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励志文章_职场励志文章

|小龙

  作为人在职场的你在每天工作之余,可以看一些励志职场短文,这些职场励志文章精选出来的短文能让你受益良多。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励志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工作励志文章篇1:职场中的“我以为”,真是害人不浅

  文/AllenZhong

  “我觉得(我)太学生思维了”。有个学员给我微信留言。

  她刚留学回来,加入了一个集团公司做HR。

  周末她负责安排团队到东莞素拓,她原以为素拓后,大家各回各家,不用安排聚餐,结果老板临时说结束后要一起吃饭。

  刚好遇上周末,素拓基地的酒店,都被预定完了。

  领导也要去,很尴尬,不得不重新安排。

  而造成这尴尬后果的,就是她理所当然的——“我以为”。

  你内心想的,未必是别人内心想的,为何不问问?

  02

  前几天,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我提前和运营的同事确认了,要修改好微课上的文案再推送课程。

  然而,我看到第二天推送的依然是没有改的。

  我很生气。

  她回复我说:

  “我昨天第一次编辑课程,以为手机上修改不了。”

  “我以为”不能,所以没去做。

  你内心想的,未必是事实,为何不去试试?

  03

  每个职场新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过很多的“我以为”,我也不例外。

  当年在为一家上市公司做咨询项目。

  那是一个几百万的项目,董事长和总裁对项目都非常重视,每周都要在公司中高管会议上汇报项目的进展。

  由于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非常严格,每周我都需要先把周报先发给他们对接的一个HR小伙,然后他在公司电脑里投影出来。

  有一次,我站在会议台前,面对二十多个中高管,一下懵逼了——那小伙子把PPT发错了。老板很生气,劈头盖脸把HRD(人力资源总监)骂了一顿。

  HRD受了气,下来把我骂了一顿——自己讲的材料自己上台前不确认好。

  那一刻我觉得很冤,明明是他们HR同事材料准备错了,能怪我吗?

  然而,静下心来,我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不提前确认了呢?因为我以为他会按照我发的材料准备。

  好奇害死猫,我以为害死人。

  从那以后,让我深刻明白:我以为的,未必是别人所想的,也未必是事实。

  04

  “我以为”害人不浅。

  “我以为”他知道,所以没通知,因此错漏重要的事;

  “我以为”有多困难,然后故步自封,不敢尝试;

  “我以为”他不喜欢我,所以默默地暗恋,错过了一段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我认为”,但千万不要轻易“我以为”。

  “我以为”是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想法和方式去做事,简单粗暴地套在别人身上,但很多时候却并不受用。

  “我以为”犯了两个思维的错误,“我以为”往往都是误认为。

  (1)先入为主

  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强加给到别人,套在别人身上。“你以为你也是这样想的”,“我以为你知道”。

  (2)思维惰性

  懒得想,懒得试,理所当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以为自己懂了、会了,以为就是这样,或者没研究就以为:这个不能、这个不会。

  “我以为”尤其在处理“是否/能否”等封闭问题上不能有。

  对于“YesorNo”的判断题,只能二选一,对于当前情况一定要得到确定的信息(MakeSure)。

  会不会

  能不能

  去不去

  知不知道

  明不明白

  ……

  没有似是而非,没有模棱两可,没有“我以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追究和确认。

  05

  上周去一家外资公司做高管访谈,他跟我谈到一次事故。

  有一次在安装设备的时候,起重机的钢丝突然脱落,几千斤的设备猛地掉下了,差点砸到人。一旦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虽然是位居高层,他依然每次他都要亲自去检查绳索是否扎实。

  其实,是否用心地去确认(MakeSure)一个事,取决于你是否看重或在乎它,所以,归根到底都是态度的问题。

  创业之后带团队,让我更加深刻的知道:老板,非常喜欢听到的就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跟老板说:“我以为……”

  这是极度轻浮的做法。

  摆脱“我以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换位思考

  “我以为”是从自我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是世界,尝试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Ta知道吗?Ta会吗?

  Ta会怎么想?Ta会怎么做?

  不确定就问问。

  (2)向前一步

  就像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Sandberg在《Leanin》中传递的Leanin精神一样,再向前一步,直到确认:

  在沟通的时候,不要理所当然,不确定的跟对方在确认一下;

  在做事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不确定的主动尝试一下,不要让思维限制了行动。

  “我以为”,往往是误以为。

  不要把你的世界,强加给别人。

  工作励志文章篇2:真正强大的人,从不抱怨

  文/职场君

  01

  大家都知道祥林嫂。

  就是那个丈夫死后,被婆婆卖到山里的可怜女人,小说里大部分人是觉得她讨厌的。

  抛开封建与时代因素,她本人也的确是惹人讨厌的。

  在没有被卖到山里之前,祥林嫂性格是倔强的,她不服输,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成为被大家接受的人。那时候的祥林嫂,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话少,是干活的好手,她提着一口劲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不做别人眼中不祥的人。

  所以,虽然她是寡妇,但大家还是挺喜欢她,只要她不去碰寡妇不能碰的祭祀的东西,还是能很好的活下去的。

  但是当她的儿子被狼叼走之后,祥林嫂就完全变了个人,她彻底蒙圈了,不再试图证明自己不是不详的人,她接受了命运,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弱者。

  然后,抱怨,成了她唯一喜欢做的事。这时,她才成了那个人见人厌的祥林嫂。

  只有无能的人才爱抱怨,她本是个能干的人,后来变得人见人厌,便不能只怪封建时代了,祥林嫂自己也有责任。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一味抱怨的人,是放弃了改变的。

  他们的身体歇了下来,不肯辛苦,但脑子却不接受蹉跎,要一直抱怨。这是典型的让身体闲着,把烦恼留给灵魂,这就是无能啊。

  不满就去奋斗,祥林嫂还奋斗过呢,我们能比她阻力更大?阻挡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而阻挡我们的,往往只是自己而已。

  02

  职场君曾有个同事,每天都在抱怨。

  抱怨公司里人际关系复杂,自己的直属领导人渣一个,把下属的工作成果说成是自己的,拿去邀功。

  抱怨工作索然无味,重复无聊,不知道这样下去还有没有前途。

  说,好羡慕xxx,工作有意义,生活过得多丰富,而自己都要烂在这家公司了。

  他愤世嫉俗,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的。

  终于有一次,我打断他的抱怨,说,那你离职啊,这么糟糕的地方,你为什么愿意待着?

  他愣了几秒,说,我怕找不到工作.......

  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怕找不到工作!

  愿意改变的人会怕这个吗?

  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谓的稳定,再也不是能傍上一个企业一辈子,因为越来越少有企业可以活人的一辈了。最近的创业公司,寿命能有十年,就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都是两三年就完蛋,也就是把投资人的钱花完而已。

  所以说,现在的稳定,是一个人在哪里都能活。他不依赖于一家公司,也不执着于一个地方。他们可以与时俱进,让自己永远有用,他们可以挑用人单位,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必须在一个地方混吃等死,边不满边抱怨。

  03

  真正会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屑于去抱怨的。

  他们会首先想办法改变现状。

  最近有个作家走红了,叫范雨素,哦,说作家好像也不合适,应该是读书写字的人。

  她是农民工,在北京,做服务员和月嫂。是中国大地上再普通不过的穷苦农民。但是现在,她只用一篇文章,就火遍中国。当然,她的文章我就不去拔高文学价值了,文学毕竟也是有门槛的。只有一点,写的是非常能令人产生共鸣的。一般的写手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她是相当不错的。

  比起她的文笔,我更赞叹的,是她面对挫折的态度。她从不抱怨,只会用行动去改变。

  她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半生,她经历了数不尽的挫折,但却依旧成为一个有文学素养、有思想的人。

  她十二岁时,因为读书太多,向往书中流浪的生活,所以她离家出走了。三个月后回来,父兄认为她是个伤风败俗的女孩,要把她赶出家门,因这“伤风败俗”,她再没机会上学。

  没机会上学,又是女孩子,一般人就会这样认命了,顶多抱怨抱怨。

  但是她不,她选择只身一人闯北京,没有学历,没有关系的她,干活的速度还没有别人快,她陷入穷困。这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顺利即结了婚,婚后发现丈夫是个酒鬼,经常酗酒家暴。

  她再一次果断做出选择,没有忍受,没有抱怨,而是果断离婚,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

  家里哥哥却不接受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无家可归了。

  但是她没有沮丧,立马带着孩子们就又去了北京,她来做小时工,养活两个孩子。

  不管是遇到事业困境,婚姻挫折,还是养育孩子的艰难,她都没有摆出弱者的姿态,抱怨生活。她一次次的陷入绝境,又一次次的把自己捞出来。

  她做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让自己摆脱之前的困境,逃离令自己不舒服的环境。她说自己内心很强大,无法改变的事,也不必抱怨。

  04

  逃离,是一种本事,没有本事的人,根本就没资格逃出。

  有多少女人,宁愿忍受家暴也不离婚,她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其实只是自己不敢面对离婚之后,要独自抚养孩子的现实。她们已经很多年不工作了,甚至不敢走向大城市,面对陌生,满心的恐惧,这恐惧,比丈夫的毒打要恐怖多了,她们觉得自己无法生存。其实,哪有那么恐怖,去饭店洗碗都比家暴好受好吧?逢人就抱怨没有用,要用行动改变才行。

  有多少公司的职员,每天都在抱怨公司,但是就是不走。因为他们无处可去啊,他们要是真有本事,就多的是想挖他们过去的公司,何苦这么纠结?

  既没有资本走,又说服不了自己踏实的留。这种人是最无能的,而且无耻。公司得罪他了吗?公司可是大慈善家,收留了这样一个负能量,还没什么本事的员工,还按时付工资呢。

  收起没用的抱怨,缺哪补哪儿,哪有问题改变哪儿,是你能力不行就提升能力,是公司不行就踹了公司,都做不到,那就接受。抱怨有什么用?除了证明自己的无能?

  工作励志文章篇3:低学历的人,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文/李清浅

  01

  朋友艳子是一家公司的HR,今天她和我聊了聊最近单位招聘的事。

  她在一家珠宝公司上班,单位一直长期招聘学徒,长期是因为这个行业员工流失率颇高,不但需要兴趣,还需要沉得住气,“慢工出细活”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

  艳子说他们公司的年龄要求是30岁以内,年轻学东西快是其一,其二是这个行业,从初级技工到高级技工,普遍需要五到六年时间,如果超过30岁,培养成本就太高了。

  以上为背景。

  艳子一个朋友的亲戚,今年33岁,想来他们单位做学徒,以期成为一名珠宝制作师,知道有这个年龄门槛,托朋友来说情。

  艳子简单问了一下这个人以前的履历,发现他以前从事的行业,大多是超市理货、收银、保安之类的工作,相对来说,以前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

  其实对艳子他们公司来说,年龄要求倒不是硬杠杠,可如果一个人33岁了突然痛下决心学门手艺,让她怀疑三分钟热度的可能性极大,此外从这个人以前的履历表上看,他没有一份工作做了两年以上。

  艳子于是向朋友解释,这个行业很多师傅在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时,就在南方小工厂做学徒,苦熬四五年后才有资本跳到大工厂或者自己开店,都是下过苦工夫的。此外这个行业整体流失率达百分之三十以上,因为学手艺需要耐得住寂寞,入门最起码半年时间,如果想做得出色,达到大师傅可以带徒弟的水平,至少需要五年,这五年内收入都不会特别高。你这个亲戚,真的沉得下心来学吗?

  朋友说亲戚以前就是吃了沉不下心来的亏,这次是痛改前非,想好好学门手艺,请务必给个机会。

  于是朋友的亲戚就入职了,可是只做了两个多月,他就提出了辞职。

  艳子一点儿也不意外,因为一开始就怀疑他是三分钟热度,而且预言以他的性格,职场生涯只可能走下坡路,甚至35岁后会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并非艳子武断,学历不高,又没门手艺,也不是会经营能做生意的料儿,加之又从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甚至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也不珍惜,可不是会一直走下坡路吗?

  听完艳子的话,我沉默了,确实,35岁以后,你以何谋生?

  大家一定听说过“35岁现象”,的确,企业将用人的门槛限定在35岁,是一种年龄上的歧视,但也有些不思进取的员工,35岁以后就开始吃老本,学习能力下降,思维模式固定,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02

  小区早市有个卖包子的小铺子,老板姓张,我经常去她家吃包子,因为她家包子特别好吃。她儿子马上要高考了,她告诉我儿子学习不是很好,估计顶多考个三本或大专。她倾向于儿子读技校,学门手艺,因为她和老公就是吃了没手艺的亏。

  张姐和老公都没什么学历,一个中专毕业,一个高中都没读完。年轻的时候,有的是力气,人也机灵,也不愁饭吃,可是她发现,随着年龄渐长,工作没以前好找了,而且大多是收银或者超市理货之类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月两千左右,只够温饱。

  经过商量,张姐两口子决定在早市上卖早点。可是她很快发现,卖早点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们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倒是隔壁一个卖胡辣汤的,生意好得让人眼红,她特意去试吃,发现人家做得就是好吃,生意好是有原因的。

  后来张姐听家里老太太说,她们常去晨练的公园附近有个包子铺的包子非常好吃,便硬着头皮去跟人家学艺,包子店老板是一对年轻的夫妇,都不到三十岁,山西人。张姐说愿意付费学手艺,可人家死活不肯教,老话怎么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张姐就天天去人家店里吃包子,老板娘看她心诚,又得知她日子过得艰难,就教了几招。张姐回去后认真钻研,仔细揣摩,慢慢地包子越做越好吃,生意也兴旺起来。

  她说自己四十岁的人了,厚着脸皮问人家年轻人学手艺,其实也臊得慌,她曾认真反思自己:我以前从来没什么人生规划,下班就是玩,失业了就换个类似的工作,所以才在四十多岁重新吃年轻时没吃过的苦。

  也因此,张姐才会早早替儿子打算,但儿子听不听她的,就得两说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曾任性地以为,父母的老一套吃不开吗?谁会相信自己将来没饭吃呢?

  非得走过一些弯路,才会明白,无论做什么,哪怕是卖早点,都得踏踏实实用心学习,认真钻研,否则想出人投地,真的是太难了。

  03

  当然,并不是说一技傍身,就一辈子不愁饭吃,我老家一个表姐的儿子小星,前段时间改行送外卖了。

  小星初中毕业后读的技校,学的是厨师专业。

  当时家里的想法和张姐一样,一技傍身,不愁没饭吃。

  毕业后,小星去了一家在本地小有名气的酒店,在那个小城待遇算是比较不错的,很多同行都很羡慕小星。

  可小星做了不到一年,表示不想做了,原因是厨师长总是给他找事,各种看他不顺眼。

  表姐劝小星安心做,真想换工作,可以先积累点经验再跳槽,但是小星说在这压根学不到东西,因为厨师长总让他做炸丸子一类技术含量低的活儿,而不是雕刻萝卜花这种比较显水平的活儿。

  两个月后,他又找到了新工作,这是一家小餐馆,因为那个酒店的工作经验,小星当上了主厨,再也不用在厨房打杂,也算扬眉吐气,鸡头胜牛尾吧。

  可是他在这家餐馆做了一年多,餐馆生意始终不见起色,老板表示他炒的菜口味一般,不思创新,所以生意才不好,小星觉得自己的厨艺没问题,是老板经营不善。

  因为生意不好,老板发工资就发得慢了点儿,每次都拖个半月十天的,小星只好盘算辞职另谋出路,但那家餐馆在小星辞职后,据说生意反而好了起来。

  总之这几年,小星没有一份工作能做长,表姐看着心急,听说自己同事的老公给人送外卖收入不错,问小星愿不愿意去,小星同意了。小星去的时候是春天,现在夏天到了,小星说天太热,送外卖太难受,还是想做回老本行,找个厨师的工作做。

  表姐气得差点生病住院,说小星就是工作态度有问题,眼高手低,还不踏实,她已经拿这个儿子没办法了。

  对了,小星今年35岁,已婚,有个儿子,一直是表姐帮忙带,送外卖需要自己配一辆电摩,摩托车钱还是表姐出的。

  我也觉得小星除非买彩票发大财,否则日子很难有什么起色。

  因为明显人都能看出,他虽然有手艺在身,却学艺不精,而且一直在不思进取地混日子。当你开始混日子,日子迟早也会混了你。

  就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是一天。如果完全没有规划,过一天算一天,所从事的工作,随便什么人学上个半天就能做,那么意味着,你要么随时可能被淘汰,要么拿着一份不足以炫耀的工资。

  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如何让自己更值钱的问题,那么,低学历的人,如何让自己更值钱?

  其实只要你沉下心来,用心钻研自己所学的专业,低学历也可以出众,甚至变得在行业内无可替代。我之前一个学生的父亲从小跟师傅学做木雕,他的一双巧手,可以让任何木头都变得有生命,据说他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当然,学历低如果情商很高,有资本又善于经营,还可以在商界拼出一片天地。

  其实,无论高学历还是低学历,说到低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一招鲜,吃遍天。如果你足够出众,还用担心没饭吃?


  看了“工作励志文章”

    13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