括号里面的47+16,然后用72减去47+16的和。

③按照刚才所说的运算顺序独立完成例4,要求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想一想:有没有简便写法?

教师订正答案如下:

72-(47+16)=9

教师说明:由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这种式题的竖式没有简便写法,只能写两个竖式。

④完成下面两题:33+(55-46)76-(13+42)

教师订正答案:

说明,在加减混合的运算中,能口算的不用写竖式。

教学意图:这两个例题的教学,全是采用学生试做的方法。学生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完全可以解答这两道题。教师要对学生信任,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课堂练习。

(1)计算。

(教师订正答案7221984772

3197798265)

(2)把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改正过来,想一想错在哪里?

①64-(17+28)=19②26+(86-59)=5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①小题是错的,第②小题是对的,26+27得53,用27+26也得53,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的。而第①题把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变换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被减数是整体,减数是部分。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确不是任何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都能用简便写法来计算。如果括号前面是加法,可以用简便写法;如果括号前面是减法,就不能用简便写法。

教学意图:通过这两组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竖式的正确写法,加深学生对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竖式写法的认识。

4.课堂。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课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楚的认识,给学生和质疑的条件与机会,意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2

《人口普查》一课旨在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大数的教学主要存在的困难是。

1、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生活经验极少,基本上都是首次接触大数的读写,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2、大数的数位多,数字冗长,对学生的瞬间记忆、细心程度、书写习惯是一个大挑战。

3、大数的学习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不大,不以利于组织教学。

但大数的读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探讨和练习逐步引领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3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知识回顾:

1、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2、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请问种多少棵树才能达到30000个的总产量?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列出方程,不用计算)

新知探究:

3.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1)问题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

(2)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

(3)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知识运用:

4.做一做

银行的储蓄利率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利率是一个变量.在我国利率的调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而决定的.

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的表达式(不考虑利息税).

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结归纳

(1)从以上两个例子中,你发现这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2)仿照以前所学知识,你能给它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3)你能用一个通用的表达式表示它们的共性吗?试试看。

【归纳总结】一般地,形如 (其中 均为常数 ≠0)的函数叫做 。

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巩固练习

P30页随堂练习 1 2

布置作业 习题2.1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79、80页上的例2、例3,议一议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第3~6题。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掌握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

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20×40=18×20=16×50=240×3=105×3=208×2=301×2=209×4=

学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笔算,如果用笔算的可进行板演。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笔算,那么中间、末尾有零的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抽一个学生板演。

(2)汇报思考过程及结果,在视频展台上展出学生计算的竖式,可能有以下两种:240240×30000×307200720

7200

(3)讨论:这道题和我们前面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以上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这道题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进行讨论。如果学生探讨有困难,则可用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师:第二个竖式把240和30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24乘3,另一部分是两个0,24×3和240×30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教师:哪一个算式的乘积小?

学生:24×3

教师:算一算24×3的结果。

学生算出24×3=7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72与7200相比,缩小了100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扩大了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学生:略

教师:你认为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引导学生归纳出: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及时巩固,算一算课堂活动的第2小题的前两小题:230×40,380×87。

2.教学例3。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题目。

(1)根据题意,学生列式:108×18。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学生:因数中间有0

(3)学生独立思考

计算,抽一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重点围绕竖式的书写,从而归纳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要点。

3.结合两个例题,小结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师:在这两个题目中,王师傅每分行240m和列车平均每时行108km都叫做什么?

学生:速度

教师:30分和8时都叫做什么?

学生:时间

教师:要求路程,你发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点评:这个教学片段主要展示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迁移出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并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这个过程主要由“发现、探索、小结”三个环节构成。这三个环节层层相扣,体现了学生探索新算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4.课堂活动。

(1)怎样用竖式计算34×386?

学生按书中的程序计算完成后,通过两个竖式的对比,讨论得出: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时候,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更习惯于把位数多的因数写在上面。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后面两个小题:65×408,207×20。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4~6题。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5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

开始,逐渐让 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

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简单数学教案反思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20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