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历史随笔

|沐鱼2

  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那么它是怎么变化的呢?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6世纪历史随笔",欢迎大家赏阅。

  16世纪历史随笔:【第一篇】:十六世纪的中国式悲剧

  十六世纪,中国仍然站在封建文明的最高峰,依旧拥有强大的政权,繁荣的经济,井然的社会秩序,然而内质却已是“抽心一烂”:昂扬奋发的民族精神早已烟消云散,创新的泉源在枯竭,进入了死胡同的社会制度已经让这个古老的国度举步维艰,盛行的理学、心学则完全禁锢了人们的智慧。从来是引领世界潮流的科学技术慢慢落后了,以至于唐时发明的农具在经过了500年的漫长岁月后竟然没有多大的改进,丧钟正在远处传来。

  十六世纪,是欧罗巴的黎明。中世纪代表神权的教会早已颜面扫地,对财富、欢愉、幸福的渴望代替了对基督的狂热。这种渴望带来了承前启后的文艺复兴,带来了无数名垂青史的天才,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早期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利马窦。这些聪颖的传教士不仅怀着无比的宗教热情,也熟知西方的科学技术,因此在传播福音的同时,也和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密切的交流。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资料亦不多,我们无法得知这种交流的详细情况。不过从晚清时中国士大夫见到洋人的坚船利炮所表现出来的极度震惊来看,我们倒是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十六世纪的那股西风太柔和了,无法吹醒熟睡太久的狮子。

  十六世纪的西学没能改变中国人的精神。因为它所涉及的范围太小。自明朱元璋下达禁海令后,中国就基本上成为了孤岛,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闭关自守,以农业社会特有的慢节奏在原地打转。这就决定了能来到中国传播先进文明的外国人必是少之又少,力量自是微薄,影响也几近于无。从传播范围来看,传教士们所接触的也只是少数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衣食无忧,所以有时间偶尔关注一下在他们眼中只属末流的“奇技淫巧”。西方的几何、历法、地理知识只不过是贵族们在书房中打发无聊的游戏,虽然也会偶尔让徐光启之类的能见者大吃一惊。

  十六世纪西方科技在中国传播的失败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首先,小农经济和高度中央集权化的政治制度已经让中国社会空前的稳固和僵化。男耕女织,生儿育女,每个人的命运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安排好了。没有竞争,没有危机意识,这样的环境很难产生创新的动力。试想如果用最原始的农具就能养活一群人,没有外部的竞争,一切都是自给自足,那又何必劳神苦思去追求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呢?我们回顾历史不难看到,凡是乱世割据的时代,科技创新必是层出不穷。中国的不幸在于,当欧洲人在物竞天择的观念下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智力投入到竞争的洪流中去时,我们的国人却因为虚骄自大而停止了发展步伐。先进科技在中国无用武之地,根本原因在于落后而又封闭的社会没有发展更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其次,中国社会结构的两分化直接导致了这次科技传播的失败。中国社会历来两极分裂,懂实用技术的人没文化,而有文化的一个个又醉心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不屑于投身到实业中去。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外来的文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也仅仅是好奇而已,时代的局限使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将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更谈不上以技术为契机去革新整个社会!

  这次可贵的传播活动随后的发展令人扼腕。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传教士也同中国的万物一样被皇权牢牢控制,因此我们看到圣明的天子有了几位金发碧眼的老师,而御书房多了几样西洋的器械。当中国的皇权将最先进的生命扼杀后,它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6世纪历史随笔:【第二篇】:如何看待欧洲的宗教改革带来的历史影响

  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本身跟其历史社会背景和其中的文化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的联系,而宗教改革的思潮又反过来对后世的西方历史文化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16世纪,马丁•路德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发端,在欧洲推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对西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仅打击了天主教教会势力为主的西欧封建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思想的解放,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在宗教改革以前的中世纪社会,“基督教”就是罗马天主教,而且“真正的大公教会”只此一家,绝无“分店”,“政教”关系错综复杂,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似乎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罗马天主教对“教外”的社会基本上是持一种相当“反社会”的态度。这一点通过“修道主义”明显地体现出来。对修道主义的信仰来说,敬虔就是远离世俗,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是“客旅”,“寄居”,世界对修士和修女只是一种诱惑和干扰,修道院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它为那些追求灵性的男女提供了与世界,也与其他人类隔离开来的途径。修道主义的“世界观”鄙视物质享受和学术追求,强调出离尘世,“修身养性”,以此潜心追求上帝和“灵性”而中世纪的神学观念所带来的宗教观更是注重“圣俗二分”。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属灵”,真的爱上帝,就一定是要“全时间奉献”去当修士修女,然后成为神职人员--“圣品阶级”,才是真正的“动格”的基督徒。没有“全时间奉献”的人无论多敬虔多爱主,因为还舍不得这个世界,仍然只是“平信徒”。换句话说,“圣品阶级”的属灵地位是高人一等,而“非圣品阶级”只可能是“二流基督徒”。

  宗教改革是西方历史和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运动之一。宗教改革思潮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和对基督教信仰感兴趣的知识分子都有很有价值的启发和借鉴的作用。

  宗教改革强有力地更新了基督徒的信仰和基督徒的思想。在神学观念上,路德和加尔文这些伟大的改教家为“信仰与世界”的关系带来全新的看法。加尔文的神学重新强调创造和救赎的教义,指出上帝与被造的世界有所分别,但是无法割裂。因此基督徒根本不应该弃绝世界。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运动。在16世纪,德意志的马丁•路德以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为发端,在欧洲推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向天主教会宣战的号角,得到了欧洲各国纷纷响应。30年代中,当路德教被封建诸侯利用,逐渐衰落之际,加尔文接过宗教改革的大旗,将这场伟大运动推向新的高潮。从文化视角看,宗教改革对西方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这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不仅打击了天主教教会势力为主的西欧封建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思想的解放,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

  宗教改革对西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深层次的,是巨大而深远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思想的解放。这场宗教改革是跨国界的,主要涉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路德教派的传播、加尔文教和瑞士宗教改革、法国的宗教战争、英国的宗教改革、清教同国教的斗争等相关的系列运动。纵观宗教改革的系列运动,它为后来新兴经济的发展及新的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人们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基佐指出:“它是一次人类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是一次人们要求独立思考和判断迄今欧洲从权威方面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的思想的运动,这是一次人类心灵争取自治权的尝试,是对精神领域内的绝对权力发起的名副其实的反抗。”宗教改革的主要矛头是针对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建立一个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基督教,奠定一套与近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神学体系。由于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路德为此而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路德通过研读《圣经》原文,从原始的基督教和奥古斯丁的宗教理论中汲取了丰富思想内容,并结合时代需求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因信称义”学说,认为“善行”对于人的得救是无用的,人的得救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努力。这正是对罗马天主教会“善行称义”说的否定。他的“因信称义”说旨在揭示信仰是获救的唯一准则,灵魂获救也完全是个人信仰的事。 加尔文的“预定论”宗教思想继路德之后同样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宗教改革运动不仅对宗教神学作了深入的批判,而且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体系,即新教教义。其核心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这种新型的宗教观认为,《圣经》是教徒信仰的唯一依据和权威,人的灵魂得救依靠对基督的信仰,从而推翻教会长期鼓吹的善功救赎论和教皇最高权威论。这一带有颠覆性的改革运动,虽然,树立了新的权威,但也搅动和活跃了欧洲文明进程。 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各国摆脱了教廷的政治干涉和经济剥削,国家机构走向世俗化。一种新的世俗制度在西欧兴起。与此相继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与之相辅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空间。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新教强调教育的普及,强调个人理性对《圣经》的理解,使教育的普及成为理性的启策,一反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教育和对任死教条的服从,使欧洲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性主义的氛围,这必然在欧洲厉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德国随后出现了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袋将莱辛、席勒、歌德等。此外,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也直接继承了新教的批判精神,在近代西方的哲学领域中作出了白己的贡献。” 宗教改革后,首先,人们更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其次,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

  总之,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真理的认知与追求,是上帝的真理发出灿烂的光辉,使人归向真理的路不再隐藏。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16世纪历史随笔:【第三篇】:旗袍的起源

  对于不善言辞的人,服饰就成了另一种语言,穿在身上的思想。对于女人,旗袍尤是如此。审美与品位,性情与喜好,全都住在了衣服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或华丽张扬,或低调奢华,旗袍拥有着古往今来的广阔时空。那无处不在的优雅与矜持,在一开一合的开衩间,在衬裙若隐若现的蕾丝花边上,在斜襟上的那方麻纱手绢里。

  旗袍的起源向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交领直裾,衣身宽博,似乎那是衣服本来该有的自由舒展的样子。而抬手时袖子肥阔,至袖口处又紧缩,古人所谓“张袂成荫”。之后汉代的广袖深衣,唐代的圆领裥袍,明代的直身长袍,都是褒衣博带的士人儒生样貌,将过去的日子定格得如此悠闲绵长。

  更多人认为,旗袍乃“旗人之袍”,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连衣裙式宽松长服。后来受汉人服饰影响,充满了镶滚绣嵌贴盘钉等华丽的装饰细部,看到飞针走线的痕迹,如同大清后宫一般,那些歌舞升平和刀光剑影,都掩映在层层叠叠、密密匝匝的服饰细节之中。其实,旗袍只是跟了旗装的姓氏,跟满清政府和清宫服饰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的海派旗袍时代是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在十里洋场的花样年华中,吸收了西式的胸省、腰省、装袖和肩缝等,采用立体剪裁,由宽松直身向收腰合体转变,女性的曼妙身姿尽显于动静之间。记得《京华烟云》里的木兰穿上了旗袍,原先被宽衣大袍遮掩的身材曲线毕露,令其丈夫大为惊艳。

  上世纪30年代堪称旗袍在上海的黄金岁月,风姿绰约的上海女子,脚踩高跟鞋,让旗袍摩挲着脚背,而小腿处开衩,时隐时现紧裹丝袜的白皙小腿。(30年代上海有了玻璃丝袜,长筒玻璃丝袜)丝袜,在遮与露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欲迎还拒,那是周璇歌声中的“夜上海”。

  40年代上海沦陷,经济萧条,旗袍开始缩短到双膝,那些复杂的嵌切滚等传统工艺全部取消,一切从简,质朴纯粹如邻家女孩。50年代后,旗袍作为旧上海的时尚符号,一度不被接受。当时上海召开第一次文代会,与会者男穿中山装,女着列宁服。唯有张爱玲,一袭深灰色旗袍,外罩白色网格绒线衫,神情寂寞地坐在后排。

  是的,穿旗袍的女子,可以披金戴银琳琅满目,也可以如这般素净简淡,如同江南的况味。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描写到白宝络去见范柳原,珍珠耳坠、翠玉镯子、绿宝戒指戴满一身,却敌不过白流苏简简单单的一袭月白蝉翼纱旗袍。那是素以为绚的道理。

  有时装点的细节甚至在于一枚小小的盘扣。盘扣是用称为“袢条”的布料细条折叠缝纫编制而成的。布料细薄则内衬棉纱线,若做装饰花扣还内衬金属丝以便定形。从普通一字扣到栩栩如生的花扣,千回百转,承载着玲珑的小心思。甚至还会用到金属扣。现代意义上的金属扣大约在900年前由西方传入中国,曾经只是贵族的专属。浑圆的金属扣点缀在领口与偏襟之处,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与盘扣一样,配合旗袍的头式也是多种多样。姑苏姑娘最擅长梳理发髻,分有盘龙、香蕉、蝴蝶、苹果、玉桃诸名称,真真是蜻蜓飞上玉搔头。然而干干净净的短发也很好,配合与旗袍同色系或撞色的围巾,像是行走在校园的记忆。

  旗袍的面料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有棉麻、真丝、苎麻、亚麻、毛织、纺绸、织缎、织锦、夏布等等。个人大爱棉麻的质感与素朴,就好似岁月本来的模样。偏爱一件简单的手工棉布旗袍,非常蕴藉沉着的蓝色。诗经有云“终朝采蓝”,先秦时候的那个女子,上山采蓝,采了一整天还不够装满围兜。她惦念外出狩猎的夫君,已过了约期还未归来,因而落寞伤怀。如此终朝采蓝,染出来的“青青子衿”,也正合了“悠悠我心”。

  16世纪历史随笔:【第四篇】:历史随笔

  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由孝宗朱佑樘始,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此四朝以皇权旁落、皇帝不朝、相权鼎盛为特色,四朝除隆庆和万历前期,皇帝疏于政事,实际是相权秉政,中国历史上能量最大的几个权臣(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皆出于此时。

  选官方面采取考试制度(科举),虽然在考试体裁方面存在问题(八股),但是科举选官制的明朝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非世袭制国家。

  地方上土地兼并与明初比有所严重,城市开始壮大,市民文化抬头,作为其代表的“四大奇书”也是于这个时代开始在中国流行;曾短暂开放海禁,但因万历朝倭乱坐大而被迫中止。

  思想方面则有王学(王守仁之心学)抬头,虽说与朱子学相比算是思想启蒙运动,并且名相徐、高、张三人皆是王学门人,但东林党亦是王学后人所组,为明一朝的崩溃埋下伏笔。

  虽然政府效率低下,但是军事战争方面却颇有成果,对内有宁王叛乱等多次大规模造反起义,对外有蒙古小王子、俺达、日本侵朝等战争,除了对女真的军事行为以惨败而告终外,其余军事行动皆为胜利。

  此时欧洲虽是航海时代,跨洋贸易却尚不成熟(只有小规模的黄金和奴隶贸易),大多数的航海行为是地理发现和探险行为,虽然有着政治和经济目的,但是殖民色彩还并不浓厚。

  除了少数资源缺乏且国土临海的国家大力发展海洋实力之外,西欧以内陆为主的国家(法德、东欧、沙俄等)依然是等级森严的世袭封建制君主国。

  教会势力开始衰落,文艺复兴运动抬头,科学研究体系开始初步建立,然而就普通民众而言启蒙运动还远远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穆斯林对欧洲的影响依然很大,向东方的路上通道和红海的出口依旧牢牢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此时的欧洲,实际上由于硬通货的减少正在走向萧条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体系的统治。

  16世纪历史随笔:【第五篇】:我抱怨你的无理,实在有理——衣服的故事

  时装的变化之快,在我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而且里面似乎也没什么逻辑可言。比方说,当年全国的妇女一夜之间,好像忽然都爱上了一步蹬的那种健美裤,走到大街上,看所有的妇女一人一条,都很热爱运动的样子。我现在也没弄明白好几亿妇女,怎么开会定的这事儿。现在再问大家那种裤子怎么样,大家肯定都说丑死了。同样的一条裤子,当年怎么那么好看,现在怎么又那么难看,我不理解其中的道理。问起女同事这个问题,她们的答复是:难道你觉得好看?!这让我想起中世纪骑士抱怨女人的话:“你以你的无理对待我的有理,使我的有理也显得无理,所以我抱怨你的无理,实在有理。”

  《时装生活史》的作者认为:服装的真正含义就是自我表达。有人对服装的起源争论不休。最蠢的一派说是因为人有了羞耻心,所以找片布把自己包了起来。这个胡说八道的过于厉害,这里就不提他们的谬论了。还有一派认为是为了御寒,这个还多少靠点谱,但是他们无法解释热带地方的很多人也在腰间裹一个兜档布。再有一派就是认为,人之所以要穿衣服,是为了修饰,同时为了挑逗情欲。对于裹在一片布或者一片兽皮里的东西,大家忍不住多加猜测,以为里面必是宝贝。如果大家的身体都象真理一样赤裸裸的,看多了可能反倒会索然无味。按照这种说法,服装的真正含义就是为了表达被裹在服装里的宝贝。

  自我表达的历史当然比服装更长久。很多热带的土著并不穿衣服,但他们也渴望自我表达,比方说巴布亚男人浑身上下,别无一物,除了腰前挂的一个大葫芦。他们的生殖器就放在这个葫芦里。这个葫芦无疑是他们的一个广告,恐怕大家忽略掉他腰下的物件,所以特此加了个葫芦做了自我表达。是不是这些土著性情古怪才会打出这种葫芦广告?这倒不是。西方人也曾经迷恋于这种广告形式。16世纪的时候,欧洲男子习惯在在裤裆前面加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现在大家把钱包、钥匙什么的放到衣服口袋里,他们则放到裤裆前面。这个习惯始于1450年左右,一直到莎士比亚的时代还在流行。据说这样主要的目的是防小偷,但这很难解释为什么英国人裤裆前的荷包要做得象个竹笋似的,挺然翘然。

  亨利八世腰下鼓鼓囊囊的物件就是他的荷包,这个就象巴布亚人的那个长葫芦一样,属于他的自我表达。现在的网络论坛里,有些帖子就弄些大红字做标题,或者后面加一堆感叹号,目的就是想要提高点击率。16世纪的欧洲帅哥和巴布亚土著也是如此,希图提高他们宝贝的点击率。

    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