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音乐随笔

|公羽2

  欢快音乐随笔【第一篇】:音乐天才

  本次三下乡我们来到“菠萝的海”——湛江徐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徐闻给我的第一印象。这里的生活环境不算艰苦,各项设备都挺齐全,最主要的是这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的三下乡充满活力和光彩。

  我是支教组的音乐老师,主要负责朵朵班(五六年级)的音乐教学。朵朵班同学较低年级学生成熟,更有想法,也更低调,一如我五六年级的时候。由于他们住在乡下,对音乐的接触较少,他们没学过《感恩的心》,他们只是通过学手语接触到这首歌,这让我很是惊奇。虽然接触的少,但是他们学习的能力却如海绵吸水般不容小觑。他们就像待雕琢的玉石,稍加刻饰便能变成精美的玉璞,所以我用四个字来形容他们——音乐天才。我相信这帮音乐天才不仅仅在音乐方面有如此天赋,加以培养,任何领域都会有他们的立足之地。这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

  我最主要的任务除了教授他们一些歌曲,扩大他们的接触面外,还有就是让他们敢于自信的表现自己。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不仅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更是一种表现艺术。在音乐课上,同学们或唱,或跳,或演,或奏,都能使他们充分表现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但是可能因为他们沉闷的性格,或是和我不熟悉,个个都非常腼腆,都不愿意展现自己,顿时我觉得塑造音乐自信这个目标像陷入泥潭般进退两难。终于我开始体会到当老师的无奈。

  经过思考和实践,我采取积极鼓励、适度鞭策的政策,并且尽量放松课堂气氛。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开始慢慢放松自己。在歌唱比赛中,这群音乐天才纷纷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歌喉。虽然会紧张,虽然声音小了点,但是他们的勇气非常可嘉,他们终于迈出了展现自我的第一步,这让我既欣慰又感动。

  到这里我的教学也结束了,经过这些天的教学,他们的好学、淳朴、活泼开朗深深地的感染了我。我舍不得他们,十天足已产生很深的情感。我想,孩子们,我们还会再见的,我等着你们向我报喜的那一刻,我等着你们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刻!

  欢快音乐随笔【第二篇】:听欢快音乐有利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喜、怒、哀、乐都是通过接受外界的信息而产生的,即信息通过耳、眼等器官传递到大脑,大脑再经过处理指派面部某个部位的神经发生变化。

  经常接收悲伤、恐惧、惊吓等不愉快的信息,与常常接收喜悦、欢乐等愉快信息比较,儿童面部的某些肌肉有着根本的差别。因为大脑神经使面部某些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愉快或悲伤的面部表情会难以退去而被固定下来,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福相”与“苦相”。

  经常让幼儿听些欢快的乐曲,用音乐来刺激神经,调节精神,会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对这一点,日本幼儿开发协会做过试验,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们把几十个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来,一一拍照、录像,作为原始资料。然后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3次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开始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四个月之后,这些孩子的面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表情比一般孩子活泼,动作协调,就连眼神都与一般孩子有根本的区别,更讨人喜欢。

  容貌是天生的,不是孩子自己所能选择和改变的,但面部肌肉是后天才固定的,多给孩子听点欢快的音乐,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你的孩子永远将阳光笑脸留住吧!

  欢快音乐随笔【第三篇】:欢快音乐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1777年,莫扎特进行第二次旅行演出时,与音乐家韦伯(浪漫主义音乐家)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使他的创作思想更加成熟,并在器乐创作中显露出成熟的创作风格,这点特点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中。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莫扎特1778年写于巴黎的作品(当时他才22岁)。莫扎特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当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至1750年)的华丽,精致,炫耀,追求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巴洛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扎特、海顿,文学家蒲伯、爱迪生、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着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借着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当时一些欧洲作曲家对异国风味的音乐发生了兴趣,而莫扎特在他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里,也写了一段异国风味的曲调作为第三乐章。他在这段曲子前面,标有“土耳其风”几个字,《土耳其进行曲》因此而得名。这首乐曲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郁, 和真正的土耳其音乐的节奏、音调相差甚远。这首乐曲的曲调流畅动听, 技巧也不难, 所以受到人们的喜欢而经常被拿出来单独演奏, 反而比《A大调钢琴奏鸣曲》更有名气。

  《土耳其进行曲》表达的是一种欢快,清新,而又典雅,优美的情绪,是个体快乐与贵族优雅感的结合,是一种优雅的快乐。演奏这首曲目,虽然技巧不难,但是情绪的把握却相当不易。弹得太快,太重,太放,就会显得欢快过头,欢快到放肆,优雅感就会被弱化掉。弹得太紧,太收,又会显得谨慎有余而欢乐不足。所以在弹奏的力度,速度,收放度上都必须达到一个平衡。欢快是什么?欢声笑语,轻舞飞扬。表现在钢琴弹奏上,是跳跃的节奏,是短促宛转的力度和速度。而优雅呢?贵族的社交活动是限制于礼仪框架内的,比如鞠躬时女士要弯膝提裙角,舞蹈时手放哪脚放在哪步伐多大都有规矩,说话时不能大声等等。表现在钢琴的弹奏上,就是速度不能太快,力度不能太大,节奏不能慌乱,就好比有一个框架限制着弹奏者的双手一样。要弹奏出优雅的感觉,手的各种动作都必须在这个优雅的框架之内。而同时要想表现出欢快,就得在这个框架中寻求尽量最快的速度,合适的力度和节奏。所以练习这个曲目最好是先找到优雅的感觉再去摸索欢乐的情绪,也就是先勾勒出优雅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里面渲染出欢快的情绪。

  下边的这个视频是王羽佳弹奏的《土耳其进行曲》。通篇弹奏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弹奏技巧炉火纯青,无懈可击,可是速度太快,力度太大,完全感觉不到那种优雅。而欢快也因为过快的节奏,迅速跳跃的手指,和过重的手指力度,而变了味,让人感觉到聒噪,浮躁和狂躁。若是18世纪欧洲贵族们伴随着这个弹奏去跳舞,那真的是前仰后翻,混乱不堪,仪态尽失。

  欢快音乐随笔【第四篇】:听音乐的感受

  每段文字里不一定都有故事,却有着一段音乐,音乐可以不懂,听者耳也、心也。跟作曲的人体会不一定一样,但,不影响我们去喜欢。

  第一次用心去体会音乐,可以说是震撼,是听到邓的《粤之城》。以前也听,但从没有过震撼的感受。所以写下了一段灵魂深处的呐喊,那是压抑的呐喊,一下爆发了。暴风雨下嘶声力竭的呐喊、洗礼,邈邈禅院的钟声,那来至遥远地心的声音,让灵魂顷刻安静、空明。

  一位才华出众的大哥看了我写的心情文字,从那以后介绍了很多的民乐给我,更多的接触了中国细乐。聆听中国文明史的回音壁里,奏响起中国五千年咏叹的悠远心声。从唐宋词牌的声律到阿柄的二胡,梁祝的爱情经典,到现代古典音乐,更多的巧妙的糅合了西乐乐器。听得杂,心得都是属于自己的,跟乐理知识无关。听音乐,写感受。每份灵感都来至音乐。

  喜欢一种纯音乐的东西,这的喜欢很感性,并非运用乐理知识来分析,只是享受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氛围。笛的清亮,像吟诵;萧的声音,天涯断肠人的沙哑;丝竹的清新、空灵;古筝的流畅,委婉动听;萨克斯的宽广,一时高旋,一时的低迷徘徊;小提琴的优雅;钢琴的华丽,适合在富丽堂皇的大厅演奏。

  昨天听着超级小提琴玩家陈美的《流浪者的探戈》,一首震撼人心的舞曲。写下了《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一些后现代古典音乐穷出不穷,从美人素手拂古筝,到呼吸着现代古筝的急促,常静的古筝,美的享受。跟陈美的音乐近似,音乐不静,听的人要静。纷纷飞雨中、落花中,美人剑气酣畅淋漓。停下那刻万物静止。童丽与古筝的对话,滴水的古筝,绝美的人声。一首首荡气回肠。在深夜,在那悠远的湖泊,点亮小舟上的渔灯。。。偷听秦淮伶人的低吟。

  音乐给我感染,在此中伤感,游荡,起舞。只有音乐才能进入言语所不能及之处,思想在音乐中才能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由。在这说音乐是羞愧的,对音乐不了解,只是一点个人感受。

  欢快音乐随笔【第五篇】:听音乐

  学问不深者我,常常读些学者的书文。正如博友一箪的书名所言,读书就像听音乐,读学者的书文常常有听音乐的感受,或唤起某种情绪体验,或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当然,书文与音乐不同,所唤起的多是准确无误的事实记忆。前几天,读到学者袁伟时_“当前中国民族主义逆流管窥_”一文,唤起我的切实记忆----或作袁伟时先生一文的论据,或以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感受。

  比如,袁先生文中引述了某军官的话,听起来让人害怕:“彻底做一回军事上的马基雅维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民百姓的目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过安宁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大多百姓仅仅一儿或一女,谁愿意让独生子女上战场?所以,这位军官的话相当可怕。当然,倘若敌人的子弹飞到家门,则有当别论;举国上下人人上战场,我决不拉独生子女们的后腿。

  与军官那可怕的话一样,所谓的“文化主体性”照样令人可怕。我所见到的事例是,“以暴力摧毁文化的劫难”。这主体那主体,常常是主了权势者的各种利益,将大多数人的利益踩到脚底;抑或是打着大多数人利益的旗号谋少数人的利益。所谓的“国家利益及民族大义”中,我看到不少渗透血和泪的残酷事实……所幸的是,残酷事实中,我能“读书听音乐”,听到一箪及袁伟时这般的心声。

  一箪的《读书就象听音乐》,我尚未通读,仅通读了袁伟时的这篇文章,我相信两者有内在的共通:法治的中国,自由的中国……多元文化同生共育、争妍竞秀的中国,这是中国人通往梦寐以求的民富国强的康庄大道,又是中国人和谐生活的制度平台----发自内心的呼唤及期盼。所以,我将一如既往,拜访一箪的博客并经常读读袁伟时这样的学者的文章,保持并寻找听音乐的感受。

    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