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案课件

|新华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分类教案课件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分类教案课件,方便大家学习。

分类教案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多次分类,并用数字记录。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帽子图、标记卡、数字卡若干,黑色水笔;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标记分类计数。

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帽子)

师:一共有几顶帽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里记的是帽子?启发幼儿说出帽子标记。

师:这7顶帽子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讲述,教师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标记来表示。例如:帽子上没有花的可以在花标记上划一条斜线表示没有花。

(2)分类计数。

这些帽子有这么多的地方不一样,哪每样有几个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标记的左面。

(3)小结。

盖住图一,现在我们不看这幅图能不能知道图上有几顶什么样的帽子?每样有几顶?

你怎么知道的?(看标记的)

引导幼儿一起看标记来说一说。

二、小组活动。

1、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2、盖点子游戏。

3、依照样子涂色。

4、给数目最多的点子打勾。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分类教案课件篇2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要运用。比如:超市里物品的摆放、图书馆里的图书的摆放、家中整理房间等等都要运用到有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活动题材,将"为货运火车装运货物"的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想、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分类的经验。从而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操作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碟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观看CD,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第一位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第二位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第三位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教案课件篇3

教材分析

分类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课是分类的起始课,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刚刚上学的孩子初步感受知识,从超市入手,到小组合作,到让学生说生活中见到的分类现象,加深了他们对分类的理解,感悟到分类的真正含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会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补充材料电脑、投影仪、图片。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看录像片段一(超市远景,录商品的分类牌)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看录像片段二(超市内的文具柜)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超市为什么要这样摆?

3.揭示课题。

(1.)学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超市,非常激动,踊跃地说出看见的电器类、水果类、食品类等等。

(2.)学生观察出文具柜里笔在一层、练习本一层、墨水一层等。感受到这样摆放很方便。从学生熟悉的超市引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分类的意义,同时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周围就有数学。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课件展示一个小学生凌乱的房间,请大家帮忙整理一下。你们会怎样摆放?

2.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袋(三十八页做一做),四人一小组动手分一分。1.学生看到这样的房间都迫不及待想帮忙收拾。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课件展示整理结果)2.学生边讨论边分,再小组汇报。有的把三角分一类,圆形分一类,小棒分一类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分类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必要性。

三、联系实际,巩固分类。

1.完成四十页第一题。问:为什么这样圈?

2.课件出示第三题。找出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3.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1).学生动手把同类的圈起来。

(2.)同位先交流,再汇报。学生很快能找出了鱼和熊猫,第三小题有争议,有的选圆,有的选正方体。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有的说书放在书柜里;衣服放再衣柜里等等。1.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加强对分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渗透集合思想。2.巩固练习有易到难,符合学生实际。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延伸

1.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对物体进行分类有什么好处?

2.开展整理书包比赛。简单说明你是怎样整理的?1.学生说明对物体进行分类方便了生活。2.学生在整理书包时有的把大书放一块,小书放一块;有的把书放一块,本子放一块等。通过让学生总结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分类的好处。书包的整理使分类的知识得以延伸。

板书设计

分类(一)(图片)整齐美观方便生活

分类教案课件篇4

目标:

1、学习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

2、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胸卡与幼儿人数相等(画有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袋子,(出示奇妙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吗?

2、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说其名称及特征。

(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

二、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所以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的图形娃娃,每一组都有,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它们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等会儿你们轻轻地走到各自的那一组去,想想要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2、要求:

①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操作,不能争抢。

②帮图形找到好朋友后,要说出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用了几种办法。

3、幼儿探索、操作,老师巡视,启发幼儿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帮图形娃娃找到好朋友的?你用了几种办法?

三、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操作的方法大胆地告诉老师和同伴。

四、教师小结:可以找形状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也可以找颜色相同的娃娃做为好朋友,还可以找出大小一样的娃娃做为好朋友。

五、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以谈话引入:我们也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介绍玩法及规则:

①玩法:幼儿每人挂一块图形胸卡四散站开,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边拍手边找和自己胸卡上一样图形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找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②规则:要找到形状或颜色或大小一样的做朋友。

3、幼儿游戏三次,教师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大小来找好朋友。

4、小结游戏情况。

六、活动自然结束。

分类教案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

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

讨论: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1、Na2CO3,Ba(OH)2?H2,O2,CO22、??Mg,CuO?AgCl,Mg(OH)2,CaCO3

?Fe,H2,I23、?NaOH,HSO,KSO2424?

小结:一般确定分类标准可从物质的、、和等方面考虑。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根据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练习1: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

Si、Na2CO3、CO2、NaOH、粗盐、Al(OH)3、Al、

空气、CuO、HCl、H2、H2SO4、BaSO4

练习2:请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分类方法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思考1: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物质?组成成分是否单一?混合物

练习3: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对应的类别里。

O2CuH2SO4Ba(OH)2KNO3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分类方法3:交叉分类法——对事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思考:对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属类型是否一样?

练习4:对于Na2SO4、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其中一种是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练习: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

Na2SO4硫酸盐

Na2CO3碳酸盐

K2SO4钠盐

K2CO3钾盐

练习5:如果根据酸的分子里是否含有氧原子,可以把酸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两类;根据酸分子电离时所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把酸分成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请用盐酸、硝酸、氢硫酸、硫酸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练习6:请模仿酸对以下的碱进行分类:

NaOHBa(OH)2KOHCu(OH)2Fe(OH)3Mg(OH)2

写出分类标准和结果(可能有多种结果)

总结:分类一般步骤:确定分类标准选择分类方法得出正确的分类

练习7、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或性质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或性质特点,将这种物质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1)NaClK2CO3Na2SO4NaHCO3

(2)O2COH2Mg

(3)CO2SO3COCaO

(4)生锈铁钉氨水蓝矾含镁60%MgO

分类教案课件篇6

四  分类

第一课时整理房间

一、教材分析: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本节课是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课,会应用到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比较。本节课是分类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的基础。为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教材安排的整理房间中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学生在进行整理时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等活动展开,使学生体会了分类的思维方式,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并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结合本课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环保知识教育。

五、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具、学具准备:装有各种模型的资料袋、几种日常生活物品。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整理房间

同学们,你们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非常特别的房间!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6页,一起来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就是这间了!

1、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询问“小朋友,小明的房间给你感觉怎样?”

(凌乱、不整洁、找东西不好找)

2、仔细观察,你能在小明的房间里看到哪些物品?

(书、本、笔、文具盒,还有衣服、篮球、足球和小汽车。)

3、限时一分钟,小组讨论该如何整理这个房间。

生1:两件衣服要放到衣柜里。

生2:学习用的笔、书、文具盒、本子要放在一起。

生3:三个球是体育用品要放在一起。

生4:小汽车、小熊都是玩具要放一起。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

生1:看起来整洁、干净。

生2:东西好找。

生3:学习用品、玩具要分别放。

4、总结: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整理房间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5、出示整理好的房间。问学生“整理过后的房间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

(很舒服,很漂亮,即整洁又美观。)

(二)动手实践,体验分类

活动一:贴一贴

小组合作,利用最短的时间,把资料袋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可按颜色分;可按用途分;可按大小、长短分类)

活动二:摆一摆

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在讲台上放着哪些东西;接着给时间他们考虑该如何分类、摆放那些东西;然后叫一个学生上讲台摆一摆;再接着问是否有其他分发的,有的话也上去摆一摆给大伙看;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分得对不对并指导。

(三)联系生活,感受分类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整理房间,还会分其他物品,现在请你们把咱们教室里的人分一分,你打算怎样分?

生1:大人(老师)分一类,小孩分一类。

生2:男的分一类,女的分一类。

生3:个儿高的分一类,个儿矮的分一类。

生4:年龄相同的分在一起。7岁的分一类,8岁的分一类。

生5:我把戴眼镜的分一类,不戴眼镜的分一类。

……

师:你们真能干!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里,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分类摆放现象?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1: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

生2:超市里的东西,用的放在一起,吃的放在一起。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以后应该怎样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爱家的孩子。

(五)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间,跟同伴说说你们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是个爱劳动、爱动脑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整理书包

教材分析:

“整理书包”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整理房间”是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主要是让学生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而“整理书包”是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已经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我自己”“妈妈”。

师: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教师赞叹的语气,让自己整理书包的小朋友们很自豪。)

2.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整理过程的后期,教师动员小朋友们互相帮助,快的帮助慢的,会的帮助不会的。教师也参与到小朋友中一起整理书包。)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

(4)组织学生看书。

(5)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课本58页练一练第一题)

(1)师: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

2.分帽子。

(可以按颜色、款式、季节来分。)

(1)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漂亮的图片,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帽子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对学生的分法只要是有道理的就予以肯定。)

(三)练一练

课本59页练一练第二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生: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在整理拼音卡片的时候可以按声母和韵母来分……

师: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用到。

五、位置与顺序

第一课时    前后

教学内容: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一册60、61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事物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4、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情感体验

(1)、结合学生参加过的活动,谈话引入。

师:上周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参加了。今天老师还得到一个好消息,森林里也在举行运动会,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

(2)感知“前后”的意义

(课本60页)小朋友,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让同桌学生相互说说)师:谁能把小朋友们看见的情景完整地说出来?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如果小动物们再继续跑,你想它们的前后顺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师:说说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现在的前后位置是怎样的?同桌互说后再全班汇报。

(可给合这个变化,进行思想教育)即:师:小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象动物们赛跑那样,会出现暂时落后的情况,暂时的落后不要紧,只要我们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会超过别人的。

师:现在你们看看我。老师在你的那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黑板在老师的——?老师在黑板的——?找一个学生合作,某某在老

师的哪一面?换一个位置合再问。师:请你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背对的方向是?(板书):前后

二、对所学加深理解

(1)、“填一填”赛车:谈话引入:你们看完了动物赛跑,精彩吗?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更精彩的比赛场上去,(课本60页下面的插图)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动物们的赛车比赛,参加这次比赛的动物有小兔、熊猫、小猫、小熊、松鼠你们想扮演小动物们进行赛车比赛吗?说说比赛的情况后。

(2)、结合实际,加深对前后意义的理解师:刚才有同学没有参加成赛车,很失望,现在教师就有一个活动让同学们都参加(全体起立),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是谁?后面有几个人?你这一列一共有几个人?然后向后转,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渗透前后是相对的、变化的)三、练习巩固知识练一练(课本61页练一练第2、3)1、儿童乐园笑笑她们看完了森林运动会,又来到了“儿童乐园”。小朋友们请观察,她们现在正在做什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然后再说给大家听。(结合园中情景,渗透思想教育——她们很遵守公共秩序)问:笑笑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从前面数笑笑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这一排一共

有几个人?

2、公园——动物园师:小朋友们看,笑笑她们现在又准备到哪里去?你们去过动物园吗?现在我们和笑笑她们一起去动物园,我们已经走到了公园,下一站是什么地方?该怎么走?(认识路标)小朋友再看看到动物园还有几站?你是怎么知道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站牌)那么现在我们要从动物园返回火车站,要走几站路?

3、数学故事

让学生看图后,自己想象编出故事,先讲给同桌听,再讲给全班

四、全课小结

师:小朋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上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6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生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组合作,一起讨论。

(5)指导看书、书写。根据小朋友判断的各个动物的相对位置,把书本主题图的填空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反馈。

2、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观察过你的同桌吗?你能发现他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吗?,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3、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1)按小组长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

(2)分组活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说书架上物品摆放的位置。

(1)出示书架和物品,请同学们用“上”、“下”相互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3)集体反馈。

(4)谁说得好,为什么?

2、分房子。

(1)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房子,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体反馈。

3、第63页的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1)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反馈。

(3)指名板书图。

第三课时   左右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自身体验,感知左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师:生活中,我们左右手配合起来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老师做遥控器,同学们来做机器人。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对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充满趣味。)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验“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

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排第几都不一样?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小考官”游戏

师:,我问你,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师:谁想学老师的样子,也来试一试?(小组内同学互相提问)

4、小组合作摆文具,同桌互问互答。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新课标第一网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联系实际,应用巩固。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议一议:上下楼梯。(课本练一练第5题)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想一想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2、师:你见过别人握手吗?  

师:经常用哪只手握呢?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般要用右手,今天大家合作得非常好,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我们就下课吧。

第四课时  教室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教室的路线。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教室这一真实情景的具体描述,对前后、左右、上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条理得表达。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分类教案课件篇7

1.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识;

(2)能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并喜欢进行分类活动。

2.活动准备

(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

(2)每人一个分类板;

(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玩《饼干商店》的游戏,引出活动。

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

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

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观察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

重点指导幼儿给图形分类。

Ⅲ分享经验

(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

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

Ⅳ幼儿再次操作

(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

重点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4.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继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

    2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