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

|跃瀚

弘扬中华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1)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对于没有西方民族那样的圣诞节的中华民族来说,每年农历的初一甚至绵延整个正月的春节,就是我们的“圣诞节”。春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生日”——这从传统中每个人的年龄的增长不以自己的生日而以春节为标志清晰可见。

春节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之前的过分操劳和精心筹备等,昭示我们一种非世俗的生活样态,如沉浸在没有实际功利的纯粹民俗仪式的,纯粹是资源消费的张灯结彩、贴春联、放鞭炮、吃喝玩乐之类。“欢度春节”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样态。这种生活样态是审美的、情感性的、狂欢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让平淡生活有味道的盐和漫漫长夜中的光。这是生活的一种升华和超越:一种神圣对世俗的超越。春节,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压抑、贬斥、淹没的人性的复活。

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艳羡:要是日子天天像过年那样该有多好啊!——那是一种怎样的包含着无限幸福、成长和收获的憧憬与渴望啊!

遗憾的是,如今的春节,正在无情地失落。

一方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让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西方民族的节日在我们的年轻一代身上扩展。另一方面,彻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识形态化的当下中国社会,将春节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绞杀。人们无不慨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了!丧失了神圣性的节日,无不充斥着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彻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疲于应酬而甚于平日。人们无不感到忧伤:过年太累了!本来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贫乏的节日狂欢性质的春节,几乎同质为13亿人的“新年团拜”。这无疑是我们的悲哀。春节,这一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样态的事件一旦堕落为纯世俗,它就表征了我们这个民族和个体人生的虚无状态。这种虚无状态,就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严冬的人,更懂得春天的温暖。这一点,我们从旨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所谓“国学热”,从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窥一斑。传统仪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没有传统仪式,民族精神就会魂不附体。

我曾用“人、从、众”三个字的双向排列来表达我们民族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丧失自我与回归自我的必然趋势:人——从——众,全球化过程中丧失自我的社会化之路;众——从——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归自我的个体化之路。这两条路是互补的,同时进行的。今天,我们正走在“人——从——众”这条社会化之路上,我们必须将这条路走到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回归自我”,重新检视有着不可取代的精神价值的优秀传统。而春节,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个标志性符码。

拯救春节,就是拯救我们的生活,就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灵魂和生命!

我们究竟穿的是什么?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世界有什么意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蔑视甚至仇恨的民族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2)

中华传统文化——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点,横,竖,撇,捺,每一笔都至关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写一手中国字。小时候吧,用铅笔写字,我不是班级中写字好的。

那是我经常抱怨:这可恶的汉字这么难写。长大一些觉的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况且用上了钢笔,字歪的不那么厉害,也就不那么讨厌了。现在,我爱汉字,虽然我的字仍旧歪歪扭扭不好看,虽然老师已经让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旧喜欢用钢笔,因为钢笔可以练字。汉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早晨起来读着课文,我爱课本上的汉字。中午,打开练习册,做着题,我爱练习册上的汉字。晚上,打开电视,我爱电视上的汉字。

整整一天,我都爱汉字!追遂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有8000多年的历史。至于汉字的个数,没有人细细的统计,但是可以从古代的调查中看出问题。从秦朝的《仓颉》、《博学》开始,一共有3300字。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

汉字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经历了多少蜕变啊!我爱汉字。因为它飘逸,它整齐。我爱汉字。因为它轻盈,它欢快。我爱汉字。因为它就像中国人,坚韧不拔,端端正正,因为它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不但要牢记历史的耻辱,更要感谢祖先为我们创造了汉字。做一个中国人写一手中国字!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3)

暑假出游,我来到了北京著名的老街南锣鼓巷,这里古色古香,一个特别雅致的小店吸引了我。小店门口立一块木板,上面是古朴的半篆半楷:刺绣,又名女红,中国民间工艺品,主要有经典人物、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等,是中国古代女子贤孝才德的象征。走进去,满眼的刺绣五彩缤纷:有栩栩如生的绿孔雀、奔腾的骏马、威风凛凛的老虎、金色的鲤鱼、萌翻天的小猫,还有国色天香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娇艳欲滴的玫瑰……忽然,一套特别的刺绣映入我的眼帘:梅兰竹菊四君子!古代诗文中常常提到的梅、兰、竹、菊,成为刺绣作品也如此美丽。

只见那雪白的绸缎上,一朵金色的菊花欣然怒放,仿佛一支艳丽的凤尾,又如一条闪烁发光的长裙,又像一道瀑布——一道静止、无声、散发着浓香的瀑布。我真是佩服这些兰心蕙质的民间艺人啊!再看兰花,层次分明的花瓣,玲珑剔透、娇贵典雅,艺人用深浅不同的蓝丝线巧妙地织就兰花清婉素淡的香气!还有竹子,仅仅几片叶子,就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我真想伸手拂去竹叶上的露珠啊!梅花的红,红过夏日里盛放的红玫瑰,点点红梅,在冬日尽情怒放。我甚至怀疑,这样的红是不是刺绣女工刺破手指染成的?

民间刺绣渗透了无数中华妇女的聪明智慧和美好愿望。技艺高超的绣女,手中的针线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丹青,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刺绣艺术品。我多么想拥有这样一双巧手,像绣女一样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绣出一幅自己的作品!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4)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冰糖葫芦,有古老的中国书法,有精美的剪纸,还有热闹的舞龙狮……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古代的茶文化。

你知道茶的历史吗?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食物应用的,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原始社会,茶更是一种充饥之物。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饮茶也逐渐成为一种风俗,甚至在一些地区形成了饮茶文化。茶叶被食用之后,其药用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茶叶随之转化为养生、治病的良方。人们在饮茶和把茶作为药物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很弱,但是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饮料。直到汉代,饮茶才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三国以前是茶文化的启蒙,晋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时期,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期,辽金元时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现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黑、白六大类两千个花色品种。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来历,也有不同的文化,只要你细细体会,多多查阅就能得到传统文化之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生活活动之一。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城区都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经成为一种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舞龙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人们用耍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部位是龙头、龙身两个部位。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为九节龙、十一阳龙、十三世龙、多者可达二九银龙。十五节以上的龙比较笨重,不以舞动,主要是用来欣赏,这种舞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危险性很高,用竹子先撑住内部,披上红红火火的龙衣,在竹子里面的缝上顶住蜡烛跳来跳去,欣赏性很高,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舞龙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有:江龙漫游、龙头飞舞、头尾交跳、龙身摆尾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有各种的样的金龙玩珠、火龙刀蜡、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的花样让我们眼花缭乱,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内外华人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他们就一向会舞起龙、耍起狮,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5)

刀剪剑、伞、扇属于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是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加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而发明的。它们不仅具有可供欣赏的物质外观,也在长期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逐渐积累着精神文化的内涵,成为体现历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审美文化的载体。

2月4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刀剪剑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惊叹。原来,我们平时用的剪刀中有那么多学问,如:全手工制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借助小锤、抛光、砂轮等小型工具进行半机械化制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炉子上加热,然后不停地锤打,使钢和铁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剪刀片。这个工序比较难,如果没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断钢,做成的剪刀片上会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断了。此外,制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纯钢尖,没有韧性,剪到硬一点的东西就会断。

在那里我还见到了奇形怪状的剪刀,有的只有半边;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参观完了,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真是一种荣幸,我为祖国骄傲!

今天下午,看了会儿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爱情公寓”。这个电视挺搞笑的,我很喜欢看。

我今天刚好看到了里面有个人叫龙在天,我忽然想起上次和爸爸看收藏节目的时候,爸爸不是给我出了副对联吗?那天看到马未都在节目中刚好在说马的故事,爸爸就随口说了一句:“马年马未都说马,这个对联怎么样?你能对上来吗?”

当时我实在接不上来,就说:“等我哪天想起来再告诉你吧。”

“龙年龙在天说龙”,我研究了一下觉得好像能对上哎!我立即打电话给爸爸说:“你上次不是出了副对联吗?我终于对出来了!”“什么对联啊?”“上次在看收藏节目时,你给我出的那道啊”“噢那个啊,你说说看。”“马年马未都说马,龙年龙在天说龙”“不错哦,你真聪明!”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路边的花都开放了,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参加了三(1)班组织的去西安市自弘中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我们玩的非常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很有意义。

自弘中学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草编、绳艺、剪纸、泥塑、脸谱等很多艺术课程和游艺项目,内容很丰富,安排得非常充实。

早上,我们听了自弘中学的哥哥姐姐们组成的古乐队的演奏,并在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很多艺术品的展览和现场制作艺术品的过程。我选择了绳艺和脸谱的课程,并在老师的辅导下现场制作了两个作品,编了一条漂亮的红手链,画了一个很个性的脸谱,很有成就感噢。

下午的安排就更有意思了,我们玩了打陀螺、滚铁环、跳房子、砸沙包、跳皮筋、套圈等这些传统游艺活动,大人孩子都玩得特别开心。我们觉得比电脑游戏和游乐场都好玩。

对了,最有趣的是,《都市快报》记者去采访了我们,晚上在电视上已经播出了《小手拉小手非遗咱传承》的节目,我在电视上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特写,很满足哦,太有意思了。你们要是想看看,就去网上搜一下吧!

中国美食文化丰富多彩,尤其是杭帮菜。杭帮菜中最有名的要数东坡肉、松鼠桂鱼、龙井虾仁和龙井茶了。

一次,我和丁苡、林言一起去品尝杭帮菜。第一道菜来了,我伸出脖子一看,啊,是我点的东坡肉。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嗯,味道真不错!温热的肉入口后立刻喷出美味的汤汁,滋润着口腔的每一个角落。将它咽下,就好像泡在温暖的温泉里。第二道菜是松鼠桂鱼。它真美,尾巴像一把精美的扇子翘得老高;皮肤反射着灯光,像撒满了银子一般。它的头高高昂起,嘴里含着青豆和虾仁,好似含着绣球。这些特征,真让我觉得它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接着,我们品尝了宋嫂鱼羹。把它轻轻吹凉,送入口中,第一感觉就是心暖暖的。如果把小鱼咬断,一股海洋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沉醉。最后,我们吃了小笼包,我一下子就吃了四个。

杭帮菜太美味了,我在梦里也常常想念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6)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关辉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强调以德为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认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第一位的是要热爱祖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用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乐章,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以此为榜样,时刻以祖国利益为重。其次,我们还要立志奋发,要立鸿鹄志。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要从自我做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诚实守信。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为一“信”,商鞅变法首先取信于民;汉代的季布“一诺千金”是诚信,同仁堂三百年金招牌不倒是诚信;信陵君因诚信而得到侯生与朱亥,抗秦救赵,名扬四海;刘皇叔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成就霸业,天下三分。

人生呼唤诚信,时代呼唤诚信,国家更呼唤诚信。我国是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古人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的“喻世明言”,今人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警世恒言”,都在提醒我们要言而有信,可见诚信在为人处世、立身行事之中是多么的重要。

言必信,行必果。当言必信,行必果时,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当言而无信之际,就会吃到苦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7)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直让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重要的一个源头即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也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继承、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文化的发展,除了继承,我们更重要的是学习,是弘扬。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也正在她的海纳百川、吸融并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报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向世界学习,不断将世界上优秀的东西纳入中华文化,并打上深刻的中华文化的烙印。现在的中华文化,已逐步走向世界,她是中国人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8)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要让国家在解决矛盾的同时继续发展,不仅需要运用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也需要运用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储备。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座宝库,如何将这座宝库里的资源“古为今用”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弘扬传统文化。

一从上而下进行传统文化弘扬。中宣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委推出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传统戏曲振兴、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项目。

二发挥文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文学作品方面,要推出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中华传统文化古代典籍普及读本,从不同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剖析、提炼和解读,以带领我们窥见文明宝库的瑰丽。影视作品方面,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掘深厚的人文意蕴和文化品格,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源头活水,和社会热点相契合,与观众的情感相融合,讲中国故事、扬中国精神,传中国文化。

三发挥博物馆对文化的传承推广作用。博物馆要以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将博物馆的古籍、文物资源保护功能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可以系统梳理藏品、持续推进文物建筑修缮、科学规划设计参观布局、改善观众参观服务设施、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创新文化产品开发、扩大文化传播,向世人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全社会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自觉,各地结合本地节日节庆、文化特色和民族风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各种电视节目,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广大观众。相信在全社会的上下联动,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开花结果,我国的文化经济发展枝繁叶茂。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9)

从《三字经》到《弟子规》,从《论语》到《离骚》,从《红楼梦》到《三国演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华夏子孙的文化血脉。然而现如今,传统文化“任性而为”却成为不争的事实:抗日神剧,歪曲历史史实,用手撕日本鬼子的片段满足国人的疯狂、扭曲的娱乐之心;热门手游,利用历史角色却歪曲事实真相,影响青少年最基本的历史认知……传统文化的任性而为,于历史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于未来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能任性,才是应有之义。

底线意识,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定力。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其中就蕴含着有底线、讲规则的真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每一代人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风格,但是也需要有亘古不变的坚守与原则,要能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篡改历史的事情不可为,这样会歪曲事实,会让传统文化本身变得含糊不清,更何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过分娱乐化的事情不可为,这样会喧嚣尘上,会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丧失殆尽,哄哄吵吵之中消逝了文化本身的深邃;形式至上的事情不可为,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国学培训班,从穿戴到外形都刻意模仿,但对于内容本身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这样的学习与传承,毫无生命力可言。我们应当懂得底线,应当在正确的道路上,传承传统、弘扬文化。

培养人才,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动力。“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司马相如的疾呼犹在耳畔,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醍醐灌顶的奇效。人才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来说,亦是如此。然而当前,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成为了一大痛点:文化类尤其是考古、历史、中文等相关专业学习人员稀少,人才资源不足;从业人员迫于经济压力,能够持续学习、从事传统文化工作的人寥寥无几,流失率居高不下。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将面临消失、湮灭的境地。唯有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自觉喜爱、自发学习,有更多的人员加入传承和弘扬的行列;唯有切实完善体制机制,提供各类保障,让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毫无后顾之忧、潜心钻研,才是良方。

积极创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将创新的重要性阐述得淋漓尽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来说,创新亦至关重要。清明的祭祀扫墓是一种传统仪式,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网络祭祀,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能对先人遥寄一份哀思;端午的吃粽子、赛龙舟是一种传统习俗,利用手机游戏的方式重新感知,在键盘之间粽叶飘香、擂鼓阵阵;新春佳节“爆竹声中岁岁除”是一句经典写照,电子礼炮的出现,既能够呈现节日祥和之气象,又能对生态环境以礼相待……创新,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焕发勃勃生机。

传统文化,犹如一股清流,为物欲横流、喧嚣尘上的现代社会,带来一份精神滋养;传统文化,犹如一盏明灯,为快速疾驰、换挡前进中的中国列车,照亮前行的道路。唯有以底线意识为帆,以人才培养为桨,以创新发展为引擎,最终才能让传统文化的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劈波斩浪,让华夏子孙分得文化的一杯羹,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精选篇1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学习的力量在历史中传承。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领导干部应带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百姓的言行方式,孕育着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领导干部应把立德作为立身之本,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任重而道远,需要领带干部带头弘扬,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16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