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读后感1000字

|小龙

  天地间的奇响却始终回荡在无比辽阔的自然界,演绎着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或欢快、或忧伤的旋律……下面就有小编为大家整理科普文章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普文章读后感1000字篇(一)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比尔·布莱森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不象一般的科普图书带给人们晦涩、枯燥之感。从组成人体的原子讲到宇宙大爆炸,从太阳系的形成讲到居里夫人为什么得了两次诺贝尔却没当选过她所在科学院的院士?(据说是因为她在居里先生死后和另一位科学做了有伤风化的事,所以学院里的老头子们对她十分抵制。)以及人们曾痴迷的火星人的种种传说,只是源于一个科学家看到了火星上的图纹,就武断的说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目的是为了从南北极运水以灌溉赤道上干旱而又高产的农作物(看到这,还真让人哭笑不得呢)。它就象一个有魔法的盒子,总有新奇的东西不断的跳到你的眼前,科学和科学家在这里都变的生动有趣。

  这本书的语言风趣幽默,在读到描写哈雷这位科学家的文字时,我一下子笑出了声。其实,类似这样的语气和描述在书中比比皆是。“哈雷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在漫长而又多产的生涯中,他当过船长、地图绘制员、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皇家制币厂副厂长、皇家天文学家,是深海潜水钟的发明人。他写过有关磁力、潮汐和行星运动方面的权威文章,还天真地写过关于鸦片的效果的文章。他发明了气象图和运算表……他惟一没有干过的事就是发现那颗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认,他在1682年见到的那颗彗星,就是别人分别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见到的同一颗彗星。这颗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约16年之后。”

  《万物简史》唤起了我对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长达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虽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和灭顶之灾,但是却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她的光辉史不得不使我从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正如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寓意的话,那就是我们来到地球上,实在是十分的幸运——这里的我们“我们”,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这个宇宙中,获得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更是双倍的运气。我们不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还享有独一无二的欣赏这个存在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其更加美好。这样一种技巧,我们才刚刚开始懂得。”《万物简史》让我重新认真的思索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题,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们”,“我们”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将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回顾四十多亿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坚持这条信念。”“一个星球,一次试验”。我想对待对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为她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人类,应当自求多福,好自为之。

  虽然已经读过很多的科普书,但我要说,《万物简史》是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最打动人的一本科普书。一本好书就象是一个好朋友,有时可以启迪心灵,有时可以陶冶情操,而这本书,会带你走进另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你会从心里不断的感叹: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希望你也和我一样,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请记住它相对于精彩内容来讲有点乏味的名字《万物简史》!不会让你失望的!

  科普文章读后感1000字篇(二)

  科普的意思就是科学和科技的知识。这些年来,我们人类在科普上突飞猛进,发明了电脑、电话、飞机、电灯泡等东西,人类和太空也交上了朋友。科学家们还发现:在奥秘无穷的动植物世界里,有着各种奇妙的植物结构和动物习惯,它们不仅令人惊讶,而且也令人赞叹不已,于是科学家们就利用动植物的“发明成果”,总结出了一门新的学科――仿生学。人类做的“克隆生物”、“培养转基因植物”等 实验也相继获得了成功。

  许多生物都是杰出的“设计师”。在向这些设计师学习之后,人们才发明了汽车、轮船、飞机,造出了神通广大的机器人,使我们有了变色服、防毒面具、鱼眼照相机,使我们的建筑物更加巍峨壮观。这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仿生学。

  小朋友们不知道吧?!在我们发明防毒面具的过程中,猪也作过重要的贡献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和英法联军交战,德军决定用最新武器――毒气弹。当时造成了5000多名联军战士身亡。事情发生后,巴黎科学家火速赶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战场上的飞禽走兽都丧生了,但是这一带的野猪却安然无恙。因为猪拱土时泥粒填满了它的鼻孔。形成了厚厚的过滤层。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设计制造了一种猪鼻面具,“鼻孔”里塞满了吸附力超级强的活性炭,用来净化空气。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批“猪鼻子”防毒面具。

  还有关于锯子的发明,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天,鲁班上山砍树,在爬斜坡的时候,用力拉住了上面的茅草,一不小心把手划了一个口子。他很奇怪,为什么茅草有这么大的威力?他仔细看了看,原来草边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树也不砍了,赶紧跑回家,把铁片的边缘磨得像茅草的边缘一样锋利,经过不断地改进,锯子就诞生了。

  上面我讲的只是科学家在仿生学研究发明方面的一部分成果哦!我们以后还要不断的发现、探索不为人知的奥秘,努力学习科普。今年我参加了学校的科技班(机器人班),现在正在学习给机器人编程呢,特别好玩!我就先说说怎样让机器人走正方形吧。先把“多次循环”拖到“主程序”下面,再把“直行”和“转向”拖到“多次循环”里面,把“转向”调成右转。再仿真那儿试一试,如果不是的话,反复调整转向的速度和时间,直到走成正方形为止。哈哈!看不懂了吧?!那就赶快来参加我们的科技班和我一起探索科普奥秘吧!

  啊!科普真奇妙!

  科普文章读后感1000字篇(三)

  暑假里,我已经读了不少的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这本《自然科学未解之谜》。它引领着我,解开了宇宙、自然、生命中那一个个未解的谜团……

  在宇宙、自然、生命这三个神秘的世界里,我最喜欢自然了。当我们在春夏秋冬的变换中感受大自然的山川草木、蓝天白云、大漠绿洲时,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是神奇而伟大、美丽而慷慨的。电闪雷鸣、云雨变幻、海市蜃楼、“会唱歌的沙子”……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呈现的常见现象,都释放出了大自然所独有的绚丽。但“会唱歌的沙子”——鸣沙,才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

  鸣沙是一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却觉得它是个神秘的现象。鸣沙曾经被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界中美妙的乐章”,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处鸣沙地,看来,我外面的世界还很大,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等着咱们去探秘呢!不仅如此,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狗叫般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为“犬吠沙”,而在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人们风趣地称这些鸣沙为会“唱歌”的沙子。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咱们中国也有鸣沙呢!它们就在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000米的鸣沙山上,山上的沙子会发出各种奇妙的声音呢。我一直疑惑的是,鸣沙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种观点一直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沙粒和沙粒之间可以构成一个“音箱”,当空气振动的频率恰好与这个无形的“音箱”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鸣沙能发出声响,可能是由一种独特表面结构的沙粒互相摩擦、共振造成的。总之呢,关于鸣沙发声的原因自古以来就众说纷坛,难以定论。虽然人们和我没有得到真正的答案,但这种天地间的奇响却始终回荡在无比辽阔的自然界,演绎着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或欢快、或忧伤的旋律……

    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