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

|慕安然2

  重阳,又是老人节。在这个节日,固然是伤感的。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希望你们喜欢!谢谢!

  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第一篇】:

  大树有几个枝桠,刚好两到三个小孩坐在上面。他们正在大树上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

  看着他们,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也常常爬上家里的梨树,有时在上面看书,有时在上面吃东西看外面的风景。家里的梨树有十五、六厘米粗,有很多的枝桠。

  梨树长得很高,到了夏天树上结满梨的时候,想吃却很难摘到。冬天修枝的时候,爸爸就用锯子锯了一些枝桠,刚好锯成一个可以爬上去,而且还能坐的地方。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好去处。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拿本书就爬到梨树上,坐在梨树上看书,而且还能看见外面的风景。坐的高,感觉就是不一样,有种优越感。

  刚开始爬上去的时候,还担心摔倒,爸爸也不允许我爬,可后来爬了几次之后就不怕了,爸爸也不说我了,胆子就更大了。几乎每天都要到上面去坐坐,上面就像一个小天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这样,这个有着小板凳的树叉陪我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后来家里修房子,不得已把梨树砍掉,我才没有再到梨树上去。

  而今天,偶然的遇见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爸爸给我锯的梨树,它陪我度过了多少难忘的岁月。印象中,爸爸除了给我们锯梨树,还做过一个小圆桌。

  记得那是我到市区的公园里面去玩,看见公园里面的小圆桌很漂亮,旁边是几个小石凳,坐在石凳上可以在上面吃东西,可以看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于是回家后,我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想要一个小圆桌。

  爸爸说,我用什么给你做呢?过了几天,爸爸找来了一个废旧自行车的轮轴,中间去掉,只有一个外环。然后用水泥浇灌在里面,几天之后,这个圆圆的水泥干了,变成了一个圆形的泥扳。于是爸爸又找来一个长方形椭圆的石墩,把这个圆形的水泥板往石墩上一放,就是一个小圆桌,只是没有公园里面的看上去那么漂亮!但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我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圆桌子,可以在傍晚的时候,在上面画画、写字、看书、乘凉,只要能够做这些,对我来说就很好了。到现在这个小圆桌子都还放在家里,只是我已经很少去用它了。

  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给我们做的滑轮车,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滑轮车,于是爸爸就自己动手给我们做了一个。出去玩的时候,小伙伴都很羡慕,这在当时可是稀有的东西,因为别人都没有。因为有了这个滑轮车,我和弟弟自豪了很久。还有更小的时候,爸爸亲手给我们做的放在自行车上的座椅。

  那时候上街,汽车很少,公交车也很少,人们出行更多的是自行车。于是每次上街,爸爸就把给我们做的座椅放在自行车的中轴上,我就坐在那里。妈妈坐在后面抱着弟弟,爸爸载着我们。那时候的自行车是凤凰牌的,还有永久牌的。已经不记得爸爸给我们做过多少东西,那些东西给了我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记忆中最深刻就是这几样东西,因为有些到现在都还保留着。

  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第二篇】:

  重阳节去祭奠了我的父亲,不知不觉想起一些事情,不知不觉我都已经成长多年。

  如今我也已经为人父母,孩子想要什么,我们都会去给他买。因为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我们都会满足,因为我们爱孩子。就像当时爸爸在给我们做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是那样爱我们,只要他能够做到的都尽量去给我们做,去满足我们的需要。

  这就是天下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父亲不善于表达,他只会用行动来表达。以前我总觉得父亲不够爱我,现在想想,他一直都很爱很爱我,只是那时候不曾体会到。爸爸的爱不像妈妈的爱那样明显,那样温柔细腻,但是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你是否也曾像我一样,在这么多年的生活中,慢慢的淡忘了对爸爸的关心,忘记了爸爸对我们的爱,其实他一直都是爱我们的,只是我们不曾察觉而已。

  那天回家后,我赶紧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因为每次打电话最多的是妈妈,接电话最多的也是妈妈。每次也只是随口问一下,爸爸身体还好吗?爸爸在做什么呢?都没曾想过要和爸爸说几句话,因为不知道该和爸爸说什么?

  父爱总是那样深沉,它不像母爱那样明显,但是我相信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只是这些方式不是很容易被我们接受,但是他们真的都很爱我们。请不要忽略了他们,记得告诉他们,我们明白他们的爱,我们爱他。

  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第三篇】: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诗人节。由于易经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阳月阳日,所以称为“重阳”。据说起源是东汉时有一位名叫桓景的人,获仙人费长房指点,要他在九月九日上山避难,并叫桓景在红布袋内藏一些茱萸,缚在手臂上,带菊花酒到高山上。九月九日早上,桓景依从指示,带着家人上山避祸。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全都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祸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祭祖的节日。

  另有一个说法是,东汉时一位名叫贾佩兰的侍女回忆宫中生活指出,每逢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会令人长寿。

  重阳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母,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桓景骑着白鹤赶回家去,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从此,“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突”,成为后人一个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在海内外广为流传的名诗、名句,那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在《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的一句诗,全诗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故有人称重阳节是诗人的节日,是有一定道理的。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又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故后人又称此节名诗人节。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第四篇】:

  仰父在世之高风,音容宛在;

  慕父生前之良德,浩气长存。

  呜呼吾父,耄耋之际,你撒手西归。尔后,汝将魂伴青山,与世长辞,怎不另儿等悲从心来,肝肠寸断,哀嚎啼哭,血泪沾巾,悲痛难陈。

  想前年:抓小偷你硬朗矫健,坐板凳你双腿盘肩。 而今:儿等敬献香烛纸钱以为祭兮你不在,尽洒热泪以为奠兮你可来?吾父在天之灵必有知!吾父精魂神魄应有灵!

  儿具三牲以为飨兮,欣欣然愿汝得美食;颂经卷以为赞兮,煌煌然以唤神灵。跪拜频频以为念兮,真挚而具孝心;哀乐阵阵以为歌兮,虔诚而颂亡灵。 呜呼哀哉!告慰吾父之在天之灵:吾兄妹六人均已成家,个个皆能勤俭自强,人人均也事业有成 。正值太平盛世,清平乾坤,具诚心、邀亲朋、请高人、搭灵棚。

  重阳祭父亲伤感散文随笔【第五篇】:

  每天我们都要无数次的观望父亲的遗像,回顾他对我们的教诲、厚爱、培养以及事业上的支持。父亲给予我们的真是太多太多了,他一生的心血全倾注在儿女们的身上,可是我们无回天之力,不能将您留在我们身边,过快乐的晚年生活。

  人间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偿了无数,人间的甘甜有无数,您却没有偿到。您中年时,正直三年自然灾害、十年错误,物质贫乏,您省吃俭用吃尽千辛万苦,拼命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培养子女,把我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土地承包以后,您一边上班,一边带着全家老小奋战在农田,从不让庄稼长势落于他人,丰收的稻谷年年堆满仓。庒中父老都称赞您是种田能手,他们都向您学习种田经验。

  您还为大家培育了无数的良种,传授庄稼防治病虫害的经验。您还特地买了几个喷雾器供乡亲们使用,乡亲们对您是赞不绝口。

  您晚年退休,国家的待遇一年年提高,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您却不幸患上三高,与大鱼大肉好洒好菜无缘,可恶的糖尿病,让您控制饮食,您无法享受美味佳肴,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是我们无能啊,您才七十七岁,怎能就离开我们,走了呢?人世间还有很多物质与欢乐您没享受,我们痛苦,我们无奈,我们痛不欲生,不能让您感受我们做儿女对您的孝心,这是我们的遗憾,是我们一生的遗憾!

  秋雨绵绵,就连上仓也为父亲流泪,青山也为父亲哀鸣。我们的心在流血,我们的整个生命都已僵滞,一股发自心底的血喷薄而出,泪水如山洪暴发倾泻而下,什么撕心裂肺,什么肝肠寸断,都不足以形容我们心中的感受,我们失去的是我们至亲至爱的父亲啊!

    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