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

|新华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和元素,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无论是比表现还是比贡献,无论是讲精神作用还是讲经济效益,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说过的那些质朴却让人热血沸腾的话依旧言犹在耳。今天,不断涌现的新劳模继承了他们最核心的精神,并融入了这个新时代所特有的风范和意义。在此种意义上,当下的劳模们已经重新锻造了劳模的概念。在他们身上,更突出了创新、知识、激情、坚守等意义;在他们身上,放大了某些劳模的个性,也保存了劳模的本质。

当然,有一点是不变的:这些人曾经平凡,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并在勤奋务实间保持着求真向上的心灵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有的辛劳、所有的艰难、所有的付出以及所有的拼搏都是为了追求卓越、活出自己、超越自我。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时代是变化的,成功的真谛却永恒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素质;刻苦钻研、孜孜求索的进取意识;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乐于助人、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坚定的事业心、勤奋的学习钻研状态、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持续的热情和斗志、与人分享并合作的境界永远都是追求不凡作为的重要凭借。

让劳模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和信念,让劳模精神促动我们追求卓越,成就梦想!让我们从平凡中成就卓越之道,从生活中探求生命真谛,从现实中谋求超越本质,从点滴中收获伟大成就,让我们像劳模们一样带着使命感投入工作和社会生活中,一起去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和更美好的社会。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2

鞠躬尽瘁抓脱贫

8年多时间,他走遍了炎陵的每一个村

2018年8月,炎陵县在湖南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第一批脱贫,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黄诗燕说。

2015年起,黄诗燕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他在村里走访贫困户。”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黄书记很早提出来,要化繁为简,把各种表格整合成一本简洁明了的扶贫手册。”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扶贫手册完成后,从2017年到现在,炎陵一直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14年—2018年,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过脱贫攻坚湖南省检查验收,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当年6月通过脱贫攻坚国家检查验收,错退、漏评“零反馈”。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3

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负责人张建强:

老实做人 踏实干事

用张富清老人的事迹对照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为退役军人多办实事、好事,为退役军人事业添砖加瓦、多做贡献。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4

无惧风雨、勇挑重担,用不懈拼搏奏响青春之歌,以奋斗姿态拥抱青春梦想。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展现了当代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立足本岗敬业奉献、矢志拼搏不断奋斗的良好风貌。

为救同学,身中8刀——千钧一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崔译文做出的选择,感动着千千万万的陌生人。这个平时连打耳洞都会喊疼的瘦弱姑娘,毫不犹豫地推开同学小梁、以身体阻挡歹徒行凶。

当人们惊叹她的勇敢时,崔译文只简单地回答:“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危难时刻,青春的选择总是令人动容——

当疫情袭来,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赵东主动留守、参与临床一线诊治,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疫情确诊病例130余例;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倪杰第一时间加入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剪短头发,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60余天;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单思思,日夜不眠、争分夺秒,只为早一点拿出“硬核”的科研成果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学生余汉明报名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为武汉市100多户家庭提供买菜跑腿、上门送药服务……

生活磨砺,青春在逆境中迸发夺目光彩。

照顾患病养父、假期打工挣钱、带着养父一起踏上求学之路……自幼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于婷婷,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难题一道道袭来,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考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后,她在学校、出租屋、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越是痛苦的东西才会让人更快地成长,坚韧是我最骄傲的品格。”这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莎生前对自己的评价。

这是一个靠勤奋读书从大巴山走出来的川妹子。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期间,李莎的自立自强、乐观向上,让她很快成为学生们心爱的“莎姐姐”。

2020年5月,李莎在回支教学校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支教路上。

当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年轻的生命会谱写出怎样激昂的旋律?

2014年考入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军的闻健,主动申请去往西藏为祖国守边疆、护国旗;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李海超,自幼向往海洋世界,围绕国家高端装备及国防建设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将个人梦想与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紧密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深入甘肃治沙一线,用所学知识守护祖国绿水青山……

“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来自大地,汇聚于大海。”刘智卓的感受,正是所有青年一代的心声——“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5

思政工作创新永远在路上

“11年来,从博客、BBS论坛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无论网络育人的载体怎样变迁,对我来说运用网络创新思政工作是没有变的。”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用这句话概括她在网络育人实践中的摸爬滚打。

2009年,祝鑫开通“鑫曰心语”辅导员博客,“鑫”式风格,清新、鲜明。2014年,祝鑫以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多平台共建成立“祝鑫工作室”。

“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用11年的时间,祝鑫探索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以辅导员为主体引领学生成长的新媒体育人模式。

近3.5万人次在网上得到祝鑫的回复和互动,“学生们的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动力之源,也是素材库。”祝鑫说。

这一观点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委员钱珊不谋而合。钱珊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期望平等交流、有效互动、拥有获得感。“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在网络思政教育上不断深耕。”

因为和学生年龄相仿,所以钱珊在上课时,“他们喜欢看什么,喜欢听什么,就要把这些融入课程设计中,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为了让课程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钱珊开创了“网络+实践”式的思政课堂。在课堂上,以慕课、直播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井冈山、西柏坡、韶山等红色革命基地;在课堂外,通过暑期实践行动、“公益实践坊”等生动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浸润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切身感受其中的意蕴。

“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人,让网络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高地。”钱珊始终坚持以此理念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更好结合,探索艺术类学生的“课程思政”。

他从形式上设计“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引发思考、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在工作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有意义的思想变成有意思的文化创意产品。“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张家玮说。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6

16岁的王梦佳,身背一个茶筐,双手穿梭于茶树顶端的嫩芽,只顾低头向前,殊不知,这个早已捻熟的动作至今已重复了10年。10年前父亲意外离世,母亲改嫁,面对破碎的家庭毅然选择留下陪伴爷爷奶奶,她不忍心爷爷太辛苦,“那时候就每天给他们做饭、洗衣服、采茶,能帮他们分担一点是一点”。

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徐佳琦姐弟8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四川凉山的彝族兄妹邱小华和邱萍萍,用稚嫩的双手为家庭奔小康贡献力量;身残志坚的7岁女孩杨峻熙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为一家人带来了欢乐;11岁的甘肃男孩石培昊,用并不宽大的肩膀为爷爷奶奶扛起打理瓜田的重担……

可以看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就是要让那些社会中传递和表达孝心的青少年们,能够走到时代的聚光灯下,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新时代的青少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据悉,此次颁奖典礼上除了12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逐一登台接受颁奖,还有20位年度“特别关注孝心少年”一同走到台前,展现他们的风采:有疫情期间用给新冠患者的一封公开信“哥们挺住!我把外公和妈妈都借给你了”而鼓舞了万千网友的武汉女孩;有三年来陪伴照顾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爸爸的“小小编外扶贫队员”;还有同母亲挑起家庭重担助力家庭脱贫致富,学习成绩优异的少年……所有“孝心少年”用他们的孝心孝行,汇聚成一股温暖向上的道德力量。

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孝老爱亲,践行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倡导孝亲善行、致敬道德楷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众里寻你——20_“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展现感人事迹,彰显榜样力量的同时,对当代青少年、当下成年人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7

军休服务管理处负责人罗兴金

奋进志 报国心

要像张富清那样不计名利,无论在哪个岗位都爱岗敬业,履好职、敬好责,甘当无名英雄,服务好退役军人,做好军休工作。当前就是要把学习张富清同志的精神转化为动力;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淡泊名利的奉献意识;转化为服务退役军人的务实作风;转化为公私分明的高尚品格。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8

机关党委(人事处)负责人张迪清:

坚守初心 赤诚奉献

张富清同志在战争年代作为一名战士不怕牺牲浴血奋斗,为党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奋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他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党和人民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追求,体现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素养。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9

一个人做点事情不难,难得是持之以恒,有多少人能向李庚南老师那样在一个岗位上坚守五十七年,都已年过七旬,还依然活跃在基础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这让我不得不对李老师深怀敬佩之情。

从1957年走上讲台开始,这位功勋卓著的李庚南老师已经从教整整57年,她凭自己的努力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初为人师的李庚南,作为班主任她都以“大姐姐”的情怀和学生相处,和学生一起跑步、做操、下棋、打球、面批个别学生的作业、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她不怕繁琐,处处细微,从细节上帮助学生。七十年代起。她又以“母亲”的爱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九十年代,她是奶奶辈的老师了,她更加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用“心”来教育学生,她不仅关注学生的校内生活,还关心学生的校外生活;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处理早恋问题,让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

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十年又十年,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初中毕业生。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生能有几个50年呢?然而真有这样一位老师,敢于奉献自己,用她手中平凡的粉笔为我们演绎了她丰富又精彩的人生。她的人生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升华。有位哲人说过:平庸的老师叙述,良好的老师解释,优秀的老师演示,伟大的老师启迪。李庚南老师无疑是伟大的,她到达了一个老师最高的境界,我们应该反思、应该学习、应该努力。

首先,我认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其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他们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只有靠着这种勤奋的敬业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最后,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李庚南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以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她为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要务实、要勤勉、要吃苦,就是这样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一生勤勉奋斗,始终有所追求。让我们跟着李庚南老师的印迹走下去,努力成为她这样的人!

个人事迹及工作心得如何写篇10

规划财务处负责人贺磊:

务实进取 不辱使命

将学习转化落实到增强党性上,切实坚定政治忠诚、涵养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始终“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精神鞭策自己,不辜负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努力成为退役军人事业的中流砥柱。

    13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