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科普文章

|小龙

  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下面就有小编为大家整理初三化学科普文章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化学科普文章篇(一)

  分子——世界上的赛跑冠军

  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距离很远就可以闻到有刺激性的氨味,湿衣服放在阴凉的地方也会晾干,这正是由于氨分子、水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里去了的缘故。蔗糖放在水里不见了,也是由于糖分子扩散到水里去了的缘故。 那么,在分子世界中,谁跑得最快呢?跑得最快的是气体分子。而在气体分子中,又以质量最轻的氢分子跑得最快。它是名副其实的分子世界中的赛跑冠军。在0℃时,氢气分子的运动速度为1700米/秒,相当于每小时跑6120公里。这个速度比最快的喷气式飞机还要快,如果无阻挡的话,氢气分子只需6.5小时就能绕地球一周。其他分子量较大的气体分子速度慢一些,例如氧气分子的运动速度为1550公里/小时。 既然气体分子跑得这样快,为什么桌上打开的香水气味不是一下子就能闻到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根据一般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气体分子跑几米路只需百分之一秒或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但事实上,大量气体分子在做无次序的运动时,分子与分子之间会发生无数次的碰撞,使分子的运动方向一直在改变之中。对于一个氢分子来说,它每秒钟要与其他分子碰撞1400亿次(这里所讨论的情况都是在常温、常压下),在1立方厘米的氢气中,每秒钟内氢气分子要碰撞19万亿亿亿次(1.9×1029次)。这样频繁的碰撞使气体分子无法一直朝前跑,而只能是曲折地前进,扩散的速度就大大减慢了。

  生活化学•探究乐园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失,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请李梅和王芳告诉你吧! 李梅:这首诗要从分子、原子方面来解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发生这些变化只不过是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而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

  王芳: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本身不变。当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看了李梅和王芳的解释,我想你一定知道物质不灭到底是怎么回事了。物质不灭实质上就是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分子的种类可能发生变化,但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资料查询

  多少年来,化学家一直渴望着能观察到原子和分子的真正面目,以便更深入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实现对原子和分子的能动控制。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的发明,实现了人们观察原子和分子的梦想。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人们可以直接看到原子、分子的图象,并可直接进行单原子和单分子的操作。

  现在来看一下1日元硬币的表面,它是用铝制作的,因此如果用1亿倍的放大镜观察表面,则可以看到表面聚集着排列很整齐的直径约1cm的小球,这些球在慢慢地移动,而且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球和球之间有云雾般的东西在飘移,这些球是铝原子(准确地说是铝离子),云雾一样的东西是电子。

  接下来看一下食盐的颗粒,它是由直径不到2cm和约4cm的两种球组成的,两种球相间排列,因为没有1日元硬币那样的像云一样的东西,所以能看到下层呈晶格状排列,两种球分别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再来看一下水,它像枫树的果实一样,一种大粒子的两侧有两个呈八字型排列很小的粒子,两个一组很活跃地运动着,大粒子和小粒子相互连在一起可以像弹簧那样伸缩,保持其果实的形状,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大的粒子是氧原子,把这种枫树果实样的粒子叫水分子。

  如果把我们身边的物质用这样的放大镜观察,可大致分为三类。物质中最基本的粒子是原子(或离子),几个原子聚集在一起的是分子,但归根到底物质是由原子聚集而成的,原子约有100多种,由此形成的分子达几百万种,而且新分子还在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初三化学科普文章篇(二)

  水的天然循环

  下雨了,掬一把雨水,想一想,这些水分子是从哪里来的?当然,现在它们来自于你头顶上的那片乌云,可是去年,兴许它们还凝固在黄河源头的冰川里,抑或流淌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里呢!下雨,只是水在天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大自然中的水究竟是怎样循环的呢?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里的投胎转世

  根据的化学原理: 原子守恒、质量守恒

  一个C原子,可以生成一个CO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糖类,人类将植物做为食物,这个C原子就这样到了人体中,当人过世之后,这个原子并没有消失,他同样会转化,转化之后可能会出现在一只猪的身上,当人把猪杀了吃了,这C原子又会出现在人的身上。以此类推,不仅只有C元素是这样,H、O、N元素也是一样,神奇一点的说法,就是你身上的几个原子可能是几百年前秦始皇身上的那几个原子,或者说你去参观毛主席遗体时,你的身体可能也会呼吸进几个毛主席身上的原子,他身上的原子会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投胎转世),当然是极少的一部分(可以保证肯定比1/6.02×10的23次方还要小)。所从投胎转世来说,你有可能是几个伟人身上的原子转世而来的,当然这不能说明你就会变成伟人,关键要看这些原子怎么组合,你自己怎么组合。就算让你投胎转世了某个伟人的百分之百,但原子组合成了一只猪,也只能是一只猪。所以同学们,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老师,就看你们怎么组合,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什么绝对的天生会读书,或天生不会读书。本文纯属科学探讨,激励我的学生学习知识,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须纠正、补充。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的应付几场考试。同学们加油。

  初三化学科普文章篇(三)

  世界的大同与大不同

  人们并不确切的知道自己的种属如何从猿一下子进化到了人。按照达尔文的见解应该是“渐进”的,但化石却很难以清楚地证明这个“渐进”。有关人类史前的情况只能从化石以及出土文物中推测,或者用碳-14测定史前某中准文化的年代。到了人类能够结绳记事,并由此创造文字以后,人类的文明才正式登场——一句话,有了文字,才有了可知的历史。

  因为有了可知的历史,人类大脑的容量就大大增加起来,不但要储存即时的信息,还要容纳过去的信息。一只再聪明的鹦鹉,不可能在你回家时告诉你,三个小时前小偷曾经光顾;而人却能够津津有味地叙述童年趣事。更主要的是,脑容量的增加带来的智慧,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变成可能。

  人类把世界分成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关于宏观世界,尽管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人类终于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合起来,很好的解释了一切天体运行规律。爱因斯坦曾预言:光速是宇宙的极速,没有任何别的运动速度能超过光速。在粒子加速器里,用1个单位的力,能够把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但是再加上数倍的力,也无法将粒子加速到超过光速。这似乎证明了爱因斯坦预言的准确性。然而,到了微观世界,爱因斯坦却伤透了脑筋。尽管,是他在1905年首次提出无可争议的证据,证明原子的存在。

  普通大众对于原子的认识,大约就是那幅几乎到处能见的原子图:一个电子绕着原子核飞速的转动,并且有几条椭圆的线圈表示运动的轨迹。这个形象是1904年由一位名叫长冈半太郎的日本物理学家创建的,虽然是完全错误的,却格外的深入人心,连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也把它作为自己网站的标志。

  现在,我们知道,原子有三个特性:小——你要想看到一滴水中的原子,你得把这滴水放大到24公里宽;多——人体中有10亿多原子;实际上不可毁灭——据说原子的寿命长达1035年。所以,我们死后,我们的原子并没有湮灭,而是到处游荡,并且至少几十年后就可能重组成一片树叶或者别的什么乌龟王八蛋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我们自己身上体内,也许有释迦牟尼或者你愿意的随便什么先人的原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轮回转世是成立的。

  原子的结构,其实就是由三种基本粒子组成: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质子和中子呆在原子核里,电子则在外面绕着原子核旋转。质子的数量决定一个原子的化学特性,有一个

  第2 / 3页

  质子的原子是氢原子,有两个质子的原子是氦原子,有三个质子的原子是锂原子,也就是说,增加一个质子,就得到一种新的元素。门捷列夫就是根据元素的质子数进行横排,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的。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很小,只有原子全部容量的千万亿分之一,密度却极大。如果把原子扩大到一座房子大小,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一只苍蝇,却比房子要重几千倍。这样说起来简单,但是这样的认识却耗费了科学家们无比巨大的心血,单是卢瑟福寻找能够中和质子正电荷的中子,就花费了11年的时间。中子不带电荷,不会被原子中心的电场排斥,所以能够被射进原子核,启动名叫裂变的破坏过程,这就是原子弹核武器的原理了。而与此同时,外层电子的旋转也让科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为什么带负电荷的电子不会窜进带正电荷的原子核里,发生灾难性的湮灭?并且,我们虽然说电子在“旋转”,其实这种“运动”用任何的动词来形容都不恰当,因为即使是只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的氢原子,那仅有的一个电子也几乎是同时出现在原子核外层的每一个地方。这让科学家们几乎要发疯。随后,玻尔的量子理论以及海森伯量子力学,让科学家们绝处逢生,同时,也使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遭到惨重失败!因为,根据量子理论,成双成对的亚原子粒子的自旋是同时相互影响的(一个粒子向顺时针方向自旋,另一个例子则同时向相反方向以相同的速率自旋),无论这两个粒子相距多远——这样一来,爱因斯坦关于光速不可超越的理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如此,在同一个世界里,人们用相对论来解释大世界(宏观世界),用量子理论来解释小世界(微观世界)。爱因斯坦在他的余生里,想尽办法来寻找一种“大统一理论”,但都以失败告终。有人说,他浪费了他的后半生。

  事情并没有完。

  科学家们开始认识有机物的内部世界了。比如人——但是,这不是解剖人体,看看五脏六腑的大小颜色那么简单。这里先要说的是细胞。

  发现细胞的第一人是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植物身上的小空洞,便给这些小空洞取名为“细胞”。据他计算,一平方厘米的软木片上大约包含有195255750个这样的小空洞——那是17世纪中期,我们伟大的康熙帝刚刚继位没几年,还在和鳌拜斗争着......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13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