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春节

|新华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1

我的妈妈是贵州人,从小,我就没的去外婆家。小时侯,看着别的小朋友去外婆家,我心里很羡慕,常常缠着妈妈要外婆,妈妈总是说:“以后带你去看她。”可这个以后从没到来过,慢慢地我也就不提了。

去年寒假,当妈妈说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坐上了火车,才相信终于要见到亲爱的外婆了。

可是上车没多久,我就开始后悔了,因为是春运期间,火车上拥挤不堪,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交织在一起,熏得人透不过气来。没办法,我只好睡一会觉,看一会书,好不容易熬过了30个小时。

下了火车,又坐着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四个小时,我们终于在一座大山前停了下来。拎着行李下了车,活动了一下麻木的腿脚,我发现山脚下根本就没人家!

“咦,妈妈,外婆家在哪呀”

妈妈疲惫地笑了笑说:“早呢,还有大约两小时的山路,是要靠自己走上去的。”我的妈呀,我差点没晕过去。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直到今天,我都快12岁了,她才带我来外婆家!

还好,没走多远,舅舅就来接我们了,第一次看见我,舅舅好象有点激动,居然一下子抱起了我,把我闹了个大红脸。

冬日苍凉的午后,在蜿蜒不尽的山道上,我们三个人吃力地走着。看得出,舅舅很想逗我开心,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不停地跟我说着什么。我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着他。浑身酸痛的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打死我,我也不来了。

走到日影西斜,忽听舅舅对埋头走路的我说:“琳琳,到了。”我一抬头,眼前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斑驳的白墙,一色黑瓦。村口的一棵大树下,站着好些人,他们也发现了我们,只见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婆婆迅速地冲了过来,一把拉住我,嘴里叽里哇啦地说着什么,我听不懂她的意思,但“琳琳”两个字还是听得出来的,妈妈在旁边哽咽着对我说:“孩子,叫外婆呀。”

“外婆!”第一次当面叫出这两个字,我有点尴尬。我看见外婆的眼泪一下就涌出来了……

在外婆家过年,我觉得自己就象一个受宠的公主一样,每时每刻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初四我们就动身回来了。

又是在崎岖的山道上,外婆拉着我的手,舅舅帮我们背着行李,把我们一程程地送下来。一路上,外婆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再来啊。”说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山脚下,当汽车远远地开来的时候,外婆急切地拉住我,又一次重复着这三个字。我望了望直冲云霄的大山,又看了看外婆布满皱纹的脸,努力学着贵州话对她说:“外婆,明年,我们一家都到这里来过年!”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2

今年春节,我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除夕这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城隍庙逛庙会。听说以前城隍庙没有庙会,过年时人也很少,今年是城隍庙重新改造后第一次举办庙会。庙会上有舞龙、舞狮,还有人在唱我一点都听不懂的戏剧,到处都人山人海,可热闹了!

逛完了庙会,我们又去和亲人们一起吃年夜饭。以前吃年夜饭,大人们总要喝很多酒,都醉醺醺的。现在喝酒的人很少了,因为大家都要开车。还有就是吃完饭打包剩菜的人多了,我想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能浪费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这些美味可口的食物吧。

晚上早早吃完饭,大家都赶回家看春节联欢晚会。以前我们看春晚都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晚上会有点冷。今年我们躺在床上,窝在温暖的被窝里用手机看春晚,可舒服了。

节目看完了,我也困了。正准备睡觉,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就在窗外炸开了,周围又传来了鞭炮的声音。不过我发现,跟以前相比,今年放_的人少多了,声音没有以前那么吵,放的时间也短了。看来人们现在都知道不能再污染空气了。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3

辞旧迎新过新年是我们中国得传统风俗。所以春节前大扫除就变成了奶奶家得“必修课”。

今天上午,我和爷爷把家里柜中得物品拿出来,擦干净后再放回原位,一些脏得死角也由我这双小手负责。好像没用多久,家里得六个柜子都收拾整齐了。奶奶心疼地对我说:“休息一会吧。”“没事,不累。”我又拿起抹布把家里一些镜子擦湿后,再用面巾纸擦试一遍,“吱咯吱咯”镜子在快乐得歌唱中亮了起来,镜中得我显得是格外神气十足。几个小时过去了,脸蛋红了,汗都出来了,太累了。我拖着疲惫得声音说道:“大家休息一会吧!”

下午,我和爷爷又把“战场”挪到了厨房。其实奶奶已经把吸油烟机和几个油腻多得地方弄干净了。剩下擦厨柜、墙砖由我们继续完成。我挽起袖子,“哗—哗—哗”地搓洗着沾有洗涤剂得抹布,拧干递给了站在“高地”上得爷爷。爷爷“嗤—嗤—嗤”得用力擦着柜子和瓷砖。不久,这块阵地就被我们祖孙俩人拿下。奶奶在卫生间洗着爷爷得衣服,口中哼着小曲儿,看样对我们得表现是相当得满意。

就这样,一天得劳动结束了,虽然我很累。但是,看着美丽洁净得小家呈现在眼前,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春节前大扫除大扫除把奶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将以焕然一新得姿态迎接新一年得到来。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4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爸爸随口说了句“我们今天去崇安寺吧!”没想到,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好啊。”我们一拍即合。于是,我们迅速起床,吃完年糕便出发了。外面虽然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但寒风习习,不过这并没有阻挡人们外出的脚步。到了崇安寺,这里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过年进崇安寺可有讲究。我们先跨过三座小桥,分别叫“吉祥桥”、“长春桥”、“长安桥”。我们沿着红地毯走过这三座桥,来到一个亭子里。亭子里有两条鲤鱼,它们色泽金黄,形如元宝,象征富裕,被视为过年的吉祥物。你瞧,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摸它们呢!当然我也不例外。哈哈!走了这一回,我们今年就会吉祥如意、平平安安、年年有余了。

这还不算有趣,我们接着往前走,咦?这里怎么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这么多人啊?我十分好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钻了进去,一看,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吊椅上,上面有一个又粗又长的杆秤,杆秤下面还挂着一个大大的称砣。只听见一个阿姨说:“76斤,去掉吊椅的重量8斤,你重68斤。”哦,原来是称体重的。我想:这样的杆秤我只在菜场见过,是用来称菜的,没想到还能称人的体重。一抬头,看到后面的简介:杆秤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在民间,人们不仅把杆秤作为日常称量的道具,还把它作为一种吉祥之物,称之为“当家财神”,寓意“有秤当家,家财兴发”,新春秤人,秤秤如意。我跃跃欲试,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去吧,你也去称称。”我高兴地坐上了吊椅,吊椅就像荡秋千一样,摇晃起来,舒服极了。只听见阿姨笑眯眯地说:“64斤,减去吊椅8斤,56斤,你要多吃点,长胖点呀!”这样称体重的感觉真是太有趣了。

小朋友们,快趁放假到外面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吧,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你去发现呢!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5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小学生日记春节篇6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新年的喜气: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以及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红包,都见证了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不知不觉齐齐过了第四个春节,看着孩子一年比一年的长大,也越来越懂事,我们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大年初一,齐齐起床后先给爷爷奶奶拜年,得到红包后,跑到妈妈面前,把红包交给妈妈,说:“妈妈你拿这钱给我买好好”这么小就知道钱是好东西,爷爷奶奶说钱不能白拿,你得给我们磕头,小家伙在我们面前不好意思呢,把他爷爷拉到卧室里,关上门,偷偷的给他爷爷磕头。

我们到齐齐的一个大爷家去玩,他跟他姐姐玩,我们大人就打牌,他那个大妈的牌抓得不好,就说:“今天手气不好,牌真臭”小家伙跑过来,闻了闻认真的说:“牌不臭啊”我们哄堂大笑,小家伙还真以为真的牌臭了呢!

正月十五闹元宵,儿子看到姥姥门前的各种各样的花灯,就吵着让我们陪他去看花灯,他最喜欢那几个打大鼓的花灯了,还在前面和妈妈照相留念,瞧!儿子白的造型是不是很帅呀!除了打大鼓的花灯,儿子还看到了龙腾虎跃、神龙摆尾、孔雀开屏、龙舟、、、、、各种造型的花灯,在观赏的过程中还学会了许多成语呢。

总之,过了一个春节,儿子真的长大了,希望儿子在新的一年了能够更加聪明、健康、快乐的成长!

    15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