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有助于我们理清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克服难点。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的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精选篇1
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
东灶港初中 成新江
“瞻前顾后”词典这样解释,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感情色彩上常含贬义。你知道吗,我要把“瞻前顾后”粗俗地理解为:“看看前面人家已经做了什么,看看后面人家将要做什么,从而确定我该怎么做。”
听上去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我是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将学生从感性的形象思维,经济有效地过渡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上来,学生就不会感到突兀: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是山脚,一个是山腰甚或是山顶。有些知识功底差些的学生也就不至于产生心理上的恐高症,望而生畏,失去继续学下去的勇气,以致于半路掉队。这叫无缝对接。善莫大焉!
其实,昨天之前我还压根就不曾有过这种想法。我想到的只是,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单调、枯燥、死板,教师需要花大气力使之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同时又要让初一学生知道,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言文,我们从初一开始就学好它,将来好处多多。甚至,我还告诉他们,我的一部分学生写信给我,他们在高一年级中最拿手的就是文言文,每次语文考试中得分率最高的就是文言文。以此激励学生从一开始就把文言文学好。另外,当教到鲁迅、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时,我喜欢列举他们另外的作品,并告诉他们,这些你们将在高中课本中学到。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让学生学好现在,同时铺好地毯,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高中。这叫“瞻前”吧。
那么,今天怎么会想到“顾后”的呢?
还是先让我说说我的“良苦用心”吧。
初一语文上册有一篇文章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在我的潜意识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思维的定势:在此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议论文。如何让学生能顺利地进入议论文的天地呢?我先给学生讲故事--
有个幼儿园的小孩缠着妈妈要买旁边有保险轮子的小自行车。
“你要自行车干嘛?”
“我要骑自行车。”
“你还小,骑车有危险的。”
“阿姨的宝宝叫我哥哥的,他不是有自行车了吗?”
“阿姨有时间陪弟弟,我哪有空陪你呀?如果你摔下来,哪个来扶你呀?”
“不要扶的。上次我走路摔倒了,你在旁边都没有扶我。还说‘你能自己爬起来,给你香蕉’。”
“好啦好啦,我有钱了一定给你买。”
“妈妈有钱。昨天我看到爸爸给你很多钱的。”
……
我问学生,从上面的母子对话中,你看出孩子为了什么目的与母亲交涉的?孩子又用了哪些办法来让母亲满足他的要求的?
“母子对话简洁明了,朴实无华;但细细品来,句句在理,层次分明。”然后让学生看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求学生找出文章要阐述一个什么观点,摆了哪些理由。然后才引导到议论文的知识上来。
尽管这样,部分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昨天,我们学校与东灶港中心小学联合搞了个“加强小初衔接,共商教学良策”的.活动。上午初一语数外教师听小学六年级语数外教师的课,下午换过来听课。
我惊讶了。你知道吗,我听的一堂语文课的课题是《学与问》,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浅显易懂。只是教师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提及文体知识,但由于教师课上的循循善诱,议论文知识的内涵渗透得恰到好处,但始终没有把最后一层纸撕破--这是议论文,这是论点,这是举例论证,这是引用论证……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挺好。当然,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瞻前”一下,让六年级学生朦胧了解一下初中的文体知识,真的会有好处的。如果初中教师知道小学里会有这么好的一篇议论文,在学生要学议论文前先把它印发给学生,既让学生回味小学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思维),也让学生懂得初中学习知识的体系性(抽象思维),从而完成从小学到初中语文学习上的无缝对接。
初中语文教师 “瞻前顾后” 确实很有必要。
张小三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精选篇2
真语文大讨论在理论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1月9日举办的四川广元站活动中,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特别强调语文老师要有文体意识,随后,关于不同文体特有教学方式的研究、讨论贯穿20的真语文活动和报刊,体现了真语文理论的具化和深化。
教出文本的文体特点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一定的体裁属性,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课文的体裁,也就是要有文体意识,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文体影响和制约着文本的特点,不同文体的课文,其教学方法、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今年1月四川省广元市的真语文活动中,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特别强调语文老师要有文体意识这一观点。随后出版的《语言文字报》四川广元站专刊从三个方面详细说明了语文老师应有的文体意识。
根据文章观点,从体裁入手开展教学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老师的文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能够确定教学材料的文体,按照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比如《老王》是一篇散文,老师如果从头到尾都让学生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那就是没有抓住散文的特征。“形散神不散”是散文最显著的文体特点。具体到这篇课文,它有两条线索,明写老王,暗写作者,文章就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老师应该把这些知识和方法教给学生。第二,不同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心知肚明。一线老师可以不用太在意学界的争论,但要知道叙事体文本多用短句,议论体文本多用长句,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等。老师能抓住这些文体各自的特点展开教学,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除了讲文体特征外,还要结合文本分析文体特征如何体现。比如要体现《老王》这篇课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老师就要知道其中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形”是人物的形象,“神”则是人物的品质;还要知道文章的主线和辅线:主线写老王,辅线写“我”。老师能把这些内容明确地教给学生,就讲清楚了文体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语文建设》开始陆续在微观层面,分不同文体对真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展开研讨。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效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建军等学者、专家,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何郁、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冯渊等教研员,以及北京101中学程翔、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等特级教师,分别围绕小说、散文、新诗、戏剧、新闻、演讲、议论文七类文体各抒己见。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围绕文体教学展开讨论,是这一年来奉献给读者朋友的盛宴。这些文章无不强调:语文教师有了文体意识,确定恰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能便于展开教学,最终才会促进良好课堂效果的实现。
换个角度看小说情节
小说这一体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然而,当前小说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把小说这类文本教出小说的特点来。对于小说,语文老师必须了解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方法、场景描写方法、语言表达方式及其内蕴的伦理关照,如此方能确定恰切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016年第1期《语文建设》中,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的《小说解读的理论基础: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一文,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指导小说教学。他认为在中学和大学课堂上,有一种关于小说情节的理论广为流行:一分析情节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在孙绍振看来,这是非常荒谬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特别是中学课本中短篇小说的实际情况,许多小说没有高潮,有的没有开端,有的没有结尾。在例举了19世纪下半叶,以契科夫、莫泊桑和都德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家废弃了全过程式的情节,代之以“生活横断面”的结构之后,孙绍振指出,全过程的情节早已不是经典作家的追求,相反,横断、纵切、省略连贯性环节,才是小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建军认为,要肯定小说作者的作用和价值,并在伦理现实主义的稳固基石上,建构起小说艺术雄伟不朽的层楼杰观。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伟大的文学家,对本民族语言的影响,远远超出人们通常的估价,要重视小说欣赏的最高层次--语言,要实现文体价值与学科价值的统整,可采用“大框架,小作为”的策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伟认为,小说教学要从整体上建构传统小说、现代小说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整合性价值。
教散文要兼具生活性和艺术性
《语文建设》2016年第2期真语文大讨论以四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散文教学集中展开讨论。
在真语文各站活动中,不少中青年教师上讲台执教研讨课,每堂课虽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缺乏文体意识是其中之一。这一现象在散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散文内容上的写真纪实性,题材上的广泛性,行文上的自由性,使其在涵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因为这些特点,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容易忽视散文独特的文体特征,将散文泛化地教成小说、议论文或是说明文。这四篇文章的作者有教授,有名师,还有教研员,他们希望通过对散文教学的论述给老师们一些启发。
第一篇文章是《散文文体特征与教学审识》,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明海、山东人民出版社文教室魏艳从文体特征出发,一是分析了散文的主体性,认为散文主体情感的真实,建立在对生活真实理解的基础之上,它富有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生命感受,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领域;二是散文文体的艺术焦点在于作家开放的意识和心态,它是一种“心灵开放”的艺术;三是散文散漫、自由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也可从几个层面来把握。他们认为解读散文要基于文体特征,否则就会流于表层,不能真正揭示其艺术特征和规律。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陈友勤则以《荷塘月色》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文本解读等实践层面为散文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认为散文是有一定创作特点的,好散文的根本是真诚,这样的散文拒绝“主题先行”,应该真诚地教。天津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赵福楼则从散文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抓住新诗的艺术特质
读懂新诗需要哪些理论知识?教好新诗又有哪些经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王家新、刘聪在2016年第3期《语文建设》刊登《把诗歌教成诗歌》一文,探析新诗的语言艺术,揭示新诗的内在特质,并提出扩展阅读或对照阅读是进入新诗的绝佳途径。
他们认为,首先,新诗教学要回归诗歌的语言艺术本身,把新诗当作诗歌来教。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而不是任何思想和意义的简单图解或工具。诗歌本身的诗意魅力,首先就是其价值所在。诗歌教学要教出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要改变只从思想和意义出发教学诗歌的模式,学会从诗歌本身的语言艺术出发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感受诗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爱上诗歌、迷恋诗歌。其次,新诗教学要充分认识诗歌的艺术特质。他们以《赞美》为例,指出要教好这首诗,需要对穆旦的创作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质有充分了解,并列举《冥想》作为对比阅读对象。最后,新诗教学要揭开诗歌“最辽阔的燃烧”,即通过多种方式激活、拓展诗歌教学。
四川师范大学诗学研究所曹万生认为象征是艺术形式,是表现手法,象征主义诗歌要用象征,其他诗也会用,要重视象征这种新诗鉴赏的重要概念。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何郁认为,在表达对人类、对生命的历史思考时,所有优秀的诗歌都“异曲同工”,他们抒发的都是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中国新诗正是这样从一己体验出发,进而走到了广大民众之间,要抓住新诗的这种特质来教学。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冯渊认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理会诗人写作时的心情、意图,但对于一些联想、想象比较独特的作品,最好还是掀开词语的外衣,借助一些必要的资源,一窥真相。
把握戏剧的三个文体原则
戏剧剧本有哪些文体特征?怎样用语文的方法把戏剧教成戏剧?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效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邹红等人在2016年第4期《语文建设》中发表五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戏剧教学展开探讨。
关于情节原则,吕效平认为,戏剧首先是情节的艺术。他这样描述戏剧文体的经典情节原则:第一,它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因果关系构成的完整的行动链;第二,人物激情是情节发展的唯一动力;第三,情节并不是戏剧的目的,情节不过是为了设置一个个煎熬人物情感的情境,戏剧的主要审美资源就蕴藏在这些或大或小的情境中。关于对话原则,吕效平认为,在传统话剧中,人物的激情和行动主要是通过台词来表现的。关于悲剧与喜剧原则,吕效平认为,如果我们严肃而抒情地表现人性与人之间存在的尴尬,我们便写作了悲剧;如果我们诙谐而冷峻地表现这种尴尬,我们便写作了喜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邹红认为语文教师要从戏剧的文学性、戏剧性、戏剧的结构、戏剧的语言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南通大学文学院胡俊国、王梦婕的文章主要从中学课堂教学的角度,以《雷雨》为例,立足于戏剧文学的文体特征,探讨戏剧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上海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从一般步骤与特殊处理的角度谈了戏剧教学的统筹方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东北师大附中王春的文章对戏剧教学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戏剧教学要以剧本为本。
发掘新闻独特的教学价值
你方唱罢我登场,文学类文体教学论述之后,我们又迎来了实用性文体教学的新思路、好方法。2016年第5期《语文建设》聚焦的是新闻类文本教学。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多的新闻类文本在教学中或被改头换面,或被简单处理,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往往容易被忽视。
一些高校教授和语文研究者围绕新闻类文本具有的文体特征,新闻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展开了探讨。西南大学董小玉与何华琳认为,教师在新闻教学中,要具有求实、审美、创新意识,以便把握好新闻的真实性、可读性和时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倪文尖认为要抓住新闻的特点教学,扩展到在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也大有可为;语文出版社朱春玲在提出新闻教学价值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探讨了借助比较阅读或综合性学习来教新闻的策略;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王克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勤老师强调教学时要注重新闻的言语方式、结构设计、立场态度等问题。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对新闻类文本教学的审视,提高老师们的新闻文体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信息删选能力、理性思辨能力等。
突出演讲的现场感口语化
演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是,老师们对演讲类文本的特点大多理解不到位,经常把演讲当议论文或散文来教,极大弱化了演讲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2016年第6期《语文建设》集中对演讲类文本教学展开探讨。
这一期邀请了四位老师就演讲类文本与一般论述类文本教学的区别、演讲独特的文体特点展开探讨。河南平顶山学院毋小利分析了演讲类文本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教师要以“语用策略教学”为基本路径,将文本的听说读写活动与言语发出者、接受者、言语目的、语篇形式、言语功能效果结合起来,以实现真实或拟真的语言教学。有效的语用型语文教学要构建一个基于真实语言环境和言语活动的科学高效“言语-语言-语用”的语用实践循环圈,需要语用型语文教学实践模式的探索,需要大量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开发。唯有如此,演讲类文本教学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此外,绍兴文理学院王静义认为,语境决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话语方式,是演讲类文本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辽宁师范大学韩向东则着重探讨了演讲类文本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的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镇海立人中学范维胜从具体案例出发,详细分析了如何体现演讲词的文体特征。
议论文教学要重理性与思辨
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十分关注理性思辨能力培养问题,他认为当下进行如何说理的教育和说理方法的学习,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然而当前的议论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其文体特点把握得并不太准,对其教学价值挖掘得不够到位,教学内容和方式呈现出一种逐渐僵化的态势,亟须扭转改变。《语文建设》第8期真语文大讨论特组稿关注议论文教学。
关于议论文教学的探讨又是如何展开的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伟给出了一些识理、析理的基本路径,为议论文教学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方法;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潘庆玉阐述了议论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指向--公共说理,并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根林认为,议论文教学应从理解性阅读提升到批判性阅读,让学生体会议论和思辨的逻辑力量;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秦晓华介绍了自己在议论文教学中所做的探索;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周曼云举例谈了如何通过议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这几位教授、老师关于议论文教学的论述观点鲜明,在议论文教学中彰显了“理”,为老师们的议论文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2016真语文观点:教什么(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精选篇3
真语文大讨论进入第4个年头后,对很多问题的研究都更加深入具体。其中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具体到一节课,怎么衡量它是不是真语文课?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通过相关研究、大量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亲身执教,总结出真语文课12字标准--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可以说,“12字标准”是真语文大讨论的又一重要成果。这一标准提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专家撰文阐述,丰富了“12字标准”的内涵及理据。
“12字标准”让教学有抓手
依课标 一堂课好还是不好,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是有标准可依的,这一标准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课标”)。
持教材 无论是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讲哪一个篇目,老师都不能随意发挥,要以教材上的课文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立足于用教材,以课文为例进行语文教学。
重学情 老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情来确定、调整教学内容。
可检测 一堂课不是讲完就算了,而应该经得起检测。怎么检测?课后练习至少有80%的学生当堂会做。
王旭明说:“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这12个字,就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是真语文课的标准。”他认为真语文课一定是符合课标要求的语文课,是与教材要求相一致的语文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当堂有所学、课后可检测的语文课。
王旭明第一次提出“12字标准”,是在2016年9月16日《语言文字报》发表的《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语文课》一文中。王旭明将其视为真语文示范课的标准,但他笔锋一转,写道:“我坚定地认为,公开课或者示范课应该是平常课堂教学的样式,而不是作秀。无论是语文教学大师、语文教学名师,还是普通的语文老师,都不是表演艺术家,更不是‘角儿’。真语文教学的现场不应当是戏场和明星秀,而应当是实实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堂。”
2016年9月28日真语文郑州站活动中,王旭明提出,把“12字标准”作为检验真语文课的标准。10月28日的真语文四川郫县站活动中,他详细解释了这一标准。后又撰文《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真语文12字标准》,于2016年11月2日在《语言文字报》上发表。
“12字标准”涉及语文教学的4个领域,就单方面而言,过去专家学者、各大语文报刊都有论述,但把这4项综合起来,作为衡量真语文课、即一堂语文课的标准,还是第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讲,“12字标准”的提出具有首创意义。
“12字标准”提出后,在语文界引起强烈反响,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专门对其进行阐述。西南大学副教授魏小娜认为落实“12字标准”的语文课堂正是坚守中国特色的语文课堂,并对其艺术特点做了详细的解析。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12字标准”,《语文建设》2016年第12期约请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尹逊才,分别讨论“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的内涵及理据,并对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出具体建议。
“12字标准”是4年真语文大讨论及40余场实践活动的沉淀,它继承并融合了多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精华,推出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它表明真语文的课堂正在一步步向“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可学、能学、有方向、重实效”靠拢。
在读写听说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的文章《教学有法,纲举目张--课堂教学落实课标精神之我见》。
文章指出,教师要把握课标精神的实质,以之指导课堂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他谈道,当前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野下,普通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在研制。较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拓展了它的内涵,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语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目前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尽管仍在研讨之中,但其结构要素基本上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即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要正确认识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关键在于把握其精髓。
倪文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内容。这是因为“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审美、文化层面的要求都立足于此。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于语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体现,语言的训练也即思维的训练。“审美发现与鉴赏”是指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所具有的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审美的对象主要是言语作品,这一审美的专门化决定了语文学科独特的美育功能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语文课程对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特殊的功能。把握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精神实质,深化语文课改也就有了主心骨。
遵循十二字“真言”,把课上得有实效
西南大学教授荣维东在2016年第11期《语文建设》上发文《让语文课真诚真实有效》。
文章谈到了他对12字标准的看法。他认为,重申“依课标”,是因为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的根本大法。尽管现今语文课程标准仍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真正读过研究过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师不足三分之一,更别说遵照课程标准去教学了。大家似乎都在凭经验想当然地上课。“有法(标准)不依”,这是语文教育乱象频仍的主要根源之一。
重申“持教材”,是因为目前教材使用也问题多多。教材大都是教学专家精心编撰反复研究过的,而很多教师还根本没去研究和琢磨教材就开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很幼稚甚至荒谬的。传统教学讲究“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尽管有些过时,但“依据课程标准,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仍应是根本。抛开课标和教材,片面追求所谓的创新,是本末倒置行为。
重申“重学情”,是因为课堂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都不应该离开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旨归。而当今语文教育中真正关注学生--“目中有人”,关注具体学生的教师又有几人?王旭明执教《老王》时一直都在关注学生,关注作为未来公民和大写的人的具体的学生。比如有的同学说话声音小,下课前他特别告诫这位同学“从今天这堂语文课开始,你就要好好地、大声地说话”。也许正是这样一句话,一个不一样的生命和精彩人生就此启程。
“可检测”是指现场检测学生基本知识技能到底掌握了几何。重申“可检测”,是因为有的教师以为一检测就有应试教育的嫌疑,避之唯恐不及。其实,必要的检测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依托教材用好教材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校长李海林的文章《谈语文教材使用的特殊性》。
文章认为,我们不能简单说学语文就是学课文,因为课堂上学生到底要学什么,在教师还没有从教材中发掘、提炼出来之前,其实是不存在的。一般地说学课文,只是指明了教学对象,并没有具体指明教学内容之所在。这就是语文教材的特殊性。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文本站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教师站在文本背后比较好;但最好的是教师与学生站在一起,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第一种方式,教师与文本站在一起,教师与文本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既读文本,也“读教师”。教师这个时候相当于“第二文本”,或者称之为“文本的人格投影”。第二种方式,教师站在文本的后面,而文本被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把自己隐蔽在文本后面,通过隐蔽自己而使文本直接被“推送”到学生面前。第三种方式,教师与学生站在一起,教师离学生更近,离文本更远。教师的活动,不作用于文本,而直接作用于学生。
如果第二种方式我们称之为“打开文本”的话,那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打开学生”。其实质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让学生运用这些已经被激活的经验,与文本建立联系。
语文教材静静地就在那里。我们怎么用它,怎么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语文观、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好的语文课,把教材用得很充分,同时,教材又被深深、隐隐地处理过。好的语文教师,对文本不动声色,又灌注了明确的教学意志。
重学情,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的文章《课堂教学要重学情分析》。
文章阐述了学生学习前的各种情况,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生既有知识的分析,二是学生现有认知能力的分析,三是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分析,四是学生的情感分析,五是学生身心特征的分析。
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每一位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对于自己的追问,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状态上。做一个清醒明白的课堂教学者,就是要从“为什么”的自我追问中去明白教学对象的内在需求、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路径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效果的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确定的教学模式,根本的支点在于“学生的学习”,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得”和“习得”。教师懂多少、知多少、会多少,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问题,而学生能懂多少、知多少、会多少,才是教学目的之所在。
学情的个性化特点,集中于认知及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及水平、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及动机、生活经验五个方面,在不同学生身上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也是具体教学必须去破解的难题和克服的障碍。课堂教学更多注重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这是基于教学内容之切分,而基于学情,则是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学习的盲点”。学习盲点是隐蔽的,常常被遮蔽,更多时候被忽略,就因为学情分析不够。已知与未知、知多与知少、浅知与深知、熟知与真知、正知与偏知的差异,都是要经过学情分析来把握的。
检测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利用课后习题
2016年第12期《语文建设》发表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尹逊才的文章《语文课堂应经得起检测》。
作者认为,课堂检测的关键原则是基于教学目标。先研读课标中相应的年段目标;再根据教材目标系统或练习系统确定课时目标;最后依据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确定适切的目标。
课堂检测的内容重点是言语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言语作品,形成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思维及素养。在设计课堂检测时,着眼点应该在于检测学生运用言语表达规律的能力。
课堂检测的材料选择要利用练习系统。教材最主要的内容并不是课文,而是教学目标和练习题。很多教师对前者足够重视,对后者却往往忽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材选文的依据,换句话说,有了目标才能有选文,选文是可以替换的,但目标却是固定的;练习题“则是达到训练目的的必要手段”,“通过练习题之间的联系,使各自封闭的课文发生联系,由此显现语文训练的序列和网络式的训练结构”。没有练习题,教材充其量不过是“文集”而已。因而,教师不仅备课时要先好好研究教材的练习题,在设计课堂检测题时也应多多研究、利用教材的练习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采用。
语文课堂应该像数学课堂一样,接受检测,并且不怕检测。
中国特色语文课堂的三重艺术特点
西南大学副教授魏小娜在2016年第11期《语文建设》发表《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堂》一文。
她谈道,中国特色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会表现为三重艺术特点。第一重艺术表现在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内容的提取。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备技能之一就是文本解读,舍此教学内容就无法落地,而对文质兼美选文的解读本身就充满了艺术气息,不少教师穷其毕生积累来品味解读一篇经典文本,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充满着“上不封顶”的变数。
第二重艺术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艺术追求上,环环相扣、起承转合等文章技法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有鲜明体现,新颖的导入、巧妙的切入口、精致的提问等也都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亚于对所教文本的二度创作。
第三重艺术是课堂教学实施的艺术,语文教师的主体参与度高,倡导“感情要饱满”,教师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体验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衣着表情、动作体态都富含教育的气息,具有浑身上下都是课的综合艺术特征,甚至一些老教师会有“一生磨一课”的巅峰体验。
中国语文教学又是很讲科学性的。一是重视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基本能力训练,强调“一课一得”;二是教学训练务实有效,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训练,促进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实践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精选篇4
我在上五年级的语文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教育随笔精选篇5
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不仅要着眼于教材中优美课文的阅读,更要放眼于精彩纷呈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语文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很好效果。
一、指导学生用感情诵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如:《桂林山水》一文在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时,用了“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感叹句子,体会的重点在“静、清、绿、奇、秀、险”六个字上,而表现作者感情的字则在六个“真”字上,指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笔下所描写的“真景”,作者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使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二、指导学生认真比较揣摩,仔细领会。
训练学生读书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过程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揣摩,仔细领会。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总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我们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让学生推敲赏析,学生品出了“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再如:在《燕子》一文,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我让学生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揣摩,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远处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文章中一字一语的妙用。
三、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唤起想象。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语言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因此要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地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越多,了解也越见深切。此外还应唤起想象,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如《草原》一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种语感的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联想和想象。
四、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从中感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有限,作文总是不知如何下笔。我们在加强阅读训练的基础上从教材中找出几篇课文仔细分析讲解,然后指导学生模仿训练,从中感悟课文的写作特点,效果不错。如在讲完《三味书屋》一文时,我让学生仿写一篇《我的卧室》、《我们的阅览室》、《我们的教室》等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所;讲完《爸爸和书》一文时,我让学生仿写一篇《我的爸爸》、《我的老师》、《我的朋友》等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人物。总之,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的轻松,练的愉快。从学到仿,最后是学会写,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说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那么作文教学则是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在仿写的基础上挑选写得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作文认真评讲,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中心去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哪些材料需要重点写、详细写。
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积累中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文章在字、词、句、段、篇、章乃至标点上更趋完善,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