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态度文章

|小龙

  我们对历史的责任与态度,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与未来。活在当下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我们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对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端正态度文章的相关范文,以供参阅。

  端正态度文章篇(1)

  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即人们常说的“选择决定人生”,不必把话题说得过于宽泛,只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够说明问题。

  可以说,无论在人生还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选择。选择,是随机发生而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有大有小——大到决定人生事业的方向,小到决定中午吃什么午餐。其实从早晨醒来后的第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一天之中的选择——是选择早点起床还是继续睡懒觉。选择起床时间的早与晚,有时却可以决定一天的生活是轻松还是紧迫——如果起床早了,时间宽裕,那么就能够轻松的安排一天的工作学习而不必太过匆忙;如果起床晚了,发现快迟到了才赶忙出门,要是在路上再遭遇堵车的话,那么弄不好一整天都会在紧张窘迫之中度过。

  以上举得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其实选择可以出现在人生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选择”与任何人都密不可分如影随形。就如现在,你也可以选择继续读完这篇文章,也可以选择关了页面走人。

  如果你在街上闲逛,在你眼前的摊位上摆着一本书、一把刀和一串手链——如果让你从中挑选一件,那么你会选择买哪件物品?其实问题很简单,买东西时按个人喜好就行了——买其中任何一件都可以,而且用不着过多的考虑,一切真的很简单。其实不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让你在挑选完物品之后,随之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当你把三件物品中的其中一件买回家,那么这件物品,就会在你今后的生活之中发挥作用,或者和你以后的生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无法理解或者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看如下的解释。

  如果选择买书,书中的知识可以武装头脑和开阔眼界,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帮助;或者,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改变人的一生。如果选择买刀,刀既能防身又是野营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让人在野营中化解险境;却又可以成为凶器,而使人肆意妄为或招惹祸端。如果选择买手链,漂亮的手链给自己佩带,可以装饰仪表提升人气,赠送给爱人又能够让彼此的关系更亲密。

  可以说从中挑选的每件物品,都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而人在选择买哪件东西之后,自己的生活会随着这件东西的买进而发生变化,也就在买下东西的那一刻,就此选择了以后的生活乃至人生。

  虽然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处境遭遇和人生轨迹,但一切状态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选择,而发生着相应的转变——而很多次的转变都是在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之中完成的,不必经历什么大事情,而是在做了一系列细微的小事之后,让生活中一点一滴融入个性并形成积累,从而让人逐渐随之转变。

  生活中一些简单细微的小事,虽不能决定人的人生命运,却能够让人发生逐步的转变——而在每次做事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还可以选择做事情的方法。如果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线可走,同时也可以选择开车、打车或坐公交车——事情真的是很简单,三条路线和三种出行方式都可以任意的组合,选择起来可以说无足轻重;然而不同的选择之下,路程上耗费的时间是不同的,能遇到的人和看到的风景也会发生不同,路上遭遇的事情也会相应的不同——由此说来,其实你的人生也会在选择了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之后,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

  如果选择发生在工作上,是选择继续坚守原有的工作岗位,还是选择跳槽或者自己创业另起炉灶,都会让生活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而在建立婚姻之前,选择不同的伴侣,就注定将要选择不同的婚姻生活,乃至使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随着婚姻伴侣的选择而发生相应的转变——所以,在挑选婚姻伴侣前一定要慎重,因为不同的选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每一种选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和差距,甚至会让不同选择下的婚姻生活的差距出现天壤之别。

  而无论在工作还是婚姻中,在面对即将要做的事情,都可以选择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消极,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心态、态度和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对待——所选择的每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和行为方式,都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如果遭遇了困境和挫折,可以选择悲观失落萎靡沉沦,也可以选择乐观向上坚强面对——选择坚强重新振作,最终会让人摆脱困境战胜自我。

  人,有时候在面对选择人生方向、个人职业和婚姻伴侣时,往往会慎重考虑和谨慎对待;而在面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在经历选择时往往不需要耗费什么脑筋,或者根本不用过脑子就顺手选择随手而为。一切似乎都受了行为习惯和个人喜好的影响,而让选择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或习惯性的行为。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中日益养成的,做惯了的事情就不用再改良,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不过,在诸多的习以为常、按部就班和司空见惯之中,有时却会隐藏着被忽视的细节甚至潜在着危机。如果能够细心一点,就可以捕捉到细节和觉察到危机,就此也可以将陈旧的东西改良或者避免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就看你选择什么态度来对待工作和生活了,是严谨细致还是马马虎虎——态度决定一切,选择不同的态度就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风景。

  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时,不要再奉行经验主义了,稍微动一下脑子就可以在简单之中创造神奇,或者避免因为麻痹大意造成损失。有的人做事,遇见简单的事情偶尔也会过一下脑子,但并不麻烦——因为选择只在一念之间。

  选择只在一念之间——似乎无足轻重,然而却是很沉重的话题。因为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化生出“生与死”、“善与恶”和“爱与恨”——在两种不同的选择之间,往往只是“一念之差”,然而在一念之差之下,所得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产生天壤之别的差距。

  端正态度文章篇(2)

  进入了初中,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有意义的课文:《论语》六则。它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这篇《论语》六则就记录了六则孔子说的话,他的话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整篇课文是针对两个内容的。前三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后三则则是讲学习态度。

  第一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习并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这则论语教育了我们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宽容的品质。特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告诉我们学了知识就要温习知识,这样学习一定会好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这是我经常说的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就可凭此当老师了。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新的知识,这样我们也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则,第三是告诉你正确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过不知道该怎样学习,千万不要只知道读书而不知道思考,这样就会迷惑不解。也不要只知道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困境。所以我们不能走两个极端,既要读书,也要思考,这样才是对的。

  后三则则是讲学习态度了,那就要看看我们的学习态度端不端正。端正的态度就是学好的关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提的一个问题。说明了孔文子学习好又喜欢学习,不以为向比自己成绩低的人请教看做耻辱。这种优良的学习态度真值得我学习。

  这一则是表现学习态度的精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告诉我们,学了知识而不说出来,刻苦钻研不知道疲倦,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我哪一点做到了呢!孔子非常谦虚,其实这几点他都有,但是他还是说他没有做到,这是多么谦虚呀!

  最后一则是大家都知道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几个人同行,其中必有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他们的缺点要加以改正。我们要取长补短,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端正态度文章篇(3)

  人类历史的长河滔滔而过,已是千万年。我们曾有过历史上的进步荣耀、光辉岁月,也曾沉迷于权欲横流,掀起罪恶的战争篇章。在探索未知的历史征程上,怀揣谨慎、步踱思忖,因为历史走在我们脚下。

  我们是历史的缔造者,亦是历史的一叶扁舟。历史的进程会因我们的孜孜不倦而精彩纷呈,也会因我们的漠不关心而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对历史的责任与态度,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与未来。活在当下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有上述感慨,不是笔者的无端呻吟,也不是偶然的心血来潮,而是源于我生活和工作的思索,思维和思维碰撞后产生的火花。

  记得第一次上历史课,三尺圣台上,我双手捧着历史教科书,给学生们的开场白如下: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了解和认知历史这门课。老师双手捧着的,不简简单单是一本薄薄的历史教科书,而是先辈们留下的厚重的岁月积淀,它需要我们认真解读,深深思索。当然,老师这样的捧着它,也是老师对历史的一种态度――尊重、慎重、崇敬,希望你们能明白。

  顷刻间,我悄悄发现,孩子们已自觉坐端了身姿,也双手捧起了自己的历史书。传承的暖流瞬间温暖了我。

  课堂上,我向孩子们提起了三个关于历史的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吗?作为历史的缔造者,你们该如何担当历史的重任呢?

  孩子们的回答是稚气但包含了思索的。学生A:老师,历史是先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了解它。学生B:不给历史涂鸦,不做历史的罪人,认真学习,努力向上,就是我的历史责任。

  说起面对历史的态度,有一个国家,一位总理,他的一个举动,曾震惊过全世界,为我们当代人以及后辈们做了一个丰碑式的楷模。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下跪,这一忏悔二战罪行的举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这种伟大的和解姿态,是一种面对历史敢于担当、肯负责任的正能量的体现,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

  再反观近年来,一些国家劣迹斑斑的丑恶行径,以及他们对待现实和历史的罪恶态度,让人悲愤不已。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在二战时期曾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使用毒气弹、细菌弹残害无辜的中国人,强征慰安妇、虐杀俘虏和劳工,臭名昭著。竟然在21世纪的今天,部分日本右翼政客,依然腆不知耻的矢口否认二战犯下的罪恶行径。让人十分痛心和憎恶。日本的未来,在这些右翼政客的操纵下,离历史的正轨渐行渐远,真让人担忧。

  没有了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我相信,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不会得到大多数热爱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尊重、信任的。当然,他们也终会被历史的潮流鞭挞、淹没。

  “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我们有榜样,也有反面教材。作为世界和平中坚力量的中国,热爱和平事业的中国人,我们该如何做为,也一直深受世界的关注。经历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近代中国在昔日列强的蹂躏下,满目疮痍,山河破碎,屈辱并懦弱的苟延残喘,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仁人志士的奔走呼告下,民心有所觉醒;在孙中山、黄兴等早期民主前驱的领导下,革命的队伍推翻了千年的封建制度,并开展了一系列反帝斗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争,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现当代中国的历史,被卓越的共产党人所改写:建立新中国,搭上社会主义的帆船,我们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鲜有的飞跃式的发展,从封建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取得世界瞩目的骄人成就。历史上的中国人,不乏慷慨激昂的民族自尊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现当代的骄子们,时刻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孜孜不倦,奋进在与祖国同进步的道路上。当然,我们主要要褒扬的还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过去历史的态度,一方面,我们以曾经的屈辱为现在富强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到祖国建设事业中来。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因为曾经的战争阴影而仇视或记恨西方的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包括惨绝人寰的邻国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先后与美、日建交,开始正常的国际国家交往,此后,我们与这些经济、军事强国还进行了更深层次和更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加快了我们的发展步伐,同时,在新一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大胆尝试“一国两制”治国方针,收回了香港、澳门。没有和平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大局观,我们就没有今日的辉煌可言,如果我们沉浸在悲恸的历史屈辱里,冷眼看世界,仇视、敌对我们曾经的敌人,那我们肯定是闭关锁国,处处碰壁,停滞不前,这样,我们就与历史的潮流背道而驰了,何谈今日稳定、和谐、繁荣的生活,真庆幸我们英明伟大的领路人,他们的远见卓识,他们的改革创新,引领我们不断前行、进步、富强。

  国家层面的历史言行对世界的影响是显性的和举足轻重的,然而,个人层面的历史关切,虽是隐性和微不足道的,但同样影响深远,因为国家毕竟是由人来管理和运行的,所以,个人历史态度的养成不可小觑。国家教育的重任中,对个人历史责任和态度的培养与正面引导,不可忽视。历史是每个人的镜子,我们的善与恶,我们的美与丑,我们的苦与乐都毫无保留的印在上面,尽量做最好的自己,把美和善留给别人,留给世界,以丑和恶为鉴,时时警醒自己,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在历史的扉页上,留下美名而非骂名,让历史的天空因你晴朗而非阴霾。

  还有一种历史态度值得一提,以正史风。多数历史名人,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做了利人利己的大善事,或为国捐躯,或有重大成就,或有感天动地之举。然而,还有一些另类人群,为青史留名,他们不择手段,哪怕是骂名、恶名。这已经超越人作为人的道德底线了,更何况其为历史的责任与态度乎?此类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切莫效仿,亦勿艳羡,徒增悲哀与笑料耳。

  历史的明珠,在岁月的风沙里,是被淹没还是绽放异彩,全在于当下我们每个人的作为与态度。尊重历史、正视历史,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当下和未来的人类历史增光添彩。

    1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