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篇

|丽丽2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朗读、品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发现并感悟济南冬天的美。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学生回答:秋)不错,那么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啊(四个,春夏秋冬),很好,为了让大家更能深刻的体会大自然的四个季节,接下来我们来看几张图片(幻灯片放映春夏秋冬四季的照片)这些照片漂亮吗?(漂亮)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哪个季节啊?(学生举手发言)

  不错,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其实,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的和冬天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的眼里,济南的秋天和冬天都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二、解题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时著有散文《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三个月来的济南》《趵突泉》等。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老舍先生关于《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音频播放:

  (1)播放音频朗读文件,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让学生边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标出生字、难词,重点词语、优美语句及自己的疑问。

  2、注音释义:

  【注音】

  镶(xiāng)

  响晴(xiǎng qíng)

  温晴(wēn qíng)

  安适(ān shì)

  肌肤(jī fū)

  秀气(xiù qi)

  绿萍(lù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òng líng)

  水墨画(shuǐ mò huà)

  蓝汪汪(lán wāng wāng)

  【释义】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安静舒适。

  肌肤:皮肤。

  秀气:文雅;斯文。

  绿萍:一种植物。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

  贮蓄:积;存。

  澄清:水清澈明净。

  空灵:灵活而捉摸不透。

  水墨画:用墨汁画的画。

  蓝汪汪:形容很蓝。

  3、学生朗读

  让同学们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挑选几位同学给大家做个示范,分别朗读文章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

  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

  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

  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1)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2)复习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下一堂课准备听写。

  (3)每人回去搜集描写冬天的语句至少一则,古诗词至少三句以上。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

  一、创设情境,启迪美

  说到冬天,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

  明:肆虐的北风、彻骨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说燕京一带冬天雪花的特点,“瀚海阑干百丈冰”是描绘边塞冬天的奇寒;东北的冬天风中带刀,云南的冬天饱含色彩。

  那么,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冬天又是怎样的呢?

  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这样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知其冬天独有的美丽。

  二、朗读课文,感受美

  1、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

  2、生挑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一段来朗读,生相互评价并指正读音。

  3、交流本文该怎样来读?

  明:语速:较慢

  语调:柔和

  语气:亲切

  情感:读出喜爱之情

  (补充:老舍先生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第二故乡”,因而写下了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文字间融进了作者对济南的特殊的感情。)

  4、齐声朗读,边读边在脑海中映现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力求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

  三、深入研读,理解美

  (一)研读第一节

  1、初读文章,我们感觉济南的冬天既无柳宗元笔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也没有毛泽东笔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济南的冬天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呢?——来看第一节

  2、一生朗读,其余同学概括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无风声、响晴、温晴

  3、作者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明:对比:

  (1)北平冬天几乎天天刮大风和济南冬天不刮大风对比

  (2)伦敦冬天多雾、看不见日光和济南冬天(天空)晴朗高爽对比

  (3)热带的毒日、十分响亮的天气和济南冬天的温晴对比

  4、济南的冬天无风声、响晴又温晴,难怪作者称赞它——“真得算个宝地”。

  一个“真”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真”在这里是的确、实在的意思。一个“真”字写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由衷地赞美和喜爱。

  5、齐读第一节,读出由衷地喜爱和赞美之情。

  6、说说济南

  济南冬天这些独有的特点与它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朝时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嶂,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故有“家家听泉,户户插柳”之说。

  济南有七十二名泉,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有时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有时晶莹温润,如细雨潇潇;有时洪涛倾注,如虎啸狮吼,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清人刘凤诰(gào)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7、师:听了老师对济南的介绍,你觉得老舍先生写济南,会抓住济南的哪些具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呢?

  明:山、水

  8、哪几节写山,哪几节写水?

  明:第2、3、4节写山,第5节写水。

  9、师: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请同学们速读2——5节,把平面的语言变成立体的画面,并试着用简洁、形象的语言给每段文字所展示的画面拟个名字。

  明: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城外远山图、空灵水晶图

  (二)赏读小山摇篮图

  1、一生朗读第2节,其余同学对文字细加感受:说说这里的小山像什么?你从哪些文字间感受到的?

  明:这里的小山像一位慈母。(“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

  2、怎么读“它们安静……暖和”?

  明:可展开联想:这一圈小山像一位慈母,想象其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

  指导:要读出一种慈母般的温存、体贴和慈祥。

  声音:轻柔

  语速:稍慢

  语气:像对着孩子说话

  生试读、个别读、齐读。

  3、听着这抚慰人心的话语,济南人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明:(1)幸福、惬意、欢喜……

  (“面上含笑”)

  指导读: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标划的词语要读得自然、柔和、亲切、温馨。读出幸福、欢喜之感。

  “真的”真诚的(不骗你的),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诉说,似一位自豪者在你耳边低语。

  “是”肯定的判断词,使你更加确信。“的”语气舒缓,柔和,读出亲切之感。

  生试读、个别读、齐读。

  (2)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3)还产生了幻想,即使幻想一时不能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

  4、师小结:这一节写山,作者赋予了“小山“母亲般的情感,因为有这样一位善良、温存、体贴的母亲,睡在小摇篮里的济南人感到了舒适与温馨,文字间洋溢的是作者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赏读雪后初晴图

  1、优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的茶,是一壶醇浓的酒,越品会越发清香,越饮会越有滋味。继续端起这杯清香的茶,掀开这壶醇浓的酒,细细品味最有滋味的第三节。

  一生朗读,其余同学思考:写薄雪覆盖下的山,作者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明: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2、山上着重描写了——矮松,齐读,找出写得最传神的一个字。

  明:

  “顶”:准确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因为是小雪,所以只有树尖上积了一小堆白雪,而“顶”字中既有“在树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

  “顶”字又引起下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的比喻,日本的护士头上总是戴着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帽子往往突出在头的顶部,好像是“顶”在头上似的,两者的相似点就在“顶”着白帽子上。

  这个“顶”字贴切地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再读此句,感受“顶”字的精妙传神。

  3、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镶”字用得如何?

  明:“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而且好像是有意为之,是为了给冬天增加美感。

  其实,“一道”一词也用得很为生动。“山尖”本只是一个点,但因为围着济南的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一道”照应了上文的“一圈”。

  4、来看我最喜欢的写山坡上雪的一段文字。

  (1)一生读,其余细加感受:读这段文字,你感觉此处的山像什么?你的眼前能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像一个秀美优雅的女子。这个秀美优雅的女子,身穿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悠闲安适地站在微风之中,调皮的风儿不时掀动一下她的衣角,闪现出健美的肌肤,给人无限的遐想。

  (2)此处描写读之情味盎然,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准确而传神?

  明:“暗黄”

  一个“穿”字既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

  “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

  “看着看着”写出了作者的联想。

  “更美的山的肌肤”可理解为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这一联想与第2节两个“也许”的幻想照应,表现了对春天的憧憬。

  (3)带着无限的遐想朗读这段文字。

  5、雪落在山腰,又是怎样一幅动人的情景呢?齐读“等到……粉色”

  (1)读这段文字,你又想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娇美害羞的少女。这种联想自然吗?

  (夕阳斜照,光辉映雪,白白的薄雪调和着阳光成为粉红色,这就是少女害羞的颜色。那白雪一下子就似乎成了一个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一个“羞”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6、来看最后一句,读——

  (1)这话是对谁说的?用的是怎样的口吻?

  明:对老天说的,用的是和老天商量的语气。

  (2)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表面上是说怕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

  生试读、个别读、齐读。

  7、再读第3节,思考:作者何以能把这幅雪后初晴图描绘得如此细致而传神?

  明:(1)作者描绘得如此细致,首先源于作者观察的细致:选准了观察点,写出了层次。另外,作者观察时,不仅看到了自然现象,还透过现象,进行了联想和想象。比如,作者由矮松树尖上的白雪联想到了头顶白帽的日本看护妇,由雪色草色相间的美景想到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样写出来才形象、才动人,画面也才更美。

  (2)描写时注意了颜色的配搭:“青黑”的矮松、“全白”的山头、镶着“银边”的“蓝天”、露出“草色”的山坡、“微黄的阳光”、“粉色”的薄雪,各种景物色彩鲜艳明丽,恰到好处,构成了一幅轻灵、隽逸的水墨丹青画。

  (3)用词富于变化: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用词传神,而且符合各自的特点。

  (4)巧用各种修辞: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山上的……看护妇。”把无生命的雪、静止的松树全都写活了。又如把夕阳斜照下的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给人以美感。

  (5)写景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比如一个“太”字,蕴含着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8、再次朗读体会,背诵。

  (四)赏读城外远山图

  1、读第4节,思考:此处作者观景的角度有没有发生变化?

  明:写城外远山,这是远眺。

  2、在这幅淡雅的水墨画中,哪个词用得特别传神?

  明:“卧”: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雪舒适安然的睡姿和灵性,照应了前文的“暖和安适地睡着”。

  3、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得舒畅,“卧”得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淡墨高雅的画面,确实带有十足的情味。

  4、再次朗读体会。

  (五)赏读空灵水晶图

  1、作者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层次井然。写完了山,作者来写济南冬天的水。

  齐读第5节,思考: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

  明:(1)温暖:不结冰、冒着点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

  揣摩:“点”: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水也不忍得冻上”用拟人的方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它要助长水藻“绿的精神”(蓬勃生机),帮它焕发;它钟爱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它“不忍得冻上”。

  (2)清澈、透明:一连用了五个“绿”,一个写绿萍,四个写水藻,用“绿”来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澄清”的河水、“清亮”、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揣摩:“空灵的蓝水晶”之喻:将天光、水色、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都融入了这块蓝水晶,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另外“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师: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水温暖、清澈、透明,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孕育着的无穷春意。再次齐读体会。

  3、文章末尾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既点题,但又和标题“济南的冬天”在结构上有所变化,抒发了“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深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齐读最后一节。

  四、深入挖掘

  1、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单纯意义上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在老舍的笔下,济南的山水像温存体贴的母亲,像细致周到的护士,像秀美优雅的女子,像娇美害羞的少女,像对镜梳妆的爱美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地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如此,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2、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明:因为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的特点相吻合。

  五、课堂小结

  作者写济南的冬天,但处处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写冬天。如此,这种冬天也就有了灵性,有了生机。

  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本文最好的注脚。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1.整体感知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重点)

  2.领会自然之美,体会写景技巧。(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内容

  1.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明确: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2.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阳光、山、雪、水。

  3.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

  明确: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山;第六自然段写水。

  4.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5.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明确:(1)这是济南的代表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目标导学二:体会写景技巧

  1.第一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作手法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2.第四自然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

  3.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水色,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拟人修辞: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写“水也不忍得冻上”,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重点)

  2.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难点)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修辞之美

  课文中多处用到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同时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写出这一圈小山的可爱。

  明确:“好像日本看护妇”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地描绘了小雪下矮松的秀美情态。

  3.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明确:“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4.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明确: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明确: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出了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目标导学二:品味用词之美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用词很是讲究,请仔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

  明确: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3.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请你指出并具体分析。

  明确:“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暗黄色和雪的白色相映衬。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等。从视觉方面形象真切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物之美,让读者能更直观感受出济南冬天之美。

  目标导学三:领会情感之美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探究一: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面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探究二: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目标导学四:写法探究运用

  自然界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一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色彩,此即古人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表现出他对济南的喜爱之情,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请你借鉴本文,描写一处或几处景物,要求使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不少于300字。

  示例:天气新晴,料峭的严寒,抖落在黄昏里,仍然有沁骨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梧桐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晒谷场上,黄澄澄、亮晶晶的,宛如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空中每一个粒子都染上颜色,流动着,跳跃着,一眨眼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神秘的紫色、鲜明的橙色、华丽的金色,酡醉的红色……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周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但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宇宙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二、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本教学设计根据文章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如体会优美的语句,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在字里行间感受济南的“温晴”,以提升人文性的原则,即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最终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不足之处,  首先是对文本的研读不够到位。在对阳光朗照下的山和薄雪覆盖下的山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几个句子的赏析还是不到位。


    18225