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

|王佩

大家小时候都经常吃饺子吧?来看看写饺子的随笔吧,随笔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供各位参考。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篇1

打小我就好吃面食,尤其是饺子。

周末,照例打牙祭。奶奶为了我能吃上一顿地道的北方饺子,一早就在厨房忙开了。我满怀期待,却只能做一个旁观者,和面、擀皮、剁陷一点忙都帮不上。

奶奶和面、擀皮极在行,一看就是熟手。在面粉里加水,敲个鸡蛋,打成面穗,然后“风水轮流转似”揉、搓、甩、打至少半个多小时,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奶奶从面团中取一小块,扯成薄薄的皮,看着薄却有韧性,摸起来滑滑的,吹弹不破,极像妈妈敷的小面膜。饧一小时左右,奶奶熟练地把扩大一倍的大面团分成若干个小面团,揉搓成直径约3公分左右的圆长条,手摘成一个个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

馅是奶奶在我没醒之前就已经拌好了。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今天的食材合我心意。猪肉、芹菜和香菇,佐以料酒、酱油,浇上了几勺芝麻油,锁住食材的香味。油光光的翠绿衬着红嫩的肉末和棕色的香菇小丁,煞是好看。

奶奶的一句“咱们开始包吧。”我立马来了精神。我不会和面擀皮剁馅,却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包饺子。我拿一张皮放上馅,沾水,裹起来折上几个褶,像一个个小月牙枕头,那叫一个神气。奶奶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个个不漏馅,连环挨个码在茶盘里,像一朵盛开的白茶花。

饺子吃法诸多。可以干吃、煎着吃,也可以吃汤饺这也是我的最爱。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饺子不断翻滚沸腾,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像是清晨的歌谣。香气从厨房飘出,弥漫在整个客厅。我忍不住向厨房张望。

终于,饺子出锅了。

我自己去挑了几个,有人说,水饺有什么可挑的?有!一是要挑大的,肉馅多的;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水饺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用筷子扎进水饺,蘸上一点醋,一口咬下,馅与汁一拥而出,口腔的愉悦蔓延到身体里的每一个末梢。这样的雀跃,不可抵挡。吃完了,我摸摸圆滚滚的肚子,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奶奶的饺子在每个周末,温柔撩拨着我的味蕾,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永远的美味!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篇2

在我的心底,总有个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那是新年的味道。那是饺子,埋藏在心底里的滋味。

首先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好食材,而我最喜欢的是虾皮肉饺,所以准备了虾皮、肉、姜、葱。而后把准备好的食材剁碎、搅拌。跟着把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将适量的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上。之后将饺子皮对折捏好边缘,折出漂亮的花纹。最后把包好的饺子下锅,一般饺子要浮起三次之后才能吃。这样一锅香喷喷的饺子就做好了。看着那一个个色泽犹如宝玉般的饺子,真是让人口水直流呀!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尝了尝,不由两眼放光地赞叹道:这饺子真是人间美味啊!吃了一个之后我就停不下来了,也顾不得饺子那滚烫的温度,风卷残云般地吃完了一整盘的饺子,都还觉得意犹未尽。

不过这饺子倒是引我起了的求知欲,我真想知道这么好吃的饺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于是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饺子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传说:

饺子原名娇耳,据说是我国神医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这让张仲景心里非常难受,便决心救治那些老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一直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着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看完后我不禁感叹道:原来饺子是这样来的啊!现在饺子的做法已经有了很多种了,例如:水饺、蒸饺、煎饺但是不管哪一种都那么美味,让人无法自拔,唇齿留香。

饺子,心底里的滋味。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篇3

最近,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包饺子。我缠着妈妈,教我包饺子,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学,一只只地捏出形状,终于学会包饺子。

我包的这些饺子,不是我自己吃,也不是给父母吃,而是给我在病床上的奶奶吃。

“奶奶,好了没?我上课要迟到了!”“好了好了,来了。小心烫着!”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端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刚煮好的饺子还在汤汁里翻腾,每一只都是鼓鼓的。“奶奶包的饺子是全天下最美味最好吃的。”回想起那个时候,现在的奶奶比起那时老了许多,眼睛得了白内障,视力模糊,刚刚做好手术,需要多多休息,没法下床烧菜。对啊,我可以包饺子给奶奶吃。小时候,我吃奶奶包的饺子,现在奶奶也终于可以吃我包的饺子了。

我恳请妈妈教我包饺子,妈妈听了,说:“这真是一件很好的礼物,奶奶看到孙子包的饺子一定很开心!”于是,妈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包饺子。妈妈帮我准备好了饺子皮和饺子馅,我先把饺子皮放在手中,然后舀一勺馅放在里面,在边上沾一点水,把皮对折捏紧,两端顺势捏出褶皱来,一只饺子便成形了。小小的饺子,做起来可一点都不容易。皮沾起来的时候,水不能放多,陷也不能放太多,否则煮的时候容易破皮。瞧,一只形状好看的饺子挺拔地站在了盘子上。慢慢地,我越做越顺手,从一个“饺子新手”,变成了一位“饺子指挥官”,我包饺子手法越来越娴熟,把所有的饺子都包好,装了满满一袋子。妈妈看着我的成果,微笑着点了点头。我要赶紧把它们送去给奶奶。

漆黑的夜幕降临了,几颗零星的小星星眨巴着眼睛,一路陪伴着我来到了奶奶家。我敲开了奶奶家的门,我把饺子藏在了身后,说道“奶奶,猜猜我给你带什么了?”奶奶看到了我,尽管一只眼睛被纱布蒙住了,还是高兴地像个小兔子一般,笑起来时,脸上挂着两个酒窝。“是饺子,我包的饺子”我迫不及待地把饺子送到奶奶面前,奶奶看了惊讶地说:“哇,这饺子包得真像样,孙子包的饺子,奶奶一定要好好吃!”

我笑了,心想此时还有什么比饺子和我的汗水更能表达我全部的情感呢?我多希望岁月的车轮可以慢慢地滚动,那样奶奶可以慢慢地变老,待我长大,我还要给您做更多的事。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篇4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妈妈早点起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因为小时侯,妈妈常常对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小时侯总会在妈妈的怀里哭呀,害怕耳朵会冻掉。(因为我不爱吃饺子。)现在一想起就会发笑,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妈妈买来饺馅,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起来,告诉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已有一年的历史了。我托着饺子皮,惬意的往饺皮里放了一大块饺子馅,用手轻轻地捏了捏饺皮边,呵,第一个饺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给了妈妈,妈妈只是微微一笑,我转开了话题,和妈妈爸爸亲昵地交谈着……过了一会,饺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拉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地说∶“妈妈你给我讲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妈妈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以后要多吃饺子以免耳朵冻掉,不一会儿饺子就吃完了,但妈妈跟我说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有关吃饺子杂谈随笔篇5

“妈,妈,我煮的饺子怎么都烂掉了?”我带着哭腔想妈妈问道。“哎呦,你肯定又没包紧!又得浪费喽!”妈妈一脸嫌弃的眼神向我射过来。冬日温暖的阳光透过了窗户撒入屋中,宛如一条金黄色的飘带。没错,现在正值“新春”。

在这一天里,我的家乡要干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包饺子、吃团圆饭、放烟花等等。而现在,我正包着饺子。首先将饺子皮平摊在手上,用尚温的水在饺子皮的边缘贴层“胶水”,再将饺子馅堆在“胶水圈”的中心,把饺子皮对半压紧,最后捏出好看的花型即可。哼,我包饺子的动作可是很娴熟的,不一会儿,一大盆饺子便呈现在眼前。

我先把饺子下锅煮,心中幻想着煮成的饺子的模样:饺子皮晶莹剔透,明显就是玛瑙那般样。咬一口,汁水便会爆出来,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可当我揭开锅盖,我傻傻的呆住了。汤里面的肉与汤完全融为了一体,肉里面的韭菜将面汤都给染绿了,破烂的饺子漂浮在“汤面”上,处处都是惨不忍睹,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呃,怎么……”随即我又摆出了一副嫌弃的表情,似乎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妈妈闻声走来,说了我几句,就自己去做、煮了。妈妈煮好了,我低下头往锅中一望,发现锅中此时的景象与之前相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甚至都能达到天壤之别了。虽跟我之前煮的饺子模样不一样,但却更我之前猜想的过的样子不谋而合。

妈妈赶忙吩咐我去客厅叫正在议论纷纷的亲戚客人们,叫他们来吃饺子。大家坐在圆桌上。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大家吃的津津有味,脸上都洋溢着欢欣喜悦的笑容。

夜幕降临,尽管已经是黑夜,但家家还是灯火通宵,整条街宛如一条金龙闪耀了起来。街上家家放鞭炮,好似夜晚从不间断的阵阵霹雳,好似龙吟九天,声音震撼人心,一直缭绕耳边。绚丽的色彩在天空中绽放一幅火光四溅的彩绘涂鸦便在这喜庆的日子诞生了。

不管多少年,这景象也会一直停留在我的心房,那声音会一直缭绕我耳边,那涂鸦会在我的记忆永存。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10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