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教学教育随笔

|王佩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泳教学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游泳教学教育随笔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在父母陪伴下游泳,又有钱要做好安全防护。

2.游泳时不去深水区,不在岸边追逐打闹。

3.学习抽筋、耳朵进水时简单的处理方法。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安全的戏水

2.图片:游泳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活动。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组织幼儿讨论:小孩子能不能自己去游泳,为什么?

如果想游泳去时应该怎么办?

(2)小结:在炎热的夏天,游泳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但游泳时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危险。

我们一定要在大人的陪伴下去泳池游泳,如果出现危险,大人可以保护我们。

2.趣味练习:安全戏水

(1)看图片说一说游泳要遵守的规则:

--做准备活动

--玩30分钟休息20分钟

--游泳前不要吃太多的食物

--和大人一起下水

(2)不正确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危险?

小结:小朋友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下水前要先适应一下水温,慢慢地入水,

这样可以防止腿脚抽筋。游泳时要带好救生圈,在浅水区游。

另外,不要再水池边追逐打闹,水池边很湿滑,容易滑倒摔伤。

3.经验交流,练习处理手脚抽筋和耳朵进水的方法。

(1)提问:大家游泳时遇到过手脚抽筋和耳朵进水的情况吗?

你是怎样做的?

(2)小结:手部抽筋:先握拳,再用力张开,反复做几次。

耳朵进水:把头歪向进水的一边,用手拉住耳垂,然后同侧的腿单腿跳。

4.音乐游戏:游泳去。

游泳教学教育随笔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游泳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继续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注意不要碰撞。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当游泳池。

2、每人一个游泳圈。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幼儿手拿游泳圈四散站在场地上,分别进行滚圈、抛接圈、钻圈等动作练习。

2、集合做圈操

基本部分

一、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游泳的基本动作。

1、先让幼儿手拿游泳圈套在脖子上,把头缩在游泳圈下吐气,头伸出游泳圈,练习吸气。

2、让幼儿俯卧在地上,头套进游泳圈,分别练习脚上下打水,手划水。

3、让幼儿坐在游泳圈里,请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

二、游戏“游泳找朋友”,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

1、请幼儿将游泳圈放在大圆圈的旁边并站好。教师介绍玩法:在游泳池内,边念儿歌边轻轻跑,两手做划水动作,当念到“找到一位好朋友”时,两人手拉手游,当念到“找到好朋友”时,大家拍拍手,点点头,游泳时不出圆圈。

儿歌:

小朋友游游游,找到一位好朋友,

好朋友游游游,找到许多好朋友,

许多朋友游游游,大家游得真快乐。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安排游戏次数。

结束部分

幼儿手拿游泳圈跳舞,最后用游泳圈一个套住一个开火车回活动室。

游泳教学教育随笔篇3

说点我对游泳的感受吧,业余爱好者游泳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姿势,初步掌握“蝶、仰、蛙、爬”四种泳姿,专业运动员有教练指导1年即可,业余爱好者通过模仿或看视频资料3-5年可学会。有关该阶段的学习资料很多,包括呼吸、打腿、划臂、压胸、转髋等等。

第二阶段:找到水感,当你觉得初步掌握了四种泳姿的动作基础,但仍然感觉游不快,或者很费力时,你就该到第二阶段了。此时再一味的模仿专业运动员的姿势是不会有提高的,反而把自己带入了动作误区。

一个人的感觉是天生的,但是水感绝对是后天培养或者说是后天激发出来的。

该阶段的学习资料很少,因为感觉是不好描述不好量化的。

业余爱好者找到水感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泳姿入手,先让自己的游速慢下来,充分体会每个动作完成后在水中的漂浮前进过程,感受水流过面颊、流过胸前、流过腰腹、流过髋、流过大腿、小腿甚至脚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单要体会身体正面水流,还要体会身体背面水流摩擦身体的感觉,我是用爬泳和仰泳交替练习来体会水感的,如果你身体的某部分感觉不到水,大多是应为你这部分肌肉太紧张不放松造成的。

体会水感的过程每个人不同,我的建议是先体会胸、背水感,然后体会髋、臀部位水感,再然后是腰腹水感,再然后是大腿、小腿和肩部、面颊水感,最后是脚掌与手心。总之是从躯干到四肢的顺序。

那么,我们在水中怎么做才能体会水感呢?

比方说体会胸、背水感,以爬泳为例:

首先将游速慢下来,将精神集中于胸部,在一次划水中(从开始划水到前冲漂浮结束,下一次划水前),轻微下压胸脯,感受水流过胸部时对身体的摩擦,并且感受下压时水对胸部的浮力,这种浮力越大表明下压的幅度越好,此时胸部也处于最佳的流线形状态。在这里要说明,要经常改变你游进的速度,按水流过胸前的速度不同来改变胸部下压幅度进而体会水对胸的最大浮力,此过程就是体会胸部水感的过程。

当胸部经常感觉到水的冲击、上浮力后,就会按照你游进的速度、水流的变化做自适应的下压和上抬调节,总体感觉就是胸下的.水一波一波、连续不断的流过胸部。

其它身体部位的水感获得也同胸部水感获得一样,不详述。

体会水感的要点:

1、体会水感时身体尽量放松、拉长,上面提到的下压确切地说应该是前拉下压。

2、体会水感时所说的放慢泳速确切地说应该为降低划频,但每次划水的力量与速度可以经常变化,以体会在不同游进速度下水对身体的摩擦与浮力的不同,其目的是找到流速不同的水流对身体摩擦与浮力的不同,从而提高身体对水的自适应性。

第三阶段:水感动作,可以说人在游泳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个无止境的阶段。但是当你身体某一部位获得水感后,身体根据水流的速度自适应来调节身体前进的动作,此时的动作才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动作,并且你的动作也会随速度的变化而有微小改变的。

我体会到的学习游泳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动作命名:游泳学习资料是按人在陆地上的行为动作来命名游泳的技术用语,会给学游泳带来很大的动作误区。比方说“打腿、胸部下压、转髋、划水”所有这些用语都给人们潜意识中灌输了一个发力点的概念,其实水中运动似乎不应该有这个点。

“打腿”应该为“波腿”,爬泳、仰泳的双腿动作像两条摆动的海带,蛙泳的双腿像游进的水母边缘(这个动作人可以比青蛙做的更好),蝶泳双腿像尾巴。

“胸部下压与转髋”应该为“螺旋胸与螺旋髋”是一个“前拉下压”与“前拉上提”的动作。

“划水”用“拨水”更容易体会。

2.对速度的追求:就像人们按陆地上的动作命名游泳动作一样,游泳比赛也是比速度。

在陆地上,对速度的追求源于速度决定了大多数动物的扑食与生存方式。但在水中从来没看到两条鱼按着直线比拼谁游的快。一个泳者对速度的追求往往让人丧失了水感,在水中是游起来而不是跑起来。

游泳教学教育随笔篇4

游泳课是一项集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课。经常游泳对提高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能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

小学生的游泳课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总结,在教学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因为小学生一提马上要下水就兴奋得不行,在你要教他们做准备活动和进行一些陆上练习时,他们已经急不可待了,他们很难集中注意来听你的讲解和完成你安排的练习,所以在一开始下水时,我都会先让他们按要求玩玩水。一来满足一下他们急切的玩水欲望,缓解一下他们的心情:二来也可以趁机试试水性。这样做利于学生能很快静下心来和教师一起学习游泳技术。

2、分组教学,我校学生游泳的技术水平到了中年级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一是因为学生对技术的领悟,受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则是中途转学来的学生,他们在原来的学校就根本没有开设游泳课,当然也就谈不上游泳学得怎么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分组教学是必须也是最好的选择。在教学中,我则是先让会游的同学,给他们下达一定的游泳量,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间要怎么休息?如何调整节奏让他们自行安排。这也体现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环。我则把重点放在指导部分不会游的学生身上。多给指导,多给关心,这样也好让他们早日跟上同班同学的水平。

此外,动作学习的秩序安排也非常关键,安排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学秩序安排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1、初学者先熟悉水性再学泳式动作。游泳与在陆上活动有很多不同:首先是活动环境不同。由于水有浮力,有压力,阻力也比空气阻力大很多。初学者乍一下水会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移动困难,因而心里紧张害怕。其次呼吸方法的不同。再次就是身体运动的动力不同。在陆上动作是利用固定的支撑反作用力使身体运动,而游泳是在一种不能作为固定支撑的液体中运动。由于上述原因,决定了初学者开始学游泳不是先学哪一种泳势,而是要先到水的环境中去,感受水的浮力、压力、阻力。掌握水中行走、浸入水中、呼吸、浮体、站立等,从而为学习各种姿势的游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先学腿部动作,掌握水中平浮。自由泳时,身体俯卧于水面,由于身体的上半身浮力大于下半身,腿会下沉,为保持身体平浮,须先学会腿的打水动作,使双脚取得水的支撑反作用力,既可推动身体前进,又可使腿部不下沉。

3、先陆后水,以水为主。先在陆地上进行模仿练习。在陆上进行模仿练习可以利用视觉,看清动作路线、方向、结构,自己做得是否正确,随时可以改正。在陆上初步体会了动作要领之后,就要及时转到水中练习,经过水中反复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 当然,这仅是一些经验总结,至于游泳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去反思的。

游泳教学教育随笔篇5

游泳是每个人都学得会的技能,而且较为容易。学不会游泳,最困难的不是游泳技术本身,而是心理问题。人和水的密度接近,因此,要想沉到水底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应该说,稍微用点力就会浮起来。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学不会游泳呢。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主要还是无法克服对水的恐惧,一入水就慌了,一慌就乱动,这样就可能用错了力沉下去。而且一慌张就想大口呼吸,这样必然呛水。

所以我教低段学生游泳,一开始并不教任何游泳动作,而是先让学习者克服水的恐惧,习惯水的拥抱,感受水的浮力。对于那些特别怕水的,我会让他们先站在水里,扶着岸边,把头埋在水里,数三下再抬起头来呼吸。然后慢慢增加时间,如果能数到十下,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对于某些特别恐惧水的人,还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即先让他们在家里练习。找一个大脸盆,装大半盆水,然后把脸埋下去数数。逐步加大埋头的幅度和数数的次数。然后再在游泳课的时候在泳池练习这一过程。

在这一步我有一个疑问?在水中睁眼或者闭眼哪种更有利于克服对水的恐惧。但从经验来看,应该睁眼比较好,但前提是必须佩戴游泳眼镜。

能扶着岸边把头埋在水里数到十,就可以练习抱膝漂浮了。方法是站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深吸一口气,把头埋到水里,然后提起双脚,用双手抱住双膝,数三下,松开手,再慢慢把脚踩下去,然后站直,头出水面后再呼吸。这个方法可能对于一6班的曲么幸福有点困难,因为他太胖了,他做团身动作很困难,对这类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

这一阶段是比较关键的,能够过这关的人基本就能学会游泳了,因为他能感受到水的拥抱和浮力。而这关的关键在于引导学习者克服恐惧。我观察,一般都是担心两点:

一、怕不够气;

二、怕沉下去。

解决的方法:对于第一点,当游泳者站立和你说话的时候突然要求他屏住呼吸,然后数十下,再让他呼吸。这样几次后,有助于学习者明白人不是那么容易憋死的,因此在水里憋一会儿是不用害怕的,完全有时间抱脚、漂浮、重新站立。对于第二点,给学生布置个任务:让他用手去摸池底。学生是无法做到的,然后再告诉他,人和水的比重很接近,因此要沉下去是不太容易的,是需要技术的。反之,要浮上来并不难,所以不用担心会沉到水底。

这个阶段学习者还有一个担心,在抱膝漂浮的时候容易发生身体侧翻的现象,初学者也会担心。解决办法和上面解决第二点差不多:让他在水里翻过来,通常他们是做不到的,这时候害怕的心理容易克服。

这个阶段还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指导学习者不要急着呼吸,一定要站起来,头完全露出水面再呼吸。教练可以在最初练习的时候站在旁边大声指导,让学习者不要着急呼吸,多练几次后他就容易克服着急呼吸而导致呛水的问题。二是抱膝后站立,尽量让学习者自己站起来,不要随便施以援手(尤其是一6班的陈奕松),哪怕他第一次没有站起来也不要太急着去帮助他。有时候学习者一下找不到方法,可能一次不能成功站立,这时候教练不要去扶他,而是大声告诉他,不要怕,重新站一次。教练的语言鼓励和安抚比直接去帮他要有用的多,因为,需要学习者逐步建立依靠自己的想法和信心,这对后面的学习很有好处。

第二个阶段结束后,学习者一般都会感觉水没那么可怕了,这时候最好让他们自己在浅水区靠着岸边练习,教练走开(可偷偷观察)。这个阶段完成后,学习者除了克服对水的恐惧,还能初步适应水的浮力和在水中的摇晃,这是一种与陆地上完全不同的感觉。

能过这关,基本上就可以学会游泳。

    11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