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反思

|新华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写高一政治教案反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高一政治教案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消费及其类型》。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3课第一框题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新授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知识地位: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为学习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地位: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年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表示法。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消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确定的依据: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合理科学地进行消费。所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确定的依据: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较容易理解。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即选择若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漫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知识体系的展示,进行知识检测,可以扩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学习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目前的高中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让课堂充满活力。又通过设案例分析,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规范表达能力。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2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内容,指明生活与消费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从而引入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以及本节课的生产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生活消费与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交通工具变化:马车――客车――火车――轿车――飞机。

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因特网。

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

提出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

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总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1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

教师活动:说明社会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不会中断。引导学生看教材P33,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会再生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2页彩图,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4)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总结: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让学生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力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课时安排:3~4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外汇和汇率。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分析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重点】

(1)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

(1)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2)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不看不讲】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外。

(2)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__________;

公民依法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________________;

(3)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________________,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自由

(1)法律依据、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2)意义: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_________。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含义: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

(3)内容:监督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为什么?——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

_________________。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律。

(2)具体表现: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离,具有统一性,相辅相成。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________的主体,又是________的主体。__________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保权利的实现

(2)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是要树立

___________________,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是我们也要树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但是有些时候,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是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主,暂时牺牲个人利益,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国家应保障个人合法和正当的利益。

(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

1、下列属于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公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的自由③维护国家统一④监督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A.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B.依法享受经济权利,履行公民的各项义务

C.依法行使社会生活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D.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

①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②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③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④权利与义务完全一致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捍卫国家政权,与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这属于公民的哪种政治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④

【不议不讲】

探究活动一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关于上述两种观点,请谈谈你的认识。

探究活动二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你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活动三

小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奖”。请用有关政治常识简要回答: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陈彦宏行使的是哪一项?

(2)小学生的建议被写入政府的正式文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什么?

(3)国家向公众征集建议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为什么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即在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范围内活动?

【不练不讲】

1.某地进行人大代表选举,小王想参加选举,如果你作为一名筹办者,应该对小王进行哪些审核()

①小王是否年满18周岁②小王是否被依法剥夺了政治权利③小王在当地的居住期限④小王的家庭出身和财产状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面对大灾难,尤见真精神。每一次大灾大难都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民族赞歌。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公民()

A.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坚持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了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D.经济参与政治生活

3.20__年6月中旬,湖北枣阳某小区业主杨燕林、马耀军因拍录法院执法被拘,法院的解释是“我可以拍摄你,你不能摄我”。这说明()

A.维护了法律的尊严B.侵犯了公民的监督权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D.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有关专家指出,在保障未成年人权力的同时,不能片面地渲染孩子的“权利意识”,而应该同时强调其“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学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这说明()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5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能力。

2.学着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责任。

二、重点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预习提纲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2.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四基础知识梳理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阅读教材77页,思考民族自治区确立的法律和理论依据是什么?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你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吗?2.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权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教材77到78内容,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含义: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1)自治层次:

民族自治地方的三个级别是

(2)自治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①含义

②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阅读教材第78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并思考课本上所提出的探究题目

③其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阅读教材第79-80页内容,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高一政治教案反思篇6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2、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以及租赁消费时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以设问方式导入该节课的内容,带出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活动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活动:就日常生活的体验得出相应的回应,例如:买文具、食堂吃饭、买零食、买衣服、电话费等日常消费活动。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消费活动,其中主要集中于学生可能并有实际经验的消费内容。

教师:同时导出课堂主体内容:日常消费多种多样,家庭作为消费的主体单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那影响它消费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消费活动有什么区别?我们消费活动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们这节课就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的类型相关讨论

(二)情景分析:

探究活动一:如何安排生活费?

现在我们假设同学们分属不同的两个小组,两个小组每月的生活费略有不同,a组每月600元,b组每月300元,各位同学该如何安排各自每月的消费活动呢?

学生活动:互相安排并讨论各自的消费活动或消费内容,发现其中的区别

(1)收入

教师活动:设问解疑

同学们是否发现各自的消费有什么不同?而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在此主要是什么?

教师讲解: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当前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预期消费则影响消费信心,当预期消费乐观时,消费信心就强;预期消费较低时,消费信心就弱。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物价水平

教师活动:影响消费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还有没有其他了呢?

最近5年的物价变化趋势,其中具体产品如:“蒜你狠”——3元/公斤涨至14元/公斤、“豆你玩”——2.6元/斤涨至9.5元/斤、“姜你军”——4元/斤涨至9元/斤,几乎所有的产品应声一片上涨,面对这种情况各位如何调整消费活动?

学生活动:就材料进行相应的讨论,得出初步的结论,消费活动还受到物价水平的影响

教师讲解: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稳定物价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教师:虽然我们是用同学们的消费活动做的说明,但要明白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考察了总体消费状况的前提下,接着来讨论一个具体的消费案例:

探究活动二:小君的苦恼

小君,就读于南二中高一(14)班,月生活费800元,已攒了元零花钱,在犹豫要不要买个电脑,不买吧,商场特价,此时下手颇为划算;买吧,以后就要勒紧腰带生活了。买不买?怎么买?你的意见?

学生活动:根据情境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说明相应的理由,提出分期付款买、借够钱后一次性买、租个电脑等方式

(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教师活动: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租赁消费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费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贷款消费是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问题又来了,粗心的小君回家路上摔坏了硬盘,换一个硬盘——600元,维修硬盘——90元,如何选择?这两种消费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就相关情境进行讨论,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给出相应的解释理由

(2)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对象分,消费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消费消费的是有形的商品,而劳务消费消费的是无形的服务。

万事大吉了!大家知道小君已经达到哪种消费层次了吗?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相应问题,得出享受资料消费的结论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教师活动: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发展资料消费主要指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等方面需要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探究活动三:考查自己家里的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每个家庭的消费活动各不相同,那如何衡量一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书本阅读了解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并讨论得出结论家庭消费的不同内容体现了不同的消费水平

(1)消费结构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社会的消费现状,例:假日旅游、电子产品、汽车等。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直观感受来了解消费结构的变化。

要了解家庭消费水平先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恩格尔系数

教师活动: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恩格尔系数是消费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承认和重视。

国际上甚至用它作为区分国际间消费结构层次高低的最一般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划分穷国富国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我们称之为温饱型);在40%~49%为小康水平;在2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我国这几年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情景回归: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了解教学反馈。

高一政治必修二教案

    20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