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随笔

|随编-汐漓2

  中国经济随笔【第一篇:《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中国在经历了沉重打击后,经济有了新一轮的变化,这边要取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创造性,中国的经济奇迹也着实令世界折服。改革开放政策是邓小平在78年提出的改变中国的伟大政策,因为这个政策,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也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这个政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中国经济也高速持续增长,越居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显着提高,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 97年金融危机中,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纷纷实行货币贬值。中国作为出口大国,自然而然也受到很多影响。如果中国也实行货币贬值便会导致新一轮的竞相贬值从而产生更大的危机。正是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强大足以支持香港,度过这次危机,也使国际经济得到稳定和恢复,国际社会对中国给予了高度赞赏。

  接下来的近三十年,中国为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进行了农村、城市和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民生问题都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虽然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从我各人看来,中国这种人口大国确实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规模专业化虽好,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业问题仍很重大,无法承担庞大的农村人口就业。所以当前还应当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不过我们要提倡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改革便是对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也可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要使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的市场体制应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应当坚持不懈的,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近期的十八大中提出把城市化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全面推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高速发展。但中国经济社会仍存在许多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养老问题,贫富悬殊差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金融市场,是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都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林毅夫先生既是一位自信的中国学者,也是一位全球货币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这一观点此前引起了媒体关注。他说他提出的中国经济增速的判断,是指有如此的增长潜力,但并不意味着一定将有这样的客观事实。潜力能否变成事实,还需要中国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克服困难,改革完善各种经济、社会和制度问题,为稳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经济随笔【第二篇:《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读书笔记】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将这本著作拜读完毕,我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真称得上是承上启下具有时代意义的经济学读本。

  林教授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书中着重回答了长期困扰国人的一些国内经济学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国际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因与果,精辟扼要,直指要害。

  总体上,大致提出了几种概念,例如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自生能力学说,农村、城市、金融、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中国增长的真实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等。具体而全面的解析了当前中国以及国际周边环境,是对中国进行时的最好写照。

  下面摘录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段落以供参考。

  “要想真正提高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必须从改变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入手。

  凡事遇到“十全大补”式的全面理论时就要格外注意,因为这样的理论往往有因果不分的缺点,很容易将行动引入歧途。

  如果没有解决企业的自生能力问题就实行金融自由化,势必会造成企业破产、社会动荡,引发出各种危机。

  总的来说,改革就是从企业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转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的这样一个进程。

  从比例上看,在整个经济中占最大比例的还是规模比较有限的中小企业。因此,与产业结构和企业特征相配套,中国当前最优金融结构,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心,到后来的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最大的存量需求是在农村,因此现阶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措施,也是刺激农村需求增长、消除产能过剩和农村劳动力流动障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可谓意义重大。

  社会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逻辑体系。社会科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某个国家,取决于其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和该国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致。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找出关键的条件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体系,通常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对这个社会的历史文化有深刻了解的社会科学学者才能做到。

  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必须摆摊一味去西天取经的思维定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积极研究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过去百多年来的现代化探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

  还有很多经典论述不可一一摘录,望有志青年自习品读其中奥妙。当然,林教授毕竟只是经济学家,他的视角也未必能解释所有社会问题,例如他并未以政治家的角度全面思考中国的制度以及政策制定的前因后果。还希望诸君从其他角度深入挖掘思考,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中国,我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发展自己。

  中国经济随笔【第三篇:《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林教授的专长之所在是发展经济学。他针对不同时期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乃至每个阶段发展经济学所倡导政策所导致的不同经济发展结果,结合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经验,提出了“新发展经济学”。有人说,这也许是中国经济学界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大机会。

  林教授的发展经济学,概括而言,就是: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自生能力。实际上是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加上了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国情,强调企业的自生能力。林认为,在后发国家中,战后实际上只有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基本上升到了发达经济体行列,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同样亚洲的菲律宾、80年前的中国、印度,还是拉丁美洲国家,非洲国家等,都没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遇到了经济发展的危机,甚至很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在林看来,这些不成功地区和国家和成功者,在发展政策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自己的要素禀赋上,从而发展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产业,使整个经济体内部的经济个体具有自生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实现利润和积累,缓慢改变经济体中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比价,慢慢实现个体劳动者占有资本量的增加,从而走出“贫困陷阱”,实现技术变迁。

  根据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产品(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技术和制度。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一种结构,而非一种可以人为可以大幅增加其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数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这里面最具活力的因素是技术。

  十九世纪后半夜,铁血首相俾斯麦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功使同意后的德州从相对于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的落后农业国家,成功也发展为工业国家;苏联同样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巨大跳跃和发展。相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中,发生了程度很深的经济危机,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的破产。作为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无论是赶超战略还是凯恩斯主义,都主张国家对于经济的强力干预。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进口替代战略,让发展中国家比照发达国家,建立相同的产业结构。实际上也就是经济的重型化,因为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欠缺重工业。

  现在看来很清楚,这种战略在所有国家都失败了。因为这符合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重工业在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对于农业和轻工业,成本太高,导致这些产业只能靠国家体制性的保护或者补贴存活,而农业和其他产业的财富一直外流,也导致这些产业发展缓慢。体制性保护的最佳形式就是计划经济,从而内在不合理的结构方式,外加计划经济,导致整个经济体没有活力。

  赶超战略失败后,如何改弦更张,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华盛顿共识”,即主张经济的自由化,其中苏东的休克疗法即是例证:私有化,市场自由化,汇率自由化,宏观经济平衡。还有一条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即存量缓慢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实现增量的市场化,缓慢改变经济构成中计划部分和市场部分的比例,从而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结果同样让人意想不到,苏东国家失去了十几年,而中国实现了奇迹。

  现在看来,原因也很清楚了,还是处在是否遵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上。经济自由化成功的基础在于企业必须首先具备自生能力,而苏东国家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本身就不具备自生能力,自由化的结构就是,要么企业破产,要么国家重新对企业进行巨额补贴。而中国增量的市场部分,是建立在中国的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具有极强的自生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体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变迁、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随笔【第四篇:《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随笔【第五篇:差异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差异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遵守要素禀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理想方式。而要素禀赋的调动,需要首先保证企业的自生能力,因此转型经济体需要采取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双轨制”改革法。

  经济生产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 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密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资本更丰富,发达国家的资本比劳动力更为丰富。劳动力如果相对更丰富,劳动力就会相对便宜。企业如果采用劳动力投入多、资本投入较少的生产方式,就能产生很大的利润。如果企业刻意采用资本比劳动力更密集的方式,就会因为成本过高而影响收益。

  国家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专注于发展劳动力更密集的轻工业、农业等产业,成本相对更低,国家才能更快地积累收入。在国家收入增加之后,国家的资本积累就增加了,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密度就改变了。国家就能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逐步转型成资本密集型国家。

  但是,大多发展中国家在建国初期,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和重工业。比如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就需要发展核工业、军工业、钢铁、石油等。这些都是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要素禀赋。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强行建立市场经济,放弃政府干预,资源就不能自发的流向重工业,毕竟资本在农业和轻工业更加高效。但是由于国防需要,重工业不得不发展,这时就需要中央政府运用行政力量把资源转移到重工业,从而造成“赶超经济”。也就是“超英赶美”,用行政力量把资源转移到发达国家才擅长的重工业中。

  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赶超经济虽然能带来重工业,但是很难促进民生,有时甚至会损害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工业很难解决就业,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就业,因为重工业的主要投入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又是劳动力多于资本,因此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就会造成大量失业人口。失业则会影响家庭收入,进而造成贫困,尤其是在远离工业的农村地区。

  关于赶超经济对民生的负面效应,最显著的例子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当时在“三面红旗”的号召下,全民大炼钢铁,过量征购农民余粮,农村产出被大量转移到工业聚集的城市,而农民却无法进入城市将产出转化成收入,从而造成一场4000万人被饿死的大饥荒。

  因此,很多计划经济到后期,都需要转型成市场经济来分配经济资源。历史实践表明,市场经济是遵循要素禀赋的体制,因此更加高效。在市场经济下,资本会流向更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比如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比资本相对更丰富,劳动力就比资本更便宜。作为利益追求者的企业家,就会投资到劳动力比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因为这样才能赚取更高的利润。大量的利润被积累之后,整个国家的资本总量就提升了,因此国家的资本丰裕程度也就提高了。以这样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逐渐从劳动力相对丰富变成资本相对丰富,从而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要以什么样的方法来转型呢?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有些成功,有些失败。东欧各国、俄罗斯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使用的是“休克式”转型的方法。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建立起市场经济。一夜之间就建立起市场机制。“鸿沟只能一步跨,不能两步跨”。让国家经历短暂的改革阵痛,之后通过市场经济把国家推向更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还有一些国家,比如中国,采用的是“渐进式”方法。也就是说,政府逐步且缓慢地进行市场化改革。不在同一时间放开私有化经济,而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一步一步完成转型。改革过程中对于困难见招拆招,强调踏实稳定、缓慢推进。

  从理论上说,休克式改革更遵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这套理论强调市场导向。政府主要负责维护产权,不参与资源分配。这个理论鼓励迅速地剥离政府干预并完成私有化。渐进式改革则只部分遵循市场导向。允许政府在转型过渡期依然对国有企业进行政策保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法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计划经济,而是居于中间,到头来既不能发挥市场经济优势、也不能发挥计划经济优势,显得不伦不类。所以这是一种比纯计划经济更低效的体制。

  但事实证明,中国的转型非常成功。至少在过去三十年之内,中国民生显著提高,也积累了大量外汇。而反观其他一些采取休克式疗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并不成功。有些国家甚至在撤走政府干预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说明,休克式疗法建立的市场经济并不一定最高效, 而渐进式疗法建立的市场经济也不一定最低效。

  改革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改革过程中的两种效应。一方面,政府撤资后,大型国有企业难以为继,从而产生的失业和供给不足等,这是一个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市场体制被建立起来后,高效的资源分配方式带来了经济的正向效应。

  不管采取休克式疗法,还是渐进式疗法。如果转型带来的正向效应大于负面效应,转型就能成功。对于一些采取休克式疗法的转型国家,政府撤出资金和关税性保护之后,企业无法自生,无法很快地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尤其无法和外国的企业竞争,那么这些企业就会被彻底淘汰。本国企业没有喘息之机,没有学习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机会,就会产生大量失业。此时,国家的要素禀赋无法被充分调动,因为劳动力无法就业,经济就会一蹶不振。就成了只有休克,没有治疗的休克式疗法。

  对于采取休克式疗法的国家,转型要成功,除非国内企业对政府依赖本身不强,而转型后,阵痛之下,短期内并不会被市场竞争淘汰,而能尽快地采取符合自身要素禀赋的生产方式,才能度过阵痛期,从而充分调动要素禀赋,开始积累资本。

  而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国家,改革的成败并不内生于本国企业的自生能力。也就是说,这样的改革允许本国企业进行试错,从而找到最符合要素禀赋的生产方式,然后再让这些企业完全进入到市场竞争,从而积累资本。

  中国就是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国家,政府强大的行政能力,保障了企业在改革后不被迅速淘汰。而民间资本的觉醒,也反映了市场机制强大的资源分配能力。

  就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成绩而言,渐进式改革的积极效应可以说是大于负面效应。但因此遗留了很多贪污和分配不均的问题,还在发酵过程中。改革最终的结果,现在还无法盖棺定论。

  需要被铭记于心的是,经济发展一定要遵循要素禀赋,因此改革一定要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取决于本国企业的自生能力。

    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