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

|丽丽2

  大部分大班幼儿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想在家长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很棒,我一一奖励了他们,只有坐在最后的悠悠老是不举手,她妈妈急的脸都红了,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1

  一、案例背景新的一学年开始了,我班的教室由原来的一楼搬迁到二楼,二楼教室的门口有一个大大的阳台。每天清晨,只要天气晴好,我都会让孩子们在大阳台上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晨间锻炼,比如:踩高跷、揪尾巴、玩沙包、赶小猪……等等。一件简单的运动器械,就给了孩子们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案例过程及评析镜头一:"沙包不小心被抛落在了窗台上"今天早上的晨间活动和往常一样,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的阳台上玩起了沙包,孩子们有的将沙包放在头上慢慢走,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向上抛沙包,孩子们都陶醉于其中。突然,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围在一个高高的窗户下面朝上看:原来,网网小朋友不小心将沙包抛在了窗台上了,由于窗台很高,孩子们用手根本够不着,这可怎么办呢?网网看着自己的沙包静静地躺在窗台上,心里很是难过。这时,很多小朋友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网网,天天马上说:"网网,你不要难过了。"涵涵说:"网网,我来帮你把沙包拿下来。"张陈哲又小大人似地说:"我的沙包先借给你玩。"大家一边安慰他,一边在积极地想办法,而我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

  评析:

  1.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当幼儿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放任,包括那些一味的、明确引导的鼓励;二是直接的替代解决。而这两种方法都忽视了孩子本身的探索,把孩子放在了一个被动的位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我认为,尊重幼儿应该信任他们。就象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让他们自己想。"我们教师或家长都应放开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去动脑、去体验,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去探索。我很庆幸这一次自己做了一回懒老师,没有剥夺孩子尝试与探索的机会。

  2.在活动中体验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一直都提倡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良好品质,更因为它有助于孩子们的共同进步。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都是那么地热情,他们都在积极地帮助网网。正如案例中的涵涵和天天,我想赋予他们热心人的名分并不过分。他们鼓励网网,给了他战胜挫折的勇气,也许这些鼓励显得有些幼稚,这些帮助也有些笨拙,但它却真实地让网网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出来。其实,在平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孩子都会很主动地帮助别人,让我们的目光多多关注每个孩子,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面对网网遇的困难,我没有直接将窗台上的沙包取下来,我的袖手旁观和静静地在一旁耐心的等待,给了其他孩子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也让他们将自己的热情奉献了出来。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2

  问:我的孩子胆小、老实,我担心他到小学后,在与同学交往中受别人欺负,我们现在该怎样教育他呢? 专家: 确实有些孩子性格软弱,家长要分析孩子性格软弱的原因:是否经历过交往挫折所带来的不良体验,一旦与别人冲突便出现害怕退缩行为;或是家庭中父母或祖辈过分关怀呵护。要改变孩子性格软弱,除了消除上述造成孩子软弱的原因之外,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其自信、勇敢的教养环境,重在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支持孩子大胆做事,支持孩子能独立自主地作选择,以及自行解决问题,对于孩子做事过程中的失败和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鼓励孩子大胆说话,家长应多用你看怎么办;你的想法是什么之类的话,为孩子提供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培养孩子交往能力以及应具备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一般孩子都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但海琪妈妈的担心中还包含了孩子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新同伴感到陌生,缺乏主动交往,或从自我出发而不能接受别人的交往方式,造成同伴误解等忧虑。家长不妨在入小学前对孩子进行这样一些教育:

  创造条件让孩子与报同一学校的伙伴交往,互相熟悉、互相关心,使孩子入学时不至于感到孤独。

  家长以身示范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与不同的人相互交往的方式,并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引导孩子。

  一旦孩子在小学遇到交往挫折,问清原因,多作解释,稳定孩子情绪,如果对方确实无理蛮横,家长一方面告诉孩子不要惧怕,支持孩子学会用严厉的语言告知对方这是错误行为,应该道歉,同时家长也要以平和、礼貌的方式与班主任老师以及对方孩子的家长沟通。切不可扩大纠纷,以免造成孩子的不安。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3

  小椅子找朋友每次集体活动结束,我都要求小朋友在离开自己座位的同时把小椅子放到桌子下面,这样看上去既整齐安全又在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一个在成人眼里如此简单的事情,对刚入园不久地小班孩子来说却不那么简单了,每次都有好多孩子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停下即将迈出活动室的脚步,回来重“返工”。怎样才能让幼儿既快乐又有意识的贯彻好这项常规呢?

  办法终于有了,于是我和颜悦色的对小朋友说:“你们刚才听见小椅子说话了么?”孩子们茫然的摇摇头,我又很神秘的小声说道“刚才小椅子说‘有的小朋友真不够意思,他们都出去找好朋友玩了,却忘了我和桌子是好朋友,我好孤单啊”?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仿佛在问“是这样的吗”,然后恍然大悟似的齐声说:“对啊,我们有好朋友,小花小草有好朋友,小椅子当然也有好朋友了,我们要做好孩子,下课后就把它放到桌子底下让它和小桌子一起说说悄悄话”。从那以后,孩子都能自觉的遵守这项常规了。

  作为教师,我深感枯燥乏味的啰嗦说教不如针对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儿童性的语言正确引导才能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以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4

  “老师,我吃的这个萝卜真辣。”“我的也是,辣的是白萝卜,胡萝卜倒是挺甜的”。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分享着自己刚刚拔的白萝卜和胡萝卜,经过“清洗、分类”,现在,每个孩子都尽情享受着萝卜的味道。可是,这么辣的白萝卜引发了幼儿的思考:“我们每周都吃萝卜馅的饺子,挺香的啊。”“那我们也包一包吧!”听着孩子们的提议,我欣喜的同时又有点担忧,平时都是大人包给孩子们吃,孩子能行吗?能包得好吗?带着种种疑问,我开始着手准备。

  1.馅料是直接呈现,还是让孩子动手体验?

  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看着眼前这么多“硕大”的萝卜,我故作为难状:“呀,这么大的萝卜,怎么能变成萝卜馅呢?”孩子们思索起来。“我觉得是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用刀柄压碎了”,“应该是在案板上使劲摔碎了再剁一剁吧”,孩子的想法真是天真极了。这时,杜宜凝说道:“我看到奶奶是用一个长满洞洞的硬东西把萝卜擦出来的,可快了,一会儿就能擦一大堆。”我赶紧称赞到:“你观察得真仔细,一定是家里的小帮手,我们来看看杜宜凝说的这个长满洞洞的东西——擦丝板。”孩子们通过用手摸感受它很锋利且危险。“你们有了这么多将萝卜变成馅的好方法,那我们赶快试一试,哪个方法最好!”孩子们和萝卜玩得可开心了,大胆尝试并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看到用擦丝板小组擦出的萝卜丝最多,最整齐,孩子们感叹道:还是工具好用啊。

  我没想到一个抛出去的问题“馅是怎么来的”能调动幼儿这么大的积极性,他们大胆猜想、尝试、探索、体验并验证自己的想法。如果我直接出示馅料,那孩子们将失去多少自主学习的机会!

  2.提供白面还是玉米面,还是两种都投放?

  幼儿园的萝卜馅饺子都是白面包的,可是我想,最近开展的玉米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将自己种的玉米掰下来,抠玉米粒,去前院奶奶家用磨推玉米面,体验到了玉米变成玉米面的过程,此时,试试用玉米面包饺子刚好可以进一步感知玉米面的特性,而玉米面的投放对大班孩子来说,无疑更有挑战性。

  两种材料有着很大的区别,白面粘合度高,玉米面却很松散,不易包裹。两种材料孩子都可以试试,自然就会有自己的比较和结论。

  3.教,还是不教?不教孩子包的方法,孩子能行吗?

  看着这么能干的孩子,我知道,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行,他们一定能自己想办法制作出自己想要的造型。于是,我说“看看谁做好了以后,能一眼就认出哪一个是你的作品”,以此来激发幼儿自主创新造型的愿望。

  孩子们欢呼着来到桌子前,马上进入了角色,伴着优美的音乐,像模像样地制作起来。有的把玉米面往桌子上拍成圆形,有的用手按成椭圆形,还有的直接放在手心里,揉来揉去,再用大拇指往中间按个洞洞,把萝卜馅塞进去,真是专业极了。再看看白面组,也忙得不亦乐乎,边做边和同伴交流。还有的能主动和客人进行交流,王浩森拿着自己攒好的圆球,走到了班里的每一个角落,向大家炫耀着:“你看我做的汤圆,圆不圆。”这时候,陈明昊有点胆怯却又激动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的小花,漂亮吗?”“漂亮,真漂亮!你可真有想法。”得到了我的肯定,他欣喜地把他的造型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饺子帘上。原来,“美”不是统一的,孩子们用“美”的视角欣赏着自己和同伴的独特造型,我们更要用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其点滴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且,对于不同的孩子,也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我旁边的肖雪瑞也不甘示弱:“老师你快看看,你猜我这是做的什么?”“呦,有身子有对称的胳膊,还有脑袋,是小雪人吧?”“老师你真聪明,猜对了。”她得意地向伙伴们介绍着自己的杰作,放在饺子帘上以后,引来客人老师的关注,夸赞她真有想法,做得很独特。这时候,杜宜凝有点苦恼了,她的玉米面在手里怎么也不听使唤,粘来粘去的不成形,看着别人都做好了造型,她有点着急了,向我求助:“老师,我的怎么老粘手啊,怎么办啊?”“别着急,你那么聪明,快想想办法!”她看看旁边的桌子上有白面,于是用手沾起白面来,经过尝试,她高兴地说:“不粘了,不粘了,我也快做好造型了。”看着孩子这样快乐,我欣喜于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功感。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于把知识呈现给他们或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面点送厨房是选代表去,还是每个孩子都去?

  制作完成以后,孩子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送向厨房,将活动又推向了一个高潮。以往这个时候,我会选择能力强的孩子代表大家送给厨房阿姨。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去,谁不想亲自和阿姨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呢?都去!看,那饺子帘的一圈都是可爱的小手,没有拥挤,没有争吵,还掌握了平衡,让饺子帘稳稳地走过了走廊。这时候,我问孩子们:“一会咱们给肖阿姨送去,要对肖阿姨说一句话——”我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纷纷说道:“肖阿姨,这是我们做的饺子。”“肖阿姨您帮我们蒸熟了吧。”“您看我做的小鸟像不像?”“谢谢肖阿姨。”“您辛苦了。”……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我真为他们感到自豪。孩子们将自己的创意交到肖阿姨手中,别提多高兴了。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5

  那天,宏文学院许根青教授给我们讲课前,幽默地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唱首歌,可能唱得不如你们好!”话音刚落,学员们掌声雷动,我知道,热烈的掌声代表着大家心中充满无限期待。因为,唱得不好的人,往往不会在这样一个培训班上以唱歌来做讲座开始的引子。大家屏息等待,“一定是首充满革命色彩的歌曲。”我在心里揣摩着。许教授环视了一周,清了清嗓子:“小手放放好,小腿并并拢……”当许教授说到“小腿并并拢”时,大家异口同声地接着念到:“小嘴闭闭紧……”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引得学员们哈哈大笑。

  在大家的笑声中,我的心里就好像堵着一块石头,因为这是我的幼儿园老师在30年前就教我念过的,我们把它当成了一首非常好的常规训练儿歌一直沿用至今:规规矩矩、方方圆圆的教育理念已然内化成我们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接下来许教授告诉我们:“这是我上幼儿园的孙女回来唱的一首儿歌,想与大家共享,看来你们都会呀。”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却让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与苏珊教授让我们找不认识的学员一起编排戏剧,满教室跑着、喊着,可是天壤之别呀!我重新梳理自己,回过头来看澳大利亚两位教授带来的教学课堂:尊重、智慧。她们总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吸引着学员,让每位学员成为她们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当你思绪游离时,她会学着猫步轻手轻脚地来到你身边,与你对望;当你东张西望思想不集中时,她会手舞足蹈地在讲台前卖弄,自然而然地将你的目光吸引;当你有些倦怠、无精打采时,她会自编操节,让大家站起身一起舞动着身姿进入学习状态。她让这一分钟的放松换来了我们1O分钟的活力。每时每刻学员们都对她们接下来要说要做的事充满渴望。座位的不断变换、师生话语权的不断交换,让我们领略到充满活力、会动起来的课堂,带给我们震撼。

  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也许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说上一两点,但真正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老师不多。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当我们让孩子“小手放放好”时,有没有想到尊重孩子呢?当我们反复用铃鼓敲打手掌让孩子“眼睛看老师”时,有没有想到我们还有智慧吗?

  对于富有自控能力的我们,苏珊教授还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站在学员的立场上,想其所想,思其所思,不断调动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面对注意力极易分散的孩子,竟然用“小手放放好,小嘴闭闭紧”来要求他们。

  课堂是老师的,更是孩子们的。孩子主动参与,动起来的课堂才是孩子的课堂。幼儿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空中一颗小小的星星,老师就像那轮明月,应用心静静地欣赏,期待每颗星星闪烁他本来的光芒。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简短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师区域随笔大班

幼儿园大班教学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大全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1000字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跳绳乐

    2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