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篇文章读后感

|小龙

  每一篇好的文章,讲的每一个好的故事,都应该具有它本身独有的哲理和感悟,这就是好故事的诉求。为此小编为大家推荐了看一篇文章读后感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看一篇文章读后感篇一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颇为感触,文章写的是一位山东汉子用脚蹬三轮车带着70多岁的老母亲去北京看天安门的故事。

  文中的老母亲一直想去北京毛主席呆过的地方看看,也想亲眼看看毛主席,可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于是,他的儿子便想用脚蹬三轮车载着他母亲去北京。临行前,他的妻子为他们烙了80张大饼,说足够他们走个来回了。路上累了,儿子便让母亲在三轮车上休息,他则在车旁打个地铺稍微休息一下还接着走,就这样骑了7天7夜,他终于把母亲从山东拉到了北京毛主席呆过的地方,母亲为此好开心。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位农村的穷苦人,没有钱陪母亲买票坐车,可以用脚蹬三轮车走七天七夜载母亲到北京;没有钱住旅舍,可以睡车上车旁;没有钱买吃的,可以凭着自己烙的大饼在山东和北京之间打个来回。可现实中那些生活比他们富裕的人呢?我们当中有些人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实在是太缺乏道德了。有多少儿女为了父母的抚养问题闹的不可开交,有的甚至闹到了法庭,理由不外乎:没有钱,没有能力养父母,或者是因为你养的多,他养的少。说到这儿我想起以前中央电视台的>栏目,里面讲述了中国现代社会对待老人的道德缺失,其中几个故事主要是讲述中国的老人特别是农村的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靠的悲惨下场-----有些是因为不给老人看病儿而让老人静静等死,有些是让老人生活在最最贫穷状态,还有一位老人,子女七人,老人却是被活活饿死!当时看到这些报道我是泪流满面,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伤。哪些不孝敬父母的子女们你们的道德良心何在?你们真的没有一点能力来抚养生你们养你们的父母吗?你们和文中的那位山东汉子比起来不觉得自愧吗?我想你们不一定比他贫穷,身体素质不一定比差。可他对母亲做的一切你们敢想吗?要是你们对父母都有一份像他那样的孝心,你们的父母们一定都会生活的很幸福。我也希望全天下的人们都能孝敬我们的父母,因为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并给我们成家立业。

  母亲节快要到了,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母亲节那天回家看看我们的母亲,也看看我们的父亲,亲手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同时,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声:爸妈,您们辛苦了!

  看一篇文章读后感篇二

  《五四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章简洁明了,论点鲜明。开篇即点出本文的观点认为“五四文学在广泛接受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以彻底反对旧文学的姿态创造现代意义上的新文学时,并没有从根本上背弃传统文学”,之后分三个部分具体阐述此观点。第一部分,从显性影响、隐形影响两个层次上,说明五四文学创作接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影响;第二部分,认为新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着古代文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认为五四新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从本质上区别于文学史上历次文学变革,它不仅继承古代文学传统,而且着重通过西方文学理论对这一传统作创造性转换,使之成为能自由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的文学。

  文中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让我耳目一新。一,作者对于常见材料的真知灼见。比如,胡适的白话诗向来是以白话文学的先导出现在人们眼中,但是作者却细心地发现了它与古代诗歌情趣、意境方面的诸多相似之处。又如,把郭沫若的现代诗删改之后变而为一首漂亮的律诗,显示了作者的眼光独到。虽属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还有,胡适《生查子》与欧阳修《生查子》、《一个勤学的学生》与《儒林外史》、《贞女》与《牡丹亭》的比较,都是现代文学史不曾提到的方面。作者都对其给以客观公允的评述。应该说,对于大多数研究而言,面临的资料都是有限的,不同的仅仅在于人们怎样思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错误的结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得出一个自己设想中的结论而有意地回避历史真实。二,对于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客观评价。作者认为“在文学革命倡导期,他们(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对旧文学无论表现出何种激进的否定姿态,那都是文学革命倡导期的一种策略,并不说明他们从根本上与旧学实行了决裂”,我觉得这种说法太对了!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可选择的历史之中,时间的线性状态使得我们无法脱离前一代文学的影响,真空社会是不存在的,因而,一些愿望常常未必真的付诸于实践中。如果我们仅仅被五四新文学的倡导者们的一些激进的只言片语所迷惑,难免误入歧途。文学史研究更为重要的还是文学本身的研究,毕竟那才是铁的事实。

  不过,我对文中最后一段中的前两句话颇为怀疑。作者认为“任何变革期的文学转型,都必须借助外来思想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完成本质的转换。没有外来思想理论的冲击和影响,固有的文学传统中是不可能自然生长出新的因素和特质„„”这种结论是从五四文学运动演绎出的一个结论,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但是由历史事实得出一个必然性的推论总是显得过于武断,况且,这一命题是不能证明的。

  《论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本文论点主要是批驳将“反传统”、“全盘反传统主义”定位为五四传统文学观的论调,提出五四传统文学观的准确表述应该是“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重新估定传统文学的价值”,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文学阵营的内部差异和前后变化,力图对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作一种历史还原式的澄清。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学观在对待整理国故上的态度。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多种派别对五四历史的共同参与和对五四传统文学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纠正了人们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若干偏颇认识。大概每一种言语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吧,正如每一件服饰都有其穿着的特定场合一般。今人在听到“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时已没有振聋发聩之感了,有的只是疑惑、不解。不过,在作者对当时的历史加以分析之后,我们也很可以对这些惊世骇俗之语稍加谅解了。然而,五四传统文学观又绝非这八个字所能概括,作者举出了足够的材料,告诉我们先驱者在

  面对传统文学时是如何进行反复修改、逐渐摸索。若是以为新文学阵营只是一味偏执于极端,那我们未免高估自己了。每一代人,面临的情况不同,思考的内容不同,但是,思考方式以及对于真理的渴求都是一致的,此其一。其二,应该肯定并重视五四新文学中的整理国故运动。这一行为也可算作五四新文学并非彻底反传统的一个明证。作者所列举的那些关于新文学运动中整理国故的举动和种种细节,在我都是头次听到。谁又能想到,那些高喊“打到孔家店”的人们会去埋头于故纸堆,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呢?事实就是如此,世间本无绝然不容的两种态度,传统文学以其独特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痛恨也好,厌恶也罢,最终都不免为其折服,或者,新文学的倡导者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学,而只是对传统文学中的某些方面不满而已。新文学运动中的整理国故运动也应该是开启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研究吧。其三,客观评价异于己者。远离了革命年代,淡忘了革命思想,我们在反思这段文学史时,显得更为冷静、客观。能以一颗平和公正的心去评价异于己见之人、之说,可谓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有不同阵营,才有查漏补缺、修正改进的可能。五四新文学阵营也真的是从中获益不浅。透过别人的眼睛,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抛开成见,从新文学流派之外的折中派、保守派中反观新文学的传统文学观,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接近真理的评价。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这篇文章从道法系统的角度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继承。作者把现代文学的传统与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点相结合,提出了道法体系的观点,非常新颖。“道”虽异,载“道”的目的却未曾改变,无论如何,我们都载沿着古代传统的惯性描画着文学的新面貌。作者把新文学的“道统”定义为传统形成过程中,新文学一贯强调表现的以区别于旧文学价值内涵的思想感情内容,具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学”或是饱含个性主义内涵的人文主义,而新文学的“法统”则是反抗精神。在此二者基础上,形成了白话文体系和现实主义流派系统。我想,这两点都是作者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着深刻的洞察力。现代文学时代是一个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观点和无数新变的时代,想要把握其中本质特点,并对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是何等艰难,但是,从古代传统中一路走来,现代文学总是要和古代传统发生某种关联。顺着这种关联,便可归纳出现代文学的内在特征。

  《社会形态的变更与文学转型》这篇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文学史的现代化转型。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成功不仅在于精英层的振臂高呼,也在于读者群的成熟和传播工具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变更。文章的四个部分分别以一个设问句作为小标题,饶有趣味。在关于读者群的成熟这个问题上,作者使用了很多数据资料作为证明。这些看似琐碎,从来无人问津的资料到了作者笔下表现出不同反响的力量。这不禁让我想到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接受美学,读者是现今文论界研究中比较热门的一个群体,姚斯就在其代表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认为文学史研究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文学功能离不开作品的社会功能,依赖于读者的接受与发挥。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没有读者,任何文学作品都成了无的之矢。失去目标,文学就只能以近乎停滞的节奏缓步向前。另外,对于作者经济来源的研究也颇有见地。文人从来都不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享受作文的快乐的,总还是要保障了生活的富足,才有豪情万丈的诗情。鲁迅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前从来未曾听闻,莫不是怕影响了他的光辉形象?不过听到鲁迅这样的言辞,倒觉其更加可亲可近了。现而今对“职业作家”的批评听多了,自己也在人云亦云地抨击,殊不知,“职业作家”在诞生之日倒未尝不是一件振奋人心之事。

  看一篇文章读后感篇三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名字是“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看完之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感触很深。

  文章中提到,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我对上述观点非常认同,平时我在上课时,力争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但是只抓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听”这一个过程。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了,就会学好数学,所以其他四个环节我都忽视了。看完之后我觉得应该有所改变。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在自主课堂班的教学过程中,确实有“读”这一过程,但是我只注重了形式,学生是怎么读的,读的怎么样,我竟不知道。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文章中还提到“讲”,让我想到了我上学的时候,那时要是有同学对哪道题有疑问,就会来问我,我开始不太愿意讲,觉得是浪费时间,但是时间长了发现讲题对我自己帮助也很大,有时候讲的过程中会发现更简单的方法,会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表达能力也更好了,所以后来只要有同学问问题我都很主动,自己的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了。所以我觉得在后续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的“讲”。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应进一步要求“写”,它是对“读”、的检验,对“讲”的深化。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应付差事的写作业,写出来的作业毫无价值。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老师改作业的时间。所以在平时还得给学生强调写作业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应该认真写作业,重视做作业,让他们认真的对待作业。

  现在的教材中编写了很多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但是考试中又不太出现,所以在教学中也不太重视,所以学生一直是在脱离实际的状态下学数学,学的也比较乏味,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知道了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是构成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学以致用”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强调应用,不是再回到“测量、制图、会计”等那种忽视基础理论的路上去,而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所以我应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努力做好以上几个环节。

    13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